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谡成功在街亭堵住张郃,结局会怎样?

亭殿阁


一个结果,诸葛亮退兵与街亭失守无关

诸葛亮退兵主要是赵云这一路被曹真击破了。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让赵云引一路兵马从褒中出兵,走斜道威慑长安。

自己引大军前往凉州占领地盘。

派遣马谡到街亭守备。如有魏军前来,则层层抵抗,拖延魏军步伐,给诸葛亮平定西凉争取时间。

其实看过北伐地图布局到人都会发现,街亭这地方不论是马谡控制还是张颌控制,都不会直接威胁到诸葛亮大军。诸葛亮军的粮道和退路都与街亭无关。

反倒是赵云这一路,一旦被打穿,让曹魏占领褒中,则进可威胁汉中,退可堵住诸葛亮军的退路。守在原地也等于是断了诸葛亮的粮道。

所以说,街亭就算守住了,只要赵云这一路像历史一样被曹真打退,则诸葛亮只能乖乖退兵。


金晶林


马谡在街亭即使能堵住张郃,也只能堵住一时,时间长了,马谡还是要失败的。

因为张郃从洛阳出发时,是带了5万军队出发的,而最先赶到街亭的是张郃的骑兵部队,这部分骑兵人数不多,不会超过一万人,而大部分军队都是在后面的,没有骑兵部队行军快,时间一长,等到张郃的部队全部到达街亭,马谡还是要失败的。



这里先不管其它,就来说说:如果马谡成功守住街亭堵住张郃,那么结局会如何?

在这里,首先得了解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的大概过程和军队部署。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以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发动的对曹魏陇右地区的攻击,诸葛亮的目的就是拿下陇右地区。



诸葛亮以赵云、邓芝在箕谷的疑兵引诱曹真的主力魏军,然后亲率主力出祁山,包围上邽,下令马谡领军在街亭扎营,阻挡魏军,同时让高翔和魏延各率一支蜀军在马谡的左右作为支援互动,之后诸葛亮继续率军进军陇右,拿下陇右五郡中的三郡: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投降,只有陇西和广魏两郡仍在坚守。

魏国要救援陇右,必须从长安一带出发一路向西,从长安到陇右地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陇山道,这条路是大路,直通街亭;另一条路是走渭水道,这条路是小路,直通上邽。



诸葛亮的战略就是守住街亭与上邽,阻止曹魏援军通过街亭与上邽这两个战略要地救援陇右,只要蜀军成功的守住了街亭和上邽,诸葛亮才有全取陇右的可能。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接下来结局会如此呢?

显而易见,魏军街亭受阻,肯定会通过渭水道攻打上邽,曹魏关中主帅曹真势必会留下少量军队防守赵云和邓芝,大部队沿渭水小道前往上邽,攻打上邽,与此同时,曹魏会继续派出部队支援张郃,继续攻打街亭,也就是说曹魏肯定会两路出击,同时攻打街亭和上邽。



诸葛亮这边,如果马谡成功守住街亭,那么蜀军就可以在陇右地区继续攻城掠寨,很有可能陇西和广魏两郡也守不住,如此一来,魏国在陇右的五郡肯定全部失守,被蜀军占领,诸葛亮要维持长期占领,必须守住街亭和上邽,于是在曹魏继续攻打街亭和上邽时,诸葛亮在拿下陇右后也会继续向两地增兵,双方的焦点争夺都在街亭和上邽。

诸葛亮刚刚收复陇右五郡,人心还不安稳,还需要时间来安抚人心,加固城池,并且不能让魏国军队进入陇右,一旦让魏国军队进入陇右,那些不太服从蜀汉的势力肯定会蠢蠢欲动。

如果诸葛亮死守街亭和上邽,短时间内是可以守住的,但时间一长,肯定是守不住的,为什么呢?因为魏国无论是实力、兵力、人口、地盘数倍于蜀汉,蜀汉守,曹魏攻,这样就打成了消耗战,打消耗战拼的是实力,蜀汉不如曹魏,时间一长必败。



如果张郃在街亭或者曹真在上邽击败了蜀军,那么蜀汉在陇右的军队,就会陷入包围,以诸葛亮的作风来看,一旦守不住,诸葛亮肯定是全军撤退的。

而最终的结局就是蜀汉在街亭和上邽失败后,蜀军全线撤退,诸葛亮率领大军回到汉中。如果张郃或曹真率军来追诸葛亮的话,那么肯定会垫上性命。

诸葛亮虽撤退,但从陇右掳走了五千户人,实在也是赚大了,损失最大的就是曹魏方面,人口流失,城池失陷,虽复得,但元气大伤,一大批基层官员被掳走,在战争中阵亡了不少士卒。总体来说 ,诸葛亮还是赚了。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对马谡说:你守住了街亭,就是北伐第一功。(功劳在先锋官之上)

毛主席对街亭的评价:亮宜自临阵(诸葛亮应该亲自前往)。

从上面的图上可以看出,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很快就占领了关外的一大半领土。

两位伟人的评价,足以证明了街亭的重要性——战略咽喉。这个地方而且不是守不住——诸葛量已经给了马谡指示:守!

这是失去荆州之后,诸葛量离克复中原,兴复汉室最近的一次,胜利理离他只有1厘米的距离,但是就是即将触碰到的一刹那,他失败了。可是历史没有如果,曹魏不会再给诸葛量再来一次机会。

隆中对的策略是:占领荆州和东西两川;等待天下有变,则中路荆州一上将北伐;刘备帅领蜀中大军出祁山,而且诸葛量安排了第三路兵马——上庸,刘封孟达的上庸距离宛城(今天南阳)距离最近。就好比斗地主,蜀汉手里握了三个炸,其中一个还是王炸——九省通衢的荆州;北能干掉曹操,南能控制孙吴。此外就是西川几乎没经历什么战乱,就投降了。蜀汉集团可以说冰枪马壮。故事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了,关羽大意失荆州——相当于丢掉了湖南湖北两大块地方;刘备夷陵战败,蜀汉危在旦夕;但是诸葛亮都一一化解了。通过数十年的繁衍发展,诸葛量终于有了北伐的资本——最后的资本。

这也决定了诸葛亮不能输,至少时无功而返。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攻击还算顺利,出其不意的攻占了秦州、陈仓等重点城市;把这些城市与蜀汉连接起来,就能发挥巨大的战略作用。即使不出战,也能逼迫魏国屯兵防范这几座城池。将会对魏国产生巨大的战略消耗。

我们做一次大胆的假设:马谡成功在街亭堵住了张郃。

1、最直接的就是粮道没有断,蜀汉的军需、兵力可以远远不断的输送到魏国的地盘上。把占领的几个州迅速武装到牙齿,成为克复中原干掉曹魏的前线阵地。而曹魏为了防范将不得不增加兵力,从中原腹地运送粮草兵力过来,形成巨大的消耗。

2、战略飞地,这几个州都在西面,占据着重要关隘,直接威胁长安的安全。曹魏正面攻打,时肯定大不了的。不然早就打了。这块战略飞地,进可攻,退可守,前提条件是与蜀汉不能断绝联系通道。

3、这个地方和羌人离得很近,占据了这个地方不但能切断曹魏与羌人的少数民族的联系,曹魏经常鼓动羌人一起进攻蜀汉。更为关键点额是这个地方离河西走廊非常近——河西走廊产战马。


这么说,守住了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成功了,克复中原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而且在滚雪球的效果下,会越来越快。

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嘟嘟读读


如果成功守住街亭,结果可能会这样:

一、街亭接下来一段时间会成为蜀魏大战的中心。魏军增加兵力打街亭,蜀国继续派兵守街亭,一两个月下来,街亭从一个普通的路口成为一个到处是工事的战场。

二、诸葛亮后勤不再愁,从而顺利拿下西凉剩下的两个大郡。四川甘肃通道被打通,蜀军在这个基础上稳扎稳打,魏国会在宝鸡、长安一带派驻重兵。

三、休养生息几年,蜀国会拿下长安,然后再南北夹击,拿下汉中。于是,四川全部、甘肃全部、陕西大部都会连成一片。诸葛亮继续休养生息一些年,好好经营。

四、再过几年,魏国会迁都离开洛阳,可能会北上或者东进。

再以后,就看诸葛亮造化了。





戴草帽的小老鼠


分析得很棒,但我猜以诸葛亮的才智不至于傻到打持久战,蜀军区区十万,粮道艰险,跟背靠中原的曹魏根本耗不起。诸葛亮也绝对不是指望马谡能灭了张郃,唯一取胜之道就是让马谡拖住张郃,待蜀军主力拿下陇右五郡,驰援街亭,合兵击溃张郃。到那时曹真军震动,赵云主动出击,与诸葛亮形成夹击之势,曹真自退陈仓,蜀军主力合一,乘胜追击,轻取陈仓,直逼长安!长安才是诸葛亮真正的目地,有了长安才有持久战的资本,当时是曹睿正在长安督军,蜀军毕其功于一役,说不定还能来个斩首行动,魏国大震,北伐可期了。这个计划本来就是赌博,一步错步步错,诸葛亮运气不好,第一步点将马谡就错了。


罗先生很有范


诸葛未用魏延子午谷计是有道理的。蜀军充其量10万,多为步兵/弓兵,且有部分驻守蜀地,能北伐的兵员不过5~6万。也许偷袭长安能成,但前提条件是能一举攻下长安,八百里秦川均降,且还要攻下长安及附近城市后迅速拿下潼关(东出入口)与武关(东南出入口),并能防守住。清楚蜀魏的实力/兵力/兵种/后勤等因素的对比后就明白了,有这个可能吗(偷过子午谷魏军不知/强攻长安一举可得/长安粮草不被烧毁/攻下长安周边均降/投降后不反/陇右诸郡不攻关中/陇右诸郡不攻汉中/再迅速攻下潼关与武关并守住等因素,如果有10~15万蜀兵)?诸葛想先取陇右诸郡后再图关中是深思熟虑的,因陇右有战马,且为产粮地。有战马后就有与魏军决高下的骑兵(尤其在平原开阔地骑兵很重要),有粮草后就不再依赖成都-汉中的军粮补给线。当然,获得陇右还能增加人口,也是对蜀国的实力大补。尽管取得陇右与关中对蜀国实为更为巨补,但彼时的战略时机与国家实力并不支撑诸葛第一次北伐,那时魏蜀吴三国比较太平,无大战事,且魏国政权稳定,人民生活较安定。所以,诸葛北伐属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慢性自杀;如采用魏延子午谷计属快速自杀。


风暴战鼓351


诸葛亮六出岐山,姜维九度伐魏,总的来说只有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最成功,因为第一次居然让曹睿御驾亲征打算跟诸葛亮决战,由此可见曹睿也知道了长安如果丢了,魏虽不能亡,但是却有亡国之患,如果诸葛亮得长安,就可以效仿董卓据雍凉,守潼关。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已经打到长安了,如果马谡守得住街亭,或许为诸葛亮多争取一点时间,我相信诸葛亮不一定会失败。

第一次北伐魏国并没有正确对待,所以让诸葛亮有机可乘,之后的魏国从大将军曹真,骠骑将军司马懿对蜀汉的进攻都是采取的防御战略,国力悬殊蜀汉耗不过魏国,个人认为蜀汉的战斗力强于魏国,但是魏国地大物博,蜀汉耗不起。

诸葛亮过后的费祎蒋琬对魏国都是采取的防御战略,魏国经历高平陵之变,淮南三叛,公孙源的辽东之乱。其实这些都在给蜀汉和吴国机会,但是没有人把握住,之后的姜维九度伐魏,虽有小胜,但无大功,是因为魏国已经稳定,司马昭掌权,邓艾,钟会,陈泰等人已经崛起,蜀汉没有任何机会。

所以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可以震动整个魏国,足见第一次北伐的威力所在,马谡如果守住了街亭,诸葛亮是输是赢真的还是个未知数!


齐嘴刘海


马谡能否守住街亭,大飞熊分析过多次,这里就不展开了。需要注意的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他的战略目标是切断关中,隔断联系,进而占领整个关右,是为夺取关中一个战略基地以及得到产马之地,增加蜀汉兵源,人口的关键地区。从增加蜀汉综合实力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关右,价值已经是无法估量的了。那么,假如马谡守住了街亭,诸葛亮能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吗?



当然还不行,马谡守住街亭,只是隔断关右的最关键的条件之一,还不是唯一。因为,还有两个关键的条件,只是历史上还没来得及一一验证,诸葛亮就因街亭的失败而退军了。但是,还是可以挖掘史料中的蛛丝马迹来逐一分析的。由于蜀汉当年打赢了汉中之战,曹魏只能把长安作为西北军区基地,北可以策应关陇,西可防卫蜀汉,但是这也是诸葛亮的机会。所以,诸葛亮先派赵云,邓芝出箕谷为疑兵,曹魏反应最快,都督关中的曹真立马带着大军渭水之南对付赵云,因为郿县一失,蜀汉大可长驱直入至长安。而张郃则从洛阳走渭北进攻街亭。




诸葛亮除了赵云的疑兵用来牵制渭南一路,以及马谡守渭北八百里秦川,咽喉之地街亭外,还安排了高详驻守列柳城。列柳城具体地点没有明载,大概在如今的宝鸡市凤县双石铺镇,正好处于渭水边。所以,高详的任务可能是东防曹魏援军,西围困郭淮所在的上邽。根据《三国志.郭淮传》记载,张郃攻破街亭,郭淮也击破高详,成功突围了。奇怪的是,同样是失地,马谡被斩了,高详却不但存活还参与第四次北伐,大败司马懿那一战。所以,唯一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不是高详的列柳城不重要,而是高详的失城和街亭失守息息相关。否则,郭淮为何不早点突围,可见就是街亭失守,郭淮得到了增援。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响应,但是并不是说整个关右都归降了。比如,还有陇西太守游楚坚持抵抗,并用“缓兵之计”,告诉蜀军将领,如果一个月内曹魏援军不到,陇西不攻自破,到时候直接投降了,于是让蜀军退走。后十余日,曹魏诸军果然至陇上《三国志》注引《魏略》。大飞熊认为,当时三郡响应,陇西人心惶惶,游楚甚至说一旦不利,就让下属献他的头归降。蜀汉将领虽然不知道哪一位,但率军攻城必然是大将之选,又是快到嘴的肉,怎么可能轻易就被骗得撤军了?所以,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街亭丢失,诸葛亮急令那名将领撤军,来得合理些。

因此,只要街亭不失,第一,防卫渭北自然不成问题,第二,防卫渭南,有山脉相连,问题也不大。第三,有了前两点,收服陇西,凉州等地,只是时间问题。更何况羌,氐本来就多叛,曹魏凉州刺史徐邈又是新上任的,诸葛亮也可以让马岱发挥优势。街亭不失的结果就是,让另外两个要素,大概率地达成,诸葛亮也能成功的隔断关右,使之成为进取关中的基地。


大飞熊骑士


马谡想成功守住街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街亭的地形是一条两侧有山的狭长平川,宽约两公里,如果马谡在此地修筑防御工事和寨栅,壕沟,拒马,阻拦张郃几天是不成问题的,西汉的李陵以五千步兵,对抗匈奴的八万骑兵,就是采用运输车辆环形围绕,筑起临时工事,步兵躲在车辆后面用弓弩射杀匈奴骑兵的方法,成功的阻止了匈奴骑兵的进攻,并且大量的杀伤对方的士兵。街亭只有两公里宽的正面,马谡只需要面对一个方面进攻,比起李陵在广袤的大草原上防御四面八方进攻的敌人的难度要容易的多。魏蜀双方的兵力对比是1:2,马谡有二万五千兵力,要防御一个二千米宽的正面,只要有防御工事,难度并不大,三国时期有很多成功的防御战例,比如郝昭以一千人据陈仓城,诸葛亮的几万大军猛攻20几天,劝降,挖地道,堆土,架云梯强攻等等,办法用尽都无法攻破,霍峻守葭萌关,几百人面对张鲁的数万大军,坚守了一年对方都无法攻破。马谡有二万五千人,张郃有五万人,但是在街亭这样的地形,双方都不可能完全展开兵力,所以,张郃的兵力优势在这里并没有多大意义,面对准备充分的,有寨栅,壕沟,拒马,等防御工事和强弓硬弩的防守方,张郃的骑兵也起不了作用,只要马谡不标新立异的“舍水上山”,搞什么“凭高视下,势如破竹”,规规矩矩的按照正常的作战攻守方式,守个一段时间是没有问题的。马谡上山扎营完全是没有一点实践经验的愚蠢之举,即使他占了“凭高视下”的优势,要攻击山下的魏军,魏军也不可能守在山脚下等蜀兵来杀,按照常规,魏军看见蜀兵冲锋,必然会把部队往后撤,等到蜀军刚到山脚乱哄哄的还没有集结起来的时候发动进攻,这样一来,已经下山的蜀军人数少,挡不住魏军的进攻,没有冲下山的蜀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帮不上忙,事实上蜀军就是这样冲了几次没有起一点作用,这才明白自己原来所谓的“凭高视下,势如破竹”不过是一场不切实际的臆想而已。

实际上,马谡即使是抗住了张郃的进攻,对于街亭战斗的结果也没有任何意义,由于诸葛亮总体布局的失误,魏将郭淮率领的曹魏雍州军突破了蜀军的防线,击败蜀汉的高翔,占领了列柳城,切断了街亭的后路,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马谡的部队全军覆没是必然无法避免的结果。


狼的影子716


诸葛亮北伐因为战略目标错误,所以只能打成边境骚扰,动不了曹魏的基石,因为董卓吕布之乱,再到曹操马超韩遂潼关大战,再到刘备曹操汉中之战,长安以西已经人烟荒芜没有太多战略价值。

人口是第一生产力,陇西最缺的就是人口,打不下长安,一切都白搭,不能就食于当地,就没法守住,所以北伐方向就是错的!

蜀汉要进攻,击破曹魏重兵集团,比占荒无人烟的地方重要的多,但因为没有合适的战场,每次都打成主力相持,一旦相持,千里运粮的蜀军自然就后继乏力,仗不打也输了。

蜀汉应该把主要进攻方向交给东吴,长安这边只做牵制,全力支持孙权去争夺合肥,这是唯一取胜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