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一点点事就会睡不着觉,该怎么办?

兔子的八哥生活


我也是有点事情就会睡不着,容易失眠。

有天晚上十点多就躺下翻来覆去快一个小时没睡着,好不容易迷糊一会马上又醒了,一看才0点23分钟,睡不着索性就坐起来看书了,本来想着借着看书催眠,谁知这一看越看越清醒,转眼5点了。

失眠一直是我内心的一个阴影,以前有过好多次的失眠经历,非常痛苦,慢慢长夜很难熬,让我焦虑不安,就算看书经常很难静下心来,今天能安静和平静的看完大半本书,很意外。

因为失眠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有时候会干脆就不睡了找点事情做比如看书,还有些方法还是有一定的作用,分享下:

1.以前睡前看电视剧,因为自己追剧会忍不住看下去过了睡点,导致失眠,如果跟我一样控制力较差的,尽量不要睡前追剧;

2.每天睡前一两个小时做下运动,对睡眠有改善,我之前是8点左右慢跑20分钟。最近天气太冷中断没有出去跑了,看来运动还是要坚持,这个是长期受益的事情;

3.睡前泡脚和冥想,可以听一些冥想音乐或者引导语,还可以听一些音频,在喜马拉雅听书等,也有助于睡眠;

4.放空自己,睡不着就睁开眼睛盯着某个点,类似电视里的催眠师催眠,什么都不要想;

5.默念数数,从1到10一直重复,类似于数羊,但是到10可以让自己更专注,又有点像冥想;

6.一般失眠很多都是脑子里有很多想法,不要去抵制也太去理会它,不做任何处理,就让它飘然;

当然这些方法有时有效果,有时候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自己去调节,我们失眠往往是因为有更深层的问题,需要找到这个问题的根源去解决它,失眠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内心的恐惧,就看你怎么对待它,接纳它,解决它。

我没办法不让自己失眠,只希望寻求更好的方式和它和平共处。





舒小shu


本人很坦然讲我也是这样的。只要心中有事就是睡不着,就是睡着了也是睡不深,有时就是做梦也会梦到这件事。我有3点建议以供参考:

1,有这个毛病,尽量把事情解决在当天,不给这个毛病找机会。

2,面对当天没有解决的问题。睡觉前尽量分散注意力。看看自己比较喜欢的电影或者书什么的。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我个人比较喜欢看关于篮球方面的视频,就看看篮球视频。我比较喜欢打篮球,就去打打篮球,运动运动出出汗。回来很累,洗漱下,运动较大,早早就睡早了。这些都是可以分散注意力的。

3,多看看成功人士和伟人的经历,在毛病犯的时候,多想想他们,自己的那些事也就不是问题了。



有我不孤单6668


在身心疾病个案中,失眠是比较典型的,越来越多来访者因失眠的困扰前来进行心理咨询。有些人失眠一两次很快就调整过来,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失眠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想甩都甩不掉。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状态,还会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

本期专家:听说吧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咨询师、身心疗愈师郑启涓

(PS:本案例已征得当事人书面授权同意,其个人信息已作技术处理)

丽莎因失眠而前来求助,她今年刚大学毕业,在一家公司做数据库维护。有一次,由于疏忽造成了失误,她遭到客户投诉,上司严厉地批评了她。

此后,丽莎总担心自己再次犯错,每天晚上都在想这些事情,紧张、焦虑,很晚都不能入睡。早上起来后,感到很疲惫、头晕脑胀。后来她意识到睡眠出现了问题,于是她克制自己不去想,希望能尽快入睡,对睡眠特别敏感,担心睡不好直接影响工作。但那些想法和压力还是不受控制地涌现。后来,她已经不是担心自己是否犯错,而是害怕自己睡不着了。

她向朋友请教了许多改善睡眠的方法,比如睡前喝牛奶、听听舒缓音乐、把窗帘换成了天蓝色等等。每当她躺在床上,心里总想着:我一定要睡着,一定要睡着。。。但是,越这样想越是睡不着,反而把自己弄得焦虑烦躁。

到了第二天她感觉自己很累,心烦意乱,注意力很不集中。就希望通过午休来补偿,强迫自己睡着,但却依然睡不着。失眠的烦恼让她很抓狂,她每天都想着昨晚或中午睡得怎样,却又改善不了。

这种情况已经3个月了,丽莎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于是预约了我的咨询时间。

由于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由心理因素导致失眠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一般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为一些事情(如学习、工作、恋爱、家庭矛盾)而烦恼、焦虑,导致失眠。这个阶段里,如果自己能够调整好情绪,缓解紧张和焦虑,是可以恢复良好的睡眠质量的。第二阶段,造成失眠的原因从之前那些烦恼的事情,转变成“我睡不着怎么办?”,也就是说此时担心失眠本身而造成了睡眠障碍。在这个阶段里,往往对夜晚和床都会产生恐惧和焦虑。

丽莎已经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丽莎在工作压力下引发了焦虑情绪,“我的工作不能再犯错,必须做得正确完美”。这也呈现了她追求完美,难以容忍错误的个性特质。在第二个阶段,丽莎主要是与失眠在对抗,“在睡觉时间睡不着是错的,我必须睡着。”而睡眠是放松状态下自然进入的生理状态,而焦虑紧张的状态及个性,与睡眠所需的状态相违背,当然就难以入睡了。丽莎的问题可从处理她的现实焦虑及促进其个性成长两个方向去进行。

第一次,我与丽莎进行了放松练习,看着丽莎的身体从僵硬变得柔软,并当场就睡着了。醒来后,丽莎说,没想到自己可以这么快进入睡眠。于是,我让其回去后每天都进行这个练习,以改善身体状态。

另外,我与她讨论了睡眠的科普知识。丽莎的睡眠情况是入睡困难,很久才能入睡,半夜容易醒,一夜加起来只能睡5小时左右。这种情况,让丽莎觉得自己的睡眠不正常,没有达到8小时,很担心睡眠不足会影响工作、学习和身体健康。但据科学研究,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天5小时睡眠时间,就可以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即便晚上没有睡足5小时,第二天的午休,进行补充也是可以的。于是,我们约定了在咨询的前期,先允许当下每天五小时的睡眠状态。

之后的咨询中,我与丽莎进行讨论,工作中的这次犯错,让她学习到了什么?失眠的事件,除了负面影响外,还有些什么正面的意义和警示?丽莎开始怎么都想不出。经过引导下,她开始能够从另一角度去看问题,她告知我,失眠的背后,她看到了自己容易焦虑的个性,对自己影响很大,总是让自己长期紧张、无法享受生活,工作、恋爱都因此遇到过挫折,而这次的失眠终于让她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了!这里她的语言表达也发生了变化,从她一贯的焦急快速的语调变成了正常的语速,并透着坚定的力量。

此后,我们多次讨论,在她人生中的几次犯错,背后均能学习和吸收到什么。丽莎渐渐觉察到,原来每次的犯错,都能获得一些提升,或是能力上的突破,或是感悟到一些人生哲理。她的经验告诉她,犯错并没有那么可怕了。这改变了她一贯的认知。

在自我探索中,丽莎发现自己容易焦虑的个性,来源于与妈妈的互动。妈妈是急性子,对她的学习要求严格。丽莎一旦在学习上出了差错,妈妈就会批判和责骂,如果错误重复出现,就会受到惩罚。丽莎很深刻记得妈妈讲的一句话“你再敢做错,我就不要你这个差劲的女儿了!”那让丽莎非常恐惧、痛苦,即使是成年的丽莎,她一边说着一边发抖。

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恐吓就是一种生存的威胁,孩子是非常受伤与惶恐的。对此,我采用完型心理技术对此进行了处理,引导丽莎大声地表达出她的恐惧、痛苦。看到丽莎泪流满面,我知道她压抑已久的情绪能量已经释放出来了。恢复平静后,丽莎告诉我,妈妈的方式不对,但她能理解妈妈的出发点,是为了她好,并不会真的抛弃她。于是,我们在认知上进行了分离的处理:过去一旦犯错,小丽莎就受到惩罚和生存的威胁,那样的后果让其不堪重负,当然非常恐惧和焦虑。而作为成年的丽莎,偶尔犯错的后果是可以承担的,并无严重惩罚和生存威胁。因此,一旦犯错后觉察到自己出现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丽莎就会告诉自己,那是来源于童年的情绪,而非客观现实引起的。

当丽莎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后,她的个性有了很大的变化,从经常敏感焦虑,到逐渐感到自信淡定,这让丽莎欣喜不已。而她的睡眠状况,在咨询进行了两个月后,已经恢复到最佳的状态了。

结语:身与心是一体的,许多身体顽疾的背后,是心理、情绪能量的堵塞。人体具有智慧和自我保护功能,它通过病症对我们进行提醒,让我们能及时地处理生理或心理问题。


听说吧心理咨询


我也是这样。

是性格的原因,胆小敏感又喜欢胡思乱想。遇事总想到最坏的一面,心无法平静。自然就睡不着了。

我是这样做的——听书。(用手机)一个人睡的时候把手机声音调小,放到枕头边。跟女儿睡的时候就带耳机。

以前我喜欢听《蒋勋细说红楼梦》,他的声音带磁性,有催眠的功效。现在在听任景行的《雍正王朝》他的声音也温厚轻柔,听着也有安抚作用。

把心思放进故事里,听着听着就睡着了。

个人经验,不骗你。


一叶草73


我还真就是那样的人,心里有一点事就搁不下,有的时候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有的时候就是很闹心的样子,走来走去,烦躁的性格表现在脸上,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到我遇到了烦心的事。我有时候遇到烦心的事情的时候,通常会找一些周边的朋友在一起大喝一场。然后把心里的苦闷和闹心的事情跟朋友们一起分析和倾诉。有的时候大家说说笑笑之间,就把这些烦心的事情忘记了。而且一杯酒,两杯酒下肚,顿时自己感觉心情特爽,把原来的烦闷和放不下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等到酒醒的时候已经事过境迁了,所以说我都想着任何的事情都是要有结果的,所以说你闹心,你烦心也没有用的。还有的时候,如果我真的遇到闹心的事情,我通常还会去外面走一走,到附近的河边看一看风景。这样的话心情也会大好,也会忘记原来那些不愉快,所以说想忘记那些闹心的事情,有很多种方法,只是你要把自己的心理状态,疏导到一个健康的程度,然后让自己轻松加愉快的去享受生活,这样的话会慢慢忘掉过去。




伊春美食美客


认清自己~走出焦虑

心里有一点点事就睡不着觉,应该是担心这件事情的结果可能不是我们所期望的样子。对不确定的未来有一点焦虑。



焦虑是我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一种正常反应。适度的焦虑会促使我们积极行动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对我们是有利的。过度的焦虑是我们把事情可能产生不良结果的影响扩大化,使我们的情绪陷入死胡同中,进而影响正常的生活。

怎么缓解过度的焦虑呢?最简单的办法是让我们的思绪从引起焦虑的事情中跳出来,转移注意力。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比如看书、看电影、运动、听音乐、从事体力劳动等,这些都可以缓解焦虑,但治不了本。



引起焦虑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坦然接受这件事情可能产生的所有结果。

要客观理性地认清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找到自己的优点,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有意义的事,让自己的内心变得乐观。

只有认清自己,我们才能判断这件事情是不是我们所擅长的,擅长的事我们要做到最好,不擅长的事也能客观理性判断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接受这件事情所有可能产生的结果。


我们只有做到坦然面对这件事情所有的结果,才能真正走出焦虑。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


梦想云洛


我也是这样的。

你的提问,让我知道了,我不是一个人。(虽然不是很好)

表面上,我很乐观什么事情都不放心理,人称 傻大姐 的性格!但是实际上,很多晚上,因为一件小事,彻夜难眠。有时候我都怀疑我精神分裂,抑郁症。!嗯。。。上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现在想想可能就是抑郁了,但是那个时候没人注意这些。或许也是那段时间影响了我现在。。

有时间,骂自己,太小心眼儿了。可是真的是控制不住。一连几天,才会过去。

这种情况。只能自己劝自己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不必为了一些小事生气,生气呢就是伤害自己,自己每天情绪不好,整个家庭也不会😊开心。。。

每当生气的时候,默念,人家生气我不气,气坏身体是自己。多念几句,气就消很多了。。。

莫动气!


莫kkii


心事和睡眠不挂钩

失眠是每个人都遇到的现象,精力过剩、生物钟倒挂、思绪过多、有心事这些是失眠的表相原因,其实这时候的失眠往往是身体开始提醒自己了,要关注身体还有心理方面的健康。

失眠分短期失眠、长期失眠。平时偶尔失眠一两天几乎人人都遇到过,不用去过分找原因强化对失眠的关注,越想找原因越陷入死胡同。

长期的失眠,比如说已经快一个月睡眠质量差,断断续续醒,伴随梦境。这方面的失眠比较顽固,吃药,尝试各种方法都很难达到睡眠的效果。

失眠的本质是身心发生了变化,心事只是一个导火线,怎么改善失眠,除了调节身体外,更多的是心态上的自然而然。比如失眠了不应该付出在乎,起来看看外面的夜景,做点什么都可以。

关于失眠可以关注水鱼,解答失眠问题!


南城水鱼


大家好,我是回想,我来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你越是在意的东西,你越是不容易转移目标。

这种情况很常见,以前我也总是这样。因为一点点小事,影响一天的心情,甚至还会影响睡眠。我分析了一下,就我而言,就是太过在意这件事情。因为在意,才会纠结的胡思乱想,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这种情况多数出现在你要做出某种选择。而你正在权衡两者。事实证明,你越是在意的东西,越是不容易做出选择。

其次,心放的不够宽,要知道船到桥头自然直。

人们总是在该放宽心的时候,放不开。在不该做的事情面前犹豫要不要去做。往往多数情况下,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去选择错误的决定。这就是墨菲定理。在自己的主观臆想面前,很多事情是我们无法预料的,所以经常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顺其自然并不一定不好,在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法的时候,不如就顺其自然的好一些。

再次,如果你想去某件事情,只管去做就好,不要纠结。

事情做与不做,就在你的一念之间。如果你在犹豫一件事情要不要去做,不要纠结,去做就好了。因为你想,就应该顺应你的本心,你在纠结是因为你考虑了其他事情。你纠结的时间再长,也不过是两种选择:做还是不做。

最后,做好最坏的打算,你就会轻松许多。

未知的才最可怕。一件事情,如果你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那就没有什么可以犹豫的了。有了比较,你会轻松许多。再坏又能坏到那里去?放宽心,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末日的回想


顺其自然,不去想,真的睡不着,就随他去吧!

可以看会书,看会学习视频,累了自然就睡着了

前一天没睡好,第二天一般一般几天都没精神,可以晚上早点睡!

不过这只是权宜之计,最好的方式是早起锻炼身体,逼着自己早睡!一段时间后就形成了很好的全新的受用一生的生活习惯!也拥有了更好的身体,很有型的身体!更健康,更帅气,更漂亮的体型!

让自己不断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写的关于早起好处的文章,可以看看,可能会对你有很好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