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4月244日上午,重庆奉节县平安乡文昌村村民朱学兵正在帮同村村民拆房子复垦。阳光照在身上,他感到很暖和。因为一直在劳作,汗水开始从额头上冒出来。他直起身,擦了擦汗。趁歇气的空隙,他与其他村民摆起“龙门阵:“现在一家人吃穿愁不愁,三个娃儿读书不要钱,生病了还可以报销医疗费,家中的房屋修得也可以,国家还有补助,真是过上了好日子。”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朱学兵曾经住过的山洞。通讯员 罗平 摄

“山顶洞人”我想有个家

今年52岁的朱学兵是文昌村的“名人”,因为穷,曾经在山洞里生活了25年,被当地人称为“山顶洞人”。

1992年,朱学兵从山洞里搬出来。当地政府补助了500元,党员干部投工投劳,帮他修建了“爱心土坯房”。

朱学兵不满足现状。他常对人讲:“如果哪天能够住进砖瓦房,睡觉可能也要笑醒”。

2002年的第一场大雪,来得有些猛,朱学兵的房屋被压垮了一半。为此,他东拼凑了1万多元,在坍塌的土坯房背后修建了两间简陋的砖混结构房子。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朱学兵现在的房屋。通讯员 罗平 摄

这一年,35岁的朱学兵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不仅圆了住房梦,而且还娶了妻子。之后,他有了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朱学兵的妻子患有先天性的癫痫病(俗称“羊儿疯”),他家被列入建卡贫困户。

一家五口人住两间房,在农村够“蜗居”了。都说“贫穷限制了想像力”,可是朱学兵的想像力并没有被限制,他想把房屋扩建。可是手中没有钱,房屋扩建只能“空想”。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心坎上。通讯员 汪涛 摄

“登堂入室”后努力脱贫

2017年8月,平安乡被列入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9月,市政府办公厅扶贫集团驻平安乡工作队正式入驻平安乡,朱学兵的房屋扩建问题有了转机。

平安乡党委、政府和驻乡工作队很牵挂朱学兵一家的生活。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平安乡干部走访群众。通讯员 汪涛 摄

按政策规定,朱学兵领到了7500元的C级危房补贴。他用2万多元的扶贫贷款,在房屋上加盖了一层楼,彻底解决了一家人的居住问题,住房安全问题得到保障。

朱学兵通过低保篼底、养猪和种植烤烟,一年的收入达到了3万元,生活有了保障。三个孩子有两个在读初中、一个读小学,学费都减免了。遇到生病,可以报销90%,基本医疗也得到了保障。

2018年底,朱学兵脱贫了。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平安乡的医生巡访。通讯员 汪涛 摄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平安乡教师家访。通讯员 汪涛 摄

规划“山洞”谋致富产业

2019年4月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平安乡党委书记邹远珍以乡镇党委书记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汇报。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邹远珍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走访最边远村的贫困户。通讯员 汪涛 摄

4月19日,平安乡召开乡村两级干部大会,迅速召开会议,学习、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同时启动新一轮“四访”(干部走访,医生巡访,教师家访,农技随访!)工作。120名机关单位、驻乡工作队和村社干部,以及42名医生、58名教师前往村民家中,深入细致排查“两不愁”、“三保障”是否存在死角和历史遗留问题。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邹远珍慰问村民、通讯员 汪涛 摄

4月20日,平安乡党委书记邹远珍到长坪、桃树最远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薄弱环节,走访未脱贫户、最边远户、低保户、五保户等,挨家询问,逐户梳理。并召开院坝会,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群众的亲切关怀传达到每个乡亲心里,大家听得认真,十分自豪,特别感动!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龚平和邹远珍看望老党员乔振碧。通讯员 罗平 摄

4月23日,市政府驻四川办事处信息调研处处长、平安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龚平和邹远珍一道,前往文昌村召开院坝会,并走访慰问贫困户、掉散户、老党员等群体,把党的温暖送到农民群众心坎上。

院坝会结束之后,龚平、邹远珍带领驻乡工作队员、乡村干部还走访慰问了九十高龄的志愿军老战士邹习本、老党员乔振碧和朱学兵等农户。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平安乡农技随访。通讯员 汪涛 摄

在朱学兵家中,龚平、邹远珍与他谈论住房、饮水、产业发展、子女教育等情况。同时,还查看了他原来居住的山洞,一起规划山洞的改造利用和已饲养的肉鸽、蜂蜜发展。

“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两不愁三保障” 奉节平安乡“山顶洞人”的幸福生活

院坝会重温总书记在重庆重要讲话精神。通讯员 汪涛 摄

朱学兵说,党的政策好,现在一家人吃穿愁不愁,三个娃二读书不要钱,生病了还可以报销医疗费,家中的房屋修得也可以,国家还有补助,真是过上了好日子。他准备多搞点副业,比如,多养几头猪、多养几箱蜂子,要靠自己的双手多挣钱,让全家人生活得更好。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李天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