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接著分享我在赤水丙安古鎮的快樂時光。古鎮現在是熱門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每天都有幾百上千的團隊遊客過來,但遊客們只是走過吊橋,逛個老街,就轉身離去,豈不知,步出古鎮的東華門,別有洞天。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古鎮的東華門。丙安場鎮建在距河灘10餘米高處,有兩座保存完好的石門牢牢地守著鎮子的東西場口。上、下兩道寨子門均為寬2.1米,高7米,小巧別緻。門前的高石階是下船而上到古鎮的唯一通道,遠遠望去,寨門懸於半空。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古寨門外的石階,遊客們一般都會止步於東華門。真要吐槽一下跟團遊,這座富有魅力、別具特色的千年古鎮,導遊只給安排了40分鐘時間遊玩。在赤水河上的鐵索橋上拍照,再就是進古鎮逛一下150米長的葫蘆老街,就連古鎮中精彩的紅一軍紀念館和耿飈將軍紀念館都沒時間參觀,真不知道這樣的旅遊意義何在?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在古寨門——東華門外,是觀賞雙龍橋的最佳位置。雙龍橋”原名“雙龍八墩橋”,亦叫“九孔十八塊橋”,橋面由9組18塊長條石架建。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最初修建於明代,幾經毀建,於清代乾隆年間最後一次重修並保存下來,在未通公路以前,一直是官道。橋全長32.1米,寬1.66米是當時赤水最早最大的一座石橋。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雙龍橋頭。咋看之下,此橋並不顯眼,甚至沒什麼特點,可是走進觀瞧,卻大有文章。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橋中兩座橋墩置放昂首嘶鳴專注赤水河口的兩條石龍,石龍與橋墩渾然一體,“雙龍橋”因而得名。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石龍一雄一雌。雄龍口中有舌,雌龍口中無舌,通體雕刻有龍鱗和雲花。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最為奇特的是雌龍有耳不通。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雄龍則兩耳中室,右孔小,左孔大,人對右耳小孔吹氣,左耳大孔就會發出如龍吟一般的聲響,方圓1裡內能聞其聲。雙龍橋頭石碑上的介紹中說,後因十年期間被破壞,雄龍耳朵發聲的奇特現象也隨之消失。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雙龍盡職盡責地守衛著赤水河,現在是枯水期,雨季到來時,這裡一定很壯觀。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雌雄雙龍只剩下雄龍的一條龍尾了,雌龍的尾巴早已缺失了。可以想見,懸崖之上、偏安一隅丙安古鎮在特殊年代也未能倖免,查資料時,看到古鎮中還有禹王宮等寺廟,仔細尋找之下,現在連一點遺址的痕跡都沒有了,客棧老闆說,早就拆光了。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兩石龍間,與石龍兩邊,雕了三個與比橋板稍高點趴在橋墩上的蚣蝮(讀音: gong fu),又名八夏,它是龍的大兒子。蚣蝮性善好水,又稱吸水獸,會調節水量,使河水“少能載船,多不淹禾”,保佑一方平安,倍受百姓崇敬,以此靈異之物鎮於橋,面向滔滔河水,寓示大橋會永避水害,長存永安。現在毀損比較嚴重,還依稀能辨認出模樣。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丙安是個典型的川南黔北交界的古老場鎮,三面瀕臨滔滔東去的赤水河。站在雙龍橋上回看丙安古鎮,顯得更加的險峻。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一位趕集的老者正在走過雙龍橋。

丙安古鎮神奇的“雙龍橋”,向龍頭耳朵吹氣,竟然會發出龍吟

是時候讓我住的古鎮木崖子吊腳樓客棧老闆露個面了,老闆年方40,一兒一女,人生贏家。關於雙龍橋的雄龍說法,客棧老闆與橋頭簡介上說的有些出入,老闆說,他小時候就玩過向龍的耳朵眼裡吹氣,那時還可以發出聲音的。

待續,我在丙安古鎮探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