突發!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銀隆大股東非法侵佔14億,騙補過億

重磅來襲!董明珠和珠海銀隆大股東魏銀倉等人之爭全面曝光。

不得不說,汽車圈都是難兄難弟,有困難時都會站出來“幫助”。特斯拉、蔚來出來幫奔馳解圍;不忍看新能源汽車燒得太旺,銀隆新能源又自爆家醜,讓特斯拉、蔚來們長舒一口氣。

4月25日上午,銀隆新能源微信公眾號發佈了一則重磅聲明,不僅曝光了大股東魏銀倉、原公司總裁孫國華涉及的7宗刑事和民事案件,案值高達14億元!

  • 公司大股東魏銀倉身在美國;
  • 該公司董事、原公司總裁孫國華等6人已被刑事拘留。


突發!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銀隆大股東非法侵佔14億,騙補過億


梳理來看,這一聲明中透漏了5大信息,包括了刑事、民事案件、大股東及原總裁的動向等。

4月25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珠海銀隆)官方微信發佈聲明稱,該公司董事、原公司總裁孫國華在內等六人已被刑拘。

這一聲明中透漏了5大信息,包括了刑事、民事案件、大股東及原總裁的動向等。

第一大信息是4條刑事案件。

這次聲明的第一看點是刑事案件,公佈了4大刑事案件,相關內容詳細內容發佈了。

4大刑事案件中第一條的涉嫌騙取政府財政補貼最受關注,這部分金額達到了1.1億,涉嫌詐騙。整個行業的背景是國家正在嚴厲打擊新能源車騙取補貼的行為。

另外三條是涉嫌職務侵佔和其他犯罪,包括樂涉嫌冒領公司補貼款1.5億,虛增設備採購款2.6億和虛增工程款1.7億。

四大刑事案件合計金額為6.9億元。

突發!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銀隆大股東非法侵佔14億,騙補過億


第二大信息是3條刑事案件。

銀隆這次還公佈了三條民事案件,分別為同一專利重複轉讓0.95億,債務抵銷3.75億和貸款無法回收的2.12億,這三個案件合計金額為6.82億,不包括對應利息。

第三大信息是大股東魏銀倉身在美國。

董明珠和銀隆的爭端發生後,銀隆大股東魏銀倉的信息備受關注,此前有各種傳言,這次銀隆聲明中證實了魏銀倉身在美國。

第四大信息是原總裁已被抓!

另一個重要信息是原總裁孫國華已經被刑事拘留數日,從銀隆公佈的信息來看,除了孫國華之外,還有其他5人被抓,合計6人。

第五大信息是民事案件即將開庭。

最後一個重要信息是三起民事案件已召開庭前會議,將於近期正式開庭審理。


新案件浮出水面,涉嫌詐騙財政資金過億,孫國華等六人被刑拘


自公司通過法律手段對大股東追訴其涉嫌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的消息公開以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對最新進度說明如下:

一、追訴大股東相關案件進度的說明

目前,公司提起的刑事控告和民事訴訟穩步推進。其中,控告對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的相關刑事案件已於2018年11月8日正式立案偵查,三起民事案件已召開庭前會議,將於近期正式開庭審理。前述案件,涉及侵佔公司利益總計超過14億元。

1、最新刑事案件:騙取政府財政補貼資金1.1億元,涉嫌詐騙罪

2013年9月6日,相關政府財政部門向銀隆新能源銀行賬戶轉賬1.123億元科技扶持資金,專款用於所扶持科技項目的發展。

經核對公司財務記賬憑證發現,同月9日在孫國華的指示下,銀隆新能源以還借款的名義,將上述1.1億元財政補貼資金(分為5000萬和6000萬兩筆)支付給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魏銀倉全資控股,下稱“銀隆集團”)。經公司核實,該政府扶持科技項目申請書所述的設備、產能均不存在,且補貼項目具體經辦人為“銀隆集團”員工。

至此,該筆政府專項補貼資金轉為魏銀倉個人控制,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利益,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騙取國家財政資金。

2、刑事:冒領公司補償款1.5億元,涉嫌犯罪

2016年,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在公司及其他股東不知道的情況下,用“銀隆集團”與廣通汽車原股東等方面簽訂補償協議,騙取原屬於公司的補償款1.5億元。其中包括1億元政府財政資金以及0.5億元某公司支付的競業禁止資質補償款,嚴重損害了公司的利益,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犯罪。

3、刑事:採購設備虛增價款2.6億元,涉嫌職務侵佔罪

2014年9月,公司以4.99億元的價格,向深圳格銀電池設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格銀”)採購一批設備。經公司核實,“格銀”沒有生產線,實際以2.24億元的價格,採購其它廠家的設備轉賣給公司。

“格銀”當時的唯一股東和法定代表人譚偉平,是大股東魏銀倉妻妹。魏銀倉、孫國華及劉金良(原河北銀隆法定代表人、魏銀倉親弟)等涉嫌職務侵佔罪,該事項已經由珠海市經偵支隊正式立案。

4、刑事:虛構1.7億元工程款的建設合同,涉嫌職務侵佔罪

2014年1-4月,公司與河南開宇建築有限公司(下稱“開宇”)簽訂了多份土方工程合同,並支付工程款及利息合計約1.7億元。經公司核實,該工程沒有實際施工。

公司掌握的證據顯示,“開宇”將所得資金支付給大股東魏銀倉、孫國華及劉金良等,魏銀倉、孫國華及劉金良等涉嫌職務侵佔罪。

5、民事:同一專利重複轉讓,公司損失9500萬元及利息

2015年,大股東將已在2012年以前按照1億元的價格轉讓給公司的五項專利,以9500萬元的價格再次出售給公司。

6、民事:債務抵銷,公司損失3.75億元及利息

2016年為了上市,大股東亟需將其關聯公司所欠公司的3.75億元債務清償。大股東承諾由其控制的珠海市恆古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恆古”)獨自承擔華融(香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融國際”)3.75億元的債務(此前,公司為該債務的共同債務人),以抵銷其關聯公司所欠公司的債務。

2018年4月,“華融國際”向公司發函催促還款。經公司核實,大股東及其控制的“恆古”未對“華融國際”進行還款,且大股東承諾的債權轉讓未得到債權人“華融國際”的許可。在公司的還款責任沒有免除的情況下,大股東及其關聯公司所欠公司的3.75億元債務被抵銷。

7、民事:貨款無法收回,公司損失2.12億元及利息

2013年至2016年,公司向珠海市神通電動車能源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神通”)出售471臺純電動客車及9套充電樁。在車輛及充電樁已交付且已收到下游貨款的情況下,“神通”未向公司支付貨款累計2.12億元。公司掌握的證據顯示,“神通”由大股東魏銀倉實際控制。

二、魏銀倉在美、孫國華刑拘傳言的說明

近日,媒體傳言大股東魏銀倉身處美國、孫國華已被刑事拘留數日。經核實,情況屬實,且部分與刑事控告事項有關的人員也已無法取得聯繫。

以上案件,公司已經掌握並提供確鑿證據。目前,公司仍在繼續核查除上述案件外的大股東、原董事長魏銀倉及原總經理孫國華等侵佔公司利益事項,將通過法律手段挽回損失。

為民營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和營商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權益,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繼續發展壯大。國家提倡司法機關保護民營企業,但一定不是保護以“民營企業家之名,行侵佔詐騙之實”的犯罪嫌疑人。

銀隆新能源按照法律程序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期待並相信公平公正的處理結果,感謝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4月25日


董小姐一直力挺的銀隆

2018年底爆出醜聞


大家知道珠海銀隆,完全是因為格力的董小姐2016年高調宣稱10億入股,並在此後一直力挺造車。


突發!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銀隆大股東非法侵佔14億,騙補過億


然而,2018年11月13日上午,珠海銀隆通過微信公號發文稱,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7.8億元。

根據銀隆方面的公告顯示,2018年3月份公司完成管理層變更,選舉盧春泉任董事長、聘請賴信華擔任公司總經理,孫國華不再擔任公司董事長及總裁職務。

在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履職過程中,發現公司與大股東之間存在頻繁關聯交易,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超過10億元。公司已經向公安機關報案,相關機構已正式受理。

魏銀倉往事:從創辦銀隆到東窗事發整十年

董明珠強勢介入發現問題


魏銀倉,邯鄲武安人,早年在河北武安老家創業獲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突發!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銀隆大股東非法侵佔14億,騙補過億



2008年,魏銀倉在珠海創立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進入新能源領域;2010年,珠海銀隆耗資5750萬美元(約4億人民幣)收購美國奧鈦53.3%的股份,銀隆掌握了鈦酸鋰電池生產技術;自2009年實施產業化投資以來,銀隆圍繞鈦酸鋰核心材料、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備、儲能、純電動車整車展開了全面佈局。

2016年,將銀隆看作黑馬的董明珠在格力電器收購銀隆失敗之後,以個人身份聯手王健林執掌的大連萬達集團、劉強東麾下的宿遷涵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集集團以及神秘股東北京燕趙匯金國際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共同為珠海銀隆增資30億元。其中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投資珠海銀隆10億,佔股17.46%,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自此,董明珠進入銀隆,鐵娘子的強硬工作作風開始滲透到銀隆的每一個角落。

其實,雙方進入合作“蜜月期”不久,董明珠與魏銀倉之間的裂痕就已初現端倪。

2017年6月11日,董明珠與魏銀倉共同參加央視《對話》欄目時,主持人問魏銀倉,從前是走路,現在要變成跑步甚至衝刺,是否能夠勝任?

魏銀倉當時的回答是“盡力而為”。

董明珠馬上回答道:“什麼叫盡力而為?作為公司的一把手,必須勝任。除非你不在其位。”而此時魏銀倉的表情略顯尷尬。

而在2018年1月銀隆爆出供應商討債事件,讓董明珠覺得原有的創業團隊有問題“管理上有漏洞”,於是強勢介入,決心趕走原有創始團隊。

早前的2017年11月,銀隆創始人、原董事長魏銀倉辭職。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魏銀倉變更為孫國華,魏銀倉之後從董事長變為董事,不直接參與公司的直接管理。孫國華一直以來都是魏銀倉的搭檔,而他控制的珠海厚銘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珠海銀隆9.5%的股份,是公司的第四大股東。

上任不到半年,孫國華迅速就被架空,“格力系”高管陸續登場。

2018年3月,董事會改選後,接替魏銀倉的孫國華也宣佈不再擔任銀隆董事長兼總裁,換成盧春泉擔任新的董事長,賴信華(格力電器鄭州公司原總經理)擔任總裁。新當選的董事長盧春泉為普潤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後者是珠海銀隆2015年進行第二輪融資的主要投資方之一,為珠海銀隆的第五大股東。而新聘任的總經理賴信華,是原格力集團鄭州分公司總經理,在2017年6月前後加入珠海銀隆任副總裁,分管生產、技術。至此,銀隆創始團隊退出管理層。

而隨著賴信華入駐銀隆的,是格力系管理人員的大舉進駐。據不完全統計,那段時間共有4名格力高管進駐銀隆擔任分管核心業務的副總裁。

接手珠海銀隆的董明珠團隊,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清算”,對公司進行了專項盡職調查和審計,隨後發現銀隆集團曾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公司財產損害公司利益。

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的一紙聲明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正式揭開了網友戲稱的“董明珠與魏銀倉鬥法”。

珠海銀隆的公告顯示,自2018年7月底新任監事會委託了律師事務所及會計事務所,就公司與大股東銀隆集團及實際控制人魏銀倉、孫國華及關聯公司之間的關聯交易事項作了專項盡職調查和審計。報告顯示,大股東通過關聯交易侵佔公司財產損害公司利益近8億元,部分行為涉嫌構成刑事犯罪。

根據企查查上的信息,魏銀倉的關聯公司有7家,控股的企業有37家,涉足的行業包括汽車製造,汽車銷售,汽車空調製造,房地產、礦產開採等,而後來接替魏銀倉的孫國華,他的名下有14家關聯公司。

2018年10月10日,珠海銀隆召開監事會,決議責令公司追究相關公司、人員的法律責任,追回被侵佔款項,維護公司合法權益。10月18日,銀隆公司向法院提起公訴,涉案標的7.8億,同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刑事案件涉案金額2.7億元。

此時離魏銀倉創辦銀隆,剛好十年。

在董明珠把珠海銀隆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訴諸公安機關的同時,躲在香港的魏銀倉也迅速發起了猛烈反擊。

2018年11月14日,即在銀隆新能源發佈《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對魏銀倉等高管進行控訴的第二天,魏銀倉通過名下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銀隆控股”)發佈致全體股東函,對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所公佈的“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一事正式回應。

銀隆控股在函件中稱,大股東(魏銀倉)為公司負債經營是全體股東明知並接受的事實,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大股東對此非常憤慨。大股東對自己費盡心血創立壯大的公司,淪為董明珠及個別股東驅趕大股東出局的工具,感到萬分寒心。

該函件表示,大股東及創始人團隊對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打壓公司估值、爭奪控制權,置公司發展和全體股東利益於不顧的做法表示強烈譴責。

最後,這份函件還拋出一枚重磅炸彈:銀隆新能源大股東會利用法律武器依法反擊,向有關部門舉報銀隆新能源實際控制人(董明珠)違法犯罪的事實。

然而,大股東魏銀倉拋出的這枚深水炸彈並沒有引爆,現在卻在遙遠的美利堅躲避風頭。

但在雙方交戰的數個回合中,董明珠明顯佔據有利地位,穩穩握住了公司的主導權。

從高調聯姻到對簿公堂,董明珠與銀隆原管理層的“甜蜜之約”僅維持了兩年就徹底破裂了。

董明珠:不悔


在2018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主體活動現場,董小姐感嘆到:“加入銀隆這一年,很辛苦。”

董小姐說:“加入銀隆,過去一年很辛苦,但是我覺得值得,我相信未來是光明的。”“格力收購銀隆,這裡有個很好的互補,比如說格力有電機,格力有汽車空調,格力有模具,很多的東西可以和新能源汽車完美地結合,同時給我們格力開闢了一個新的市場,但是後來因為陰錯陽差,後面有資本運作,沒有實現。如果格力收購銀隆沒有收成功,對銀隆本身就是打擊,後期才知道銀隆的窟窿到底有多大。”

對此,主持人追問道:“後悔嗎”?

董明珠:“堅決不後悔,因為讓我們格力汽車空調在汽車領域裡面,已經體現到了,讓這些行業感受到了格力汽車空調的優勢。”

董明珠始終認為,中國的汽車行業幾十年來,沒有真正掌握核心技術。“作為中國的汽車未來的發展前景,新能源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銀隆2019年營收目標“150億”


銀隆最近幾年的經營數據並不理想。

根據格力此前公告,銀隆2016年營業收入為78.98億元,淨利潤8.36億元,而值得一提的是,銀隆僅2016年申報的國家補貼金額高達21.35億元。2017年,珠海銀隆營業收入為87.52億元,淨利潤為2.68億元,淨利下降了67.94%。

不過,珠海銀隆當前經營似乎已經逐漸迴歸正常。2019年3月銀隆新能源召開供應商大會,總裁賴信華表示,2018年,是在新能源補貼退坡、部分新能源企業業績下滑的大背景之下,銀隆營業總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7278臺,目前生產的新能源汽車在全國100多個城市運營,位居行業第三,2019公司經營總目標是實現全年總營收150億元,同比2018年將增長50%。

在動力電池裝機量方面,根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數據顯示,2018年銀隆新能源實現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523MWh,位列國內第12位;今年1季度裝機量已達到191MWh,排名躍居第8位。

動盪中的銀隆並沒有倒下去,反而顯現出一派生機。

此次銀隆新能源公佈大股東魏銀倉及前高管的相關案件,均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對目前公司經營幾乎沒有影響。銀隆新能源之所以敢於自曝家醜,一方面是希望通過法律手段繼續挽回損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對公司的沉痾痼疾進行徹底整頓,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也向外界傳遞一個信號,董小姐造車絕非鬧著玩的。

至於後續事件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綜合自:銀隆新能源、中國基金報、e公司官微、央視財經、獵雲網、21世紀經濟報道、連線新能源、電池中國等媒體

突發!董明珠出手:6人被抓!銀隆大股東非法侵佔14億,騙補過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