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肉”軍醫張彥:跨越硝煙與生死

營地設在艱苦地區、偶有武裝摩擦衝突事件,自2007年起我國赴黎巴嫩的維和醫療分隊承擔著國際人道救援重任。

2010年6月,西部戰區總醫院(原成都軍區總醫院)醫生張彥接到赴黎維和任務。1個月前剛剛結婚,望著身邊的孕妻和年邁的母親,張彥毅然踏上赴黎征程。

“軍醫就是一個兵,在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軍人的屬性是不可替代的。”

作為醫生,與死神搏鬥;作為軍人,與戰爭博弈。軍醫,就是這樣一個穿越生死、追守和平的特殊存在。

“鲜肉”军医张彦:跨越硝烟与生死

△張彥被授予和平榮譽勳章

立志從醫:圓軍醫之夢

“小時候父親的身體不好,自己也是體弱多病。”對於童年的記憶,醫院是張彥繞不過的地方。

張彥2歲時父親染上了乙肝,最初是急性乙肝,隨後慢慢發展成慢性乙肝、肝硬化。

常年患病的父親,讓小小的張彥意識到醫療的重要性,一顆治病救人的“醫者種子”,深埋心底。

“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心兒是年輕的太陽,真誠也活潑;相逢是首歌,歌聲是你和我,心兒是永遠的琴絃,堅定也執著……”1997年,一部熱播劇《紅十字方隊》讓歌曲《相逢是首歌》傳遍大江南北,也讓軍醫大學青年人的熱血奮鬥精神感染了每個人。

“考軍校,當軍醫。”多麼想去軍隊,圓一個軍人夢。接受軍隊的洗禮,接受人格的鍛造,去感受戰友之愛,集體之愛。

抱著這樣的理想,1999年張彥如願考入第二軍醫大學,成為一名軍醫。

軍醫和普通醫生有什麼差別?在張彥看來,軍醫就是需要具備兩種屬性:既要有醫生的仁心仁術,又要有軍人的軍事素質。

“我是醫生,學歷學位、臨床技術、科研教學、認真負責、仁心仁術等要求都要具備;同時我也是軍人,令行禁止、絕對服從、政治素養、軍事素質等要求也要合格。”張彥如此說道。

“鲜肉”军医张彦:跨越硝烟与生死

△西部戰區總醫院(原成都軍區總醫院)醫生張彥

接受挑戰:接維和重任

2004年,張彥本科畢業後被分配到西部戰區總醫院(原成都軍區總醫院)工作。因工作需要,他先後在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重症醫學科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在不同科室工作,這無疑是一種挑戰。張彥自言,因為不同的專科在考慮問題和處置情況時,會有很大的不同。而這種差異,往往會成為各專業之間的“矛盾”。

但挑戰的存在,並沒有打擊到張彥。每當有病情處置“矛盾”存在於內心時,雖然也會讓他時不時有些苦悶,但大多時候會幫助他更全面地評估病情。

2010年,張彥接受了一項更加嚴峻的挑戰———赴黎巴嫩執行國際維和任務。

臨出發前,望著身邊的孕妻和幾乎獨自撫養自己長大的母親,張彥的內心充滿了擔憂和愧疚。“但是軍人要以服從命令為天職。”軍令要絕對服從,至此踏上赴黎行程。

在黎巴嫩執行任務期間,由於當地條件落後,張彥所在的維和部隊醫生要克服許多困難。

期間發生過幾次武裝衝突,雖然離營區有一定距離,但真實地感受到戰爭硝煙,那種緊張的狀態還是令張彥終生難忘。

說起在黎巴嫩執行維和任務的經歷,有一個遺憾也讓張彥難以釋懷。在黎期間,正值妻子因生產已住院3天,張彥擔憂妻子的情況,卻不能陪伴在她身邊。

“孩子出生的那天,狂風四起、大雨傾盆。”在黎巴嫩的營地值班板房裡,張彥的心隨著雨點撞擊屋頂和牆壁的聲音,久久不能平息。

最後從網絡視頻上看到孩子和疲憊的妻子,張彥直言覺得很愧疚。“那一天沒能在他們身邊,註定會成為一生的遺憾。”

但維和任務的圓滿完成,也是一生難忘的回憶。黎巴嫩營地馬家永鎮的哆啦大媽常年被頭痛困擾,在當地僱員的帶領下,來到中國維和部隊所在的二級醫院就診。

經過多次診治,醫生髮現她同時患有高血壓和偏頭痛,而哆啦大媽此前的就醫診治並不規範,因此頭痛病時而復發。

通過中國醫生一個月的治療後,哆啦大媽的頭痛明顯緩解。這讓她在鎮上逢人便說:“中國醫生好。”還為中國醫生送來了自家種的橄欖,以表謝意。

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最終張彥所在的維和部隊在黎巴嫩接診3892人、住院47例、危重病人23例,完成手術158臺,人道主義救援838人,張彥本人也被授予和平榮譽勳章。

“鲜肉”军医张彦:跨越硝烟与生死

△張彥與聯合國僱員、黎巴嫩本地人Abeer共同慶祝中國新年

努力傳播:撒下科普的種子

“一女子每天吃煮熟香菜,多天後身體狀況令人驚訝”“這種食物每天都見到,原來可以控制血壓”“吃南瓜子原來有如此奇效,99%的人都不知道”……

在微信朋友圈、家族群裡時常都會有一些“偏方”類的文章在傳播,沒有正規醫生的指導,很容易延誤病人的病情。

工作中,張彥也會遇到此類迷信“偏方”的病人。經常會有血壓已經高到180mmHg,卻拒絕吃降壓藥的病人前來就診。即使醫生苦口婆心地去告誡他們“不能自己隨意停藥”,依然有病人認為堅持服藥會導致“耐藥性”、會把“藥底子墊高了”、會“出現依賴性”。

“有時朋友也會給我發來信息,說自己家人不聽醫生勸告,自行停藥,認為自己病情已經好了。”遇到這樣的情況,讓張彥意識到,根深蒂固的錯誤觀念,絕非就診時醫生幾句話能夠改變的,更需要日常及時的醫學知識科普。

於是,張彥開始有意識地撰寫醫學科普類文章,並通過朋友圈刊發、投稿給媒體平臺等方式傳播。每一篇文章發出去,就會有朋友發來信息或者讀者留言,告訴張彥,要馬上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親朋好友閱讀。

真理不發聲,謠言就會群魔亂舞。“雖然我的傳播力有限,但我要發揮堡壘作用,將謠言終止,並傳播正確的醫學知識。”張彥表示,醫學科普,就像一顆種子,播散出去,看不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在人們遇到具體疾病的時候,就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做醫學科普,並不會像做財經類、做娛樂類內容那樣受人歡迎,但卻有著重大的意義。未來,張彥還有一個夢想———寫一部小說。“寫一本關於普通醫生故事的小說,用文學形式傳播健康知識,引起人們對構建和諧醫患關係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