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亂華是不是司馬家的鍋?

司徒王朗


五胡亂華雖然不全是司馬家的鍋,但是直接原因與最大的鍋確實是要司馬家來背。簡單的來說,五胡亂華,背景是三國末年人口大量衰減,根本原因是西晉移民政策的失誤,直接原因毫無疑問就是八王之亂。

從發展的角度看,五胡亂華是必定要發生,只不過是早是晚,是慘烈還是一般程度,但是因為司馬家,五胡亂華爆發了,還是用最慘烈的方式爆發,所以司馬家背這個鍋倒也不冤。

東漢末年,胡人就已經大量填充內地

五胡亂華的一個大背景就是經歷東漢末年與三國的動亂,漢族人口大幅下降。

網上有一組數據,老妖不知真假,貼出來給大家鑑別。據說東漢桓帝時人口統計4100多萬,但是赤壁之戰後,全國人口銳減到140萬,即便算上隱戶等,頂多四五百萬,人口銳減到十分之一。即便到西晉統一全國後,算上隱戶加上十幾年的生養,人口才恢復到1400多萬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維持軍隊,想要恢復生產,就要想辦法開源,比如鼓勵嫁娶與生育,比如把胡人遷入內地。曹操把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關中人口百餘萬,戎狄居半,匈漢雜居”

比如馬超的西涼軍團,董卓的軍隊大部分都是由羌人組成

可見由於大量人口的損失,遷移胡人,徵召胡人作為士兵,在三國時期就已經普遍存在。

晉朝有些有識之士,也看到胡人大量內牽後的後患,晉滅吳前郭欽上徙戎建議,結果“帝不聽”。

等到江統在上《徙戎論》,晉朝對這種情況已經無能為力,“帝不能”因為遷亦亂,不遷亦亂。

五胡亂華爆發已經是遲早的事情

2、西晉移民政策的失誤加速民族矛盾

關於移民,我們還是先從曹操安置南匈奴五部開始看(比較典型的代表)。

曹操將其安置在什麼地方呢?山西一帶,如祁縣,臨汾等地。作為西靠河西走廊、東、南接中原腹心,如此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安置匈奴人,可見當時人口之少。

山西北部有匈奴、鮮卑、烏桓,腹地有羯族,涇河、渭河流域也基本被胡人填充,漢族控制範圍就已經退居到中原一帶。到了西晉這種情況反倒加劇。而胡人對當時西晉都城洛陽已經成包圍形式。

東北、西北、正北基本被胡人佔據,而西晉由於官僚系統的迅速腐化,加上對於胡人的剝削沉重,積累了巨大的怨氣。

比如趙王司馬倫,才能昏庸,貪財好利,坐鎮關中的時候就因為賞罰不均,引發氐族、羌族叛亂,晉王室不得已把司馬倫召回朝廷。

比如司馬騰鎮守幷州,發生饑荒時,司馬騰沒有想著如何賑災,反倒大肆抓捕胡人賣作奴隸充當軍餉。

在貴族壓迫,天災饑荒危機下,胡人的爆發只需要星星之火。

3、八王之亂直接導致五胡亂華的爆發

如果沒有八王之亂,五胡亂華也許不會這麼慘烈。

在八王之亂前,西晉雖然沒有前幾代的強勢但是還是有能力把胡人按在地上摩擦幾下。

比如鮮卑禿髮樹機能起義後被馬隆率領3500名士兵打敗;張華鎮守幽州,慕容鮮卑叛亂,張華派遣嚴詢打的慕容氏稱臣幾十年,馬韓、新彌等二十多個沒有歸附的國家都來上貢朝獻,馬循鎮西域,平亂鮮卑,可見此時的晉朝還是hold住。

但是八王之亂把晉朝的耗幹了,把中原也打爛了,而胡人中一些傑出之人,藉機真正的發展起自己的實力。


五胡亂華初期與八王之亂是並行的,五胡依附諸王參與內戰,壯大實力。匈奴劉淵依附司馬穎,召集五部匈奴軍隊參與戰鬥,司馬穎戰敗後,劉淵在幷州自立。

東海王司馬越派系的王浚則勾結鮮卑烏桓,參與內戰。鮮卑人在易水溺死漢女8000人,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浚乘勝遂克鄴城,士眾暴掠,死者甚多。鮮卑大略婦女,浚命敢有挾藏者斬,於是沉於易水者八千人。

這個時候八王之亂還是晉朝的主要矛盾,但是胡人隨著軍閥混戰,搶奪大量的財貨、人口勢力膨脹,已經成尾大不掉之勢。

積累到有一天,晉朝再也無力約束他們的時候,五胡亂的烽火,西晉已經撲不滅了。

所以五胡亂華就從歷史發展的趨勢上看,可以說是必定會爆發,至於八王之亂,是直接點燃的導火索與催化劑。

但是因為八王之亂的原因,中原漢族的實力被內耗的一乾二淨,即便晉朝偶爾依然有一些可圈點的戰績,但大勢已去,五胡亂華以一種最慘烈的方式開始了。

所以五胡亂華這口鍋背在司馬家身上,並沒有冤枉他們。


自作孽不可活


妖鬼雜談錄


五胡亂華是中華歷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歷史,這個鍋我覺得很大一部分需要司馬家來背。

五胡亂華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時間是發生在西晉滅亡到北魏統一北方為止。我們就五胡亂華發生的緣由來討論一下晉朝司馬家對其的影響。


開國皇帝的昏庸

西晉的開國皇帝晉武帝實在不像一個英明之主。作為歷史上的一個大一統王朝,晉武帝在平定東吳後隨即縱情享樂,歌舞昇平。剛剛經歷東漢末年至三國近百年的動亂,國家正是需要休養生息,重振國力的時候。

反觀晉武帝,不像其他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英明神武,為國家為子孫建立根基。可能這也是皇位來的太容易的原因吧。

在政策上晉武帝裁撤州郡兵,平時的盜賊都沒辦法平定,何況是抵擋胡人進攻呢?政治上晉武帝以宗藩而建立起封建帝王制度,這也就是直接導致後來八王之亂的產生。

多年的胡人內遷引狼入室

從漢魏以來,多年來的與外族作戰,在戰後也多采取懷柔政策將投降的胡人內遷與漢人雜居。曹操也將投降的匈奴安置在西北各郡用以填充人口的缺失。這樣多年的容胡政策導致胡人在中原腹地人數迅速提高。

晉武帝時期郭欽指出“西北諸郡,皆為戎居”。晉惠帝時江統也強調關中百多萬人口中,“戎狄居半”,幷州匈奴五部之眾,人至萬萬。

在這樣的危急情勢下西晉司馬家未能接受徙胡的建議,甚至不斷的加強胡人武裝重用胡人。如晉武帝以匈奴人劉淵為北部都尉,惠帝更以劉淵為五部大都督,這樣的大背景下各地藩王也都重用胡人。這樣的用胡政策下,一旦西晉國力空虛,胡人便可趁虛而入。

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可以說是五胡亂華的直接誘因。西晉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引發國家動亂,這場動亂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皇族內亂,它導致了中原地區多年的休養生息化為了泡影。因為這樣的變故,人民死傷百萬,國家國力空虛。

甚至到了八王之亂的後期,匈奴劉淵佔據平陽,氐人李雄佔據成都,晉室基本可以說是四分五裂了。接下來的事情我們也就都知道了。

五胡亂華多方面的原因都是因為司馬家的不作為,政策上的失誤導致的,五胡亂華這個鍋司馬家是甩不掉的。


少年曆史觀


這個鍋太大也太沉重,險顯造成漢民族的消亡彼時主政者為司馬家族,這個鍋是甩不掉的。但也不能把屎盆子都扣在司馬家的頭上,跟歷朝允許胡人內遷的政策也有很大關係,只不過這層窗戶紙在司馬家族主政的西晉時期被捅破了。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對聚居在關中地區大量胡人的總稱。

2 自漢朝以來,統治者即有吸納胡人內遷的政策胡人不斷湧入中原導致胡人人口急劇增加,當時關中地區人口約有100多萬,胡人人口即佔半數以上。彼時國力強盛胡人不敢造反,也埋下了胡人亂華的隱患。

西晉建立以後,統治階層奢靡腐爛,不思進取,導致階級矛盾加劇。

司馬家族在篡奪曹魏政權手段太過卑鄙,弒魏帝曹髦。加劇了於世家大族的矛盾,得不到世家大族支持,導致統治根基薄弱。雖然採取了一些恢復農業生產措施,造成人口一定量的激增但由於未能解決政風腐敗,宗室權利擴展和外族內遷的問題,種下了日後八王之亂和五胡亂華的果子。


90後寫歷史


都說五胡亂華是晉朝的鍋,但在晉朝的營運上,種種前朝歷史遺留就註定了晉朝皇帝非賢者不得居之。

漢朝盛勢的確強大,但在東漢末年,事實上漢朝的底蘊就可以說是名存實亡,在百萬黃巾起義後,可以說前朝的資金都是跟腳下砸了,一個要賣官充實國庫的皇帝能是好皇帝嗎?

當然?這問題大多人有數!

我們其實可以很輕鬆的搞懂晉朝的難處,觀一晉惠帝足以!"何不食肉糜?“此話但凡九年義務教育後的人鮮少知道,所有人聽到的反應都是可笑荒唐,但我們也可以從史書商得知他是個智能不足

的人。

也許你會問司馬家這麼大派個低能當皇帝幹嘛?你說趙高讓胡亥當皇帝幹嘛?那這問題問毛線...別忘了有個劉阿斗也是口口聲聲相父,轉身又坑相父。

觀晉惠帝一生你會發現,他基本上是在他幾個好親叔伯手上留通的,最後還是給毒死的,一生遭遇八王之亂下還得被當魁儡用,這是他的鍋?都說帝王家無情,但凡有點頭腦的都不會相信八王之亂是“清君側“,今天皇帝做不好,敢情好王爺們不是當個好棟樑給幫打下江山,而是高舉兵鋒向著皇帝

可笑的是這幾個王爺連屁股都看不好,最後給滅朝了,一個不過三代的王朝,但凡少點群雄割據的內耗,少點帝王家得野心,都不是這麼個結局,開啟華夏幾百年的生靈塗炭

(看了下資料,漢朝對域外部族其實還真不差,可惜無間道還是無間道,硬是給虐了)


沐玖筱筱


這些其實我在之前都已經瞭解過了,對於五胡亂華這段歷史,我個人比較支持現在“少數民族內遷”的說法。至於這段歷史的成因,不是一句話兩句話可以說透的。晉朝的歷史貢獻是很大的,文化、律法等等很多方面不一一例舉都是在發展的,雖然相對於治世要緩慢。

五胡亂華最大的誤區就是民族歧視問題,皇漢主義的錯誤引導。五胡並沒有被滅絕,而是併入了漢族的文化體系。即使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也在被強大的漢民族文化體系所同化,這也是漢文化經歷了異族(這裡的異族是漢族之外的民族,不是貶義)統治依舊屹立不倒的原因。

閱讀了關於司馬懿的大量史料,讓我對司馬懿更加敬佩。功大於過,我不否認司馬懿後期的殘忍好殺,然而瑕不掩瑜。

想要公正不偏激,這個時代真的很難。





大陸豐看點


我認為五胡亂華是整個司馬家族的責任,而不是司馬家個別人的單獨的責任。

首先,罪魁禍首的晉惠帝不能獨擋一面的結果同他的父親晉武帝司馬炎的舉措是息息相關的。

晉惠帝本身是智力不高的,想要民眾有肉吃的心是不錯的,卻不知道肉比菜貴的事實,或許有一部分是手下人欺瞞他的因素。

可是司馬炎卻聽楊皇后的話,加上晉朝繼承了曹魏的立長不立幼觀念,借鑑了袁紹因執意立幼而導致滅亡的歷史,於是確定了按照君主繼承製,皇帝只能由嫡長子司馬衷來擔任。

其次,雖然本來司馬衷智力不高,但是他重感情,如果不是司馬炎給他選了一個又醜自私心又重的賈皇后,而是善良大方溫柔的衛皇后,而他手下又沒有心腹的能臣猛將。賈皇后又禍亂後宮,把持朝政,危害百姓,意圖謀朝篡位。如果不是二者的共同作用,中央是不會快速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的。

最後,晉惠帝有著太多有野心的親戚了,之所以說五胡亂華是司馬家整個家族的事情,是因為司馬家的家族的皇親國戚的臣不忠子不孝密切相關,沒有周公就算了,還有一堆叛臣。

也正是基於這一點,才有後來的八王之亂,嚴重消耗了西晉王朝的力量,使得外族有機會入侵。

都說亂世出英雄,此話是不假的,嵇紹就是個能人。可惜開始賦閒在家的時候沒有鍛鍊好本領,最終當官之後,為晉惠帝擋刀而死,晉惠帝深感嵇紹的恩德,曾不讓手下人他身上沾有嵇紹血的血衣。

八王之亂的背景是司馬家推行分封制同缺少一個有力的中央,其起因完全是晉惠帝和賈南風兩個人的事情,晉惠帝就算無心造成亂局,西晉留下的亂局還是同他息息相關。

八王之亂的導火索就是他的皇后賈南風想要讓她的家族掌握政權引起的,賈南風的眼裡根本沒有晉惠帝,她的眼中只有權勢,所以說古代的皇帝有個賢惠的妻子是很重要的事情。

這並不是說女性不能當政,關鍵是賈南風身上絲毫沒有值得人臣服的地方,卻有沒有把控局勢的金剛鑽,還想要攬下治理天下的瓷器活的野心。





明鏡大道


司馬家族要承擔一半的責任,另一半的責任應該由世家負責。就本身根基和實力而言,司馬家族並不具備問鼎天下的實力,無論哪方面,其家族實力排名都不靠前,但其卻事實上奪取了曹魏的政權,在這裡面司馬懿佔大部分功勞,一部分為曹氏勢力衰弱,另一部分則是世家對曹氏的不滿,有取而代之的意思,但單一世家又沒這能力,而司馬家族又因為司馬懿而掌控魏國軍隊,所以世家勢力就與司馬家族聯合,一起建立了晉朝,

而晉朝建立後的局面也讓世家達成了目的,“王與馬,共天下”,從中可以看出來,司馬家族並沒有掌握到國家大權,甚至只能說是個傀儡朝廷。而世家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內部紛爭激烈,“八王之亂”也是因為世家的分裂而產生的,司馬炎立個傻瓜兒子作皇帝也是無奈的選擇,誰讓太多的世家勢力選擇了這個傻瓜,他也只有順勢而為。但五胡亂華的發生,司馬炎則要負大部分的實力,他為了彌補三國戰爭損失的人口,大規模的允許胡人內遷,從而造成局部地區胡人數量超過漢人,從而埋下五胡亂華的隱患,從這點上看,司馬家族確實是歷史的罪人,特別可以算是漢族的罪人。

至於南方嘛,從吳國建立開始,已經事實上的在開發南方,經過楚的治理,南方更是得到發展,在秦漢時期,南方也並不窮,傳統上的南蠻指的是兩廣及雲貴一帶,江南並不算南蠻,而且在吳時期江南就已經很富裕,並不遜於中原,不然吳國也沒有稱霸的基礎。在東吳建立後,南方的繁榮都開始超過北方了。東晉與西晉一樣,都是世家的傀儡政權


悠然見南山1124


五湖亂華的罪魁禍首是建都洛陽的西晉司馬氏家族,晉惠帝司馬衷是個白痴智障皇帝,在位期間發生八王之亂,使國家內亂,北方胡人趁機攻入中原佔領洛陽俘獲晉懷帝。這些民族在北方前後紛紛建立16個政權,這些政權為了爭權奪利相互攻伐,導致中原大地生靈塗炭。所以很多人不願意提起晉朝,這也是晉朝存在感很低的原因。


竹韻雅涵


司馬懿篡位後遺症,胡漢分治,絕對不能引入胡人進入內地否則後患無窮!


用戶6963851744


從西漢開始一代一代就埋下的因,不停安置異族,到司馬時期控制力薄弱而集中爆發出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