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之傑: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郑之杰: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迈向高质量发展

“‘一帶一路’倡議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也是各方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互利合作平臺,倡導平等參與、機會共享、對話協商、合作共贏,具有平等性、開放性、普惠性、非排他性的特質,得到國際社會積極支持和熱烈響應。”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高端智庫首席專家鄭之傑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分論壇上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國開行始終堅持“發展包容、成果共享、風險分擔”的合作原則,不斷深化與各方戰略對接和金融合作,有力支持“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國開行累計為600餘個“一帶一路”項目提供融資超過1900億美元,在沿線國家國際業務餘額1059億美元。

鄭之傑表示,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式上宣佈,由國開行提供2500億元等值人民幣專項貸款用於支持共建“一帶一路”。兩年來,國開行秉持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理念,完成專項貸款評審承諾5065億元,合同簽約2607億元,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長期、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支持。

國開行注重示範帶動,支持了雅萬高鐵、亞馬爾LNG等一大批“一帶一路”旗艦項目,以及印尼青山產業園區、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中國—埃及蘇伊士經貿合作區等十幾個重點境外合作園區,對所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充分發揮了開發性金融的先導引領作用。

國開行注重合作共贏,近年來先後發起設立了中國—中東歐銀聯體、中阿銀聯體、中非金融合作銀聯體和中拉開發性金融合作機制,建立了有效的金融合作平臺,為長期金融合作奠定了基礎。

國開行注重規劃合作,通過承擔多項政府間多雙邊規劃,推動與合作國戰略對接,重點開展了瀾湄國家互聯互通、中蒙俄經濟走廊、印尼區域綜合經濟走廊等多雙邊規劃,為共建“一帶一路”凝聚國際共識、謀劃重大項目奠定了基礎。

關於下一步“一帶一路”發展新思路,鄭之傑認為,要以開放包容為原則完善金融支持格局,把開放包容和互利共贏的精神,用在對接區域發展戰略及合作國發展戰略上,用在深化與各類國際金融機構的務實合作中,不斷完善金融支持格局,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務;要以多邊機制為平臺撬動國際多雙邊資金,加強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等國際組織的協商合作,特別是聚焦規則對接融合,不斷擴大全球金融合作的“朋友圈”。鄭之傑建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智庫應該加強在規劃合作、國情研究、投融資體系建設和模式創新、債務可持續、項目建設和金融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交流,為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的能力和水平提供智力支持。

鄭之傑表示,在實施“一帶一路”倡議過程中,應該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堅持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充分發揮合作各方的比較優勢,建立更具適用性的投融資合作機制;妥善處理生態環保、債務治理等國際社會共同關切的問題,以基礎設施和產能合作為重點,務實開展高效的投融資合作,攜手打造更具包容性的金融公共產品,努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