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癌症治療後隨訪的重要性

1.什麼是隨訪?為何它是非常重要的?

隨訪,意味著需要進行規律的醫學檢查,檢查內容包括病史回顧和體檢;檢查方法有影像學方法(顯示內部器官的健康狀況),內鏡檢查(直接觀察,瞭解病情),抽血化驗,和其他實驗室檢查,如骨髓塗片。

它為什麼重要呢?原因在於它能夠幫助識別健康狀況的改變;隨訪的目的就在於檢查有無復發(原發腫瘤部位重新出現腫瘤)或轉移(癌症播散到其他部位);對預防或早期發現其他類型的腫瘤,解決腫瘤本身或腫瘤治療引起的持續性問題,評價軀體和心理影響(這種影響可能在治療結束後或疾病診斷時開始,並持續數月到數年)。總之,所有的癌症倖存者或癌症患者都應當接受隨訪。

抗癌科普|專家解讀癌症治療後隨訪的重要性

2.在隨訪時,與醫生的會談中,患者應該告訴醫生什麼信息?

在每一次隨訪時,患者應該告訴醫生這樣一些信息:

患者認為可能是腫瘤復發或轉移徵象的任何症狀;

困擾患者的任何疼痛

影響日常生活或令患者困擾的任何身體上的不適,例如乏力,小便或大便困難,性生活受限,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受損,睡眠障礙,體重增加或降低等等。

需要告訴醫生,(患者)正在服用的任何藥物,維生素或中草藥,以及正在接受的任何其他治療;

告訴醫生,(患者)目前正經歷的各種精神心理問題,例如焦慮,或抑鬱,悲傷等。

(患者)家族史中健康狀況發生的任何改變,包括新發的癌症患者。

要知道,癌症的復發或轉移,並不總是能夠在隨訪時發現。許多時候,患者常常自己在隨訪的間歇期懷疑復發或發現復發。所以,對患者來講,及時的發現自己身體健康狀況的改變,向醫生報告任何可疑的問題,是非常重要的。醫生能夠對出現的問題作出判斷,確定這些問題是否與癌症或癌症的治療相關,或許它們跟癌症毫無關係。

抗癌科普|專家解讀癌症治療後隨訪的重要性

3.隨訪的週期是如何安排確定的?

隨訪的頻率或者說每隔多長時間進行一次隨訪,根據腫瘤的不同類型和接受的治療,以及患者整體的健康狀況(包括因治療引起的問題)綜合決定的。其中,特定腫瘤的生物學行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通常來講,患者需要在治療結束後的2-3年內,每隔3-4個月進行一次隨訪預約。之後,每年進行1-2次的隨訪。

在隨訪過程中,醫生會建議患者進行一些瞭解有無復發的檢查,或者篩查有無新的其他類型的腫瘤;這些建議是根據患者的腫瘤類型作出的。目前的證據還沒有明確的指出在隨訪中做哪些專門的檢查能夠改善生存或生活質量。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醫生幫助患者制定合適的隨訪計劃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沒有證據,所以,經驗在其中的價值是重要的。如果患者看起來身體狀況良好,沒有任何症狀,可能不需要進行任何過分的化驗。對患者而言,同醫生就隨訪的治療計劃進行充分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包括自己的疑問或關心的問題。

在制定隨訪計劃時,患者應當考慮哪位醫生將為自己提供隨訪服務,以及哪位醫生能夠提供其他的醫療護理服務。應當選擇一位患者覺得方便和可信的醫生。通常,提供隨訪服務的醫生是為患者提供癌症治療的醫生。對於其他醫療服務的需求,患者應當尋求相關專業的醫生提供專業的指導和幫助。

有時候患者也可以選擇自己認為值得信賴的醫生,而不一定是為自己治療的醫生。有時候,醫保也會限制患者能夠選擇的醫生群體。所以,在制定隨訪計劃的時候,患者應當向醫保部門諮詢,瞭解自己是否受到限制。

抗癌科普|專家解讀癌症治療後隨訪的重要性

4.有沒有醫生或診所,專門提供隨訪服務呢?

國外醫療體系中,設有專門提供成人或兒童癌症長期生存患者的專業隨訪的診所。

5.在癌症治療將要結束時,患者應當和醫生討論哪些內容?

在治療結束時,每一位癌症患者都應當要求醫生為自己提供治療總結和隨訪計劃。患者理所當然的能夠就以下問題同自己的醫生進行商討。做這樣的討論,有助於患者瞭解隨訪護理的必要性和可能需要的檢查和費用,做好必要的準備,也能夠幫助患者設定合理的期望。

我(患者)接受了什麼樣的治療,使用了那些藥物?

應該每隔多長時間進行隨訪?

在隨訪過程中,我應當或可以選擇哪位醫生為我提供隨訪服務?

我的癌症復發的可能性有多高?或者說,我有多大可能性患上另一種不同類型的癌症?

如果需要的話,我可能需要在隨訪時,做哪些檢查或化驗?

我需要每隔多長時間做這些檢查?

我應當警惕或注意哪些症狀?

如果我發現任何症狀,應當如何向醫生尋求幫助?

我接受的治療,常見的晚期併發症或長期併發症是什麼?

我的工作或健康狀況,會不會因為癌症受到影響?

我可不可以向一些組織尋求支持或幫助?

許多患者會發現,將這些問題寫下來,或者做做筆記,或者將同醫生討論的過程錄下來,是非常有幫助的,尤其是,出院之後。

6.治療結束後,患者應當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

在癌症的治療期間或治療結束後,很容易經歷緊張,悲傷,焦慮等情緒問題。許多患者發現,同自己的家人,朋友或者醫生,其他患者,牧師,或心理顧問等,談論自己的感受是非常有幫助的。參加一些組織,能夠幫助患者更好的分享他們的感受。一些放鬆的方法,例如有引導的想象,慢節律呼吸等,能夠幫助平息不良的想法和情感。通過參加志願活動,幫助他人,將會使患者感覺更強壯,更有控制力。如果,患者持續經歷情緒上的抑鬱,需要向醫生尋求幫助,幫轉他們找到引起這種改變的原因,並積極的處理。

7.患者應當保留那些醫療信息?

保留癌症治療的記錄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情況是,保留治療結束後,醫生提供的總結和隨訪計劃。因為患者可能總是找同一位醫生進行隨訪,所以,這些信息對另一位醫生是有幫助的。下面提到的一些信息,是需要格外引起注意的。

任何診斷性的檢查結果

腫瘤的特殊類型(病理結果) 腫瘤確診的日期

腫瘤治療的詳細經過,包括治療的醫院,治療的日期(例如,手術的日期和手術方法,用藥的名稱和劑量,放療的部位和總量等)

醫生的聯繫方式,包括提供治療的醫生和提供隨訪服務或其他醫療需求的醫生

治療期間和治療結束後發生的不良反應記錄

接受的支持治療(例如,疼痛治療,噁心、嘔吐的治療,情感支持和營養支持等)

如果患者參加臨床試驗,還應該記住試驗的編號。

8.隨訪服務中,其他有幫助的服務還包括哪些?

其他有幫助的服務內容,不僅僅在治療中有幫助,在隨訪中也有幫助。包括:支持性的團體,夫妻諮詢,遺傳諮詢,生育諮詢,家庭護理服務指導,營養諮詢,物理治療,疼痛控制,職業諮詢等。一些患者可能還需要財政上的幫助和支持。大多數時候,這些問題都需要尋求專業的幫助,並支付額外的費用。

溫馨提示:有關腫瘤問題可以關注並私信諮詢,請詳細描述您的症狀、疾病或身體狀況,便於精確分析,平時身體有其他不適的話,都可以私信諮詢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