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面对嘈杂的世界,你是不是厌倦了车水马龙的都市尘嚣,萌生了“隐居”的梦想呢,向往宁静悠然的慢生活,却难以付诸行动。那么,就跟随记者一起走进我市境内极具特色的古村名镇,一起感受那段隐居的慢时光。行走于黎川老街感受古朴宁静的古镇文化气息、体验曹山寺深厚的禅文化、在流坑览尽中国第一古樟林的江南绝景,古宅、古树、古道、古刹,尽显古韵遗风……这些令人向往的,惊艳了时光的古村古宅古刹,是不是也让你心驰神往呢?

黎川老街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黎川老街是江西省保存较为完好的古街之一。黎川古城沿秀美黎滩河而建,绵延数里,骑楼相连,明清、民国古韵犹存。近代名家张恨水先生自幼在黎川苦读,受黎川山水浸濡,成就一代大师。黎川老街又称民国商业街,清一色的青砖灰瓦明清古宅,绵延数华里,店铺相连,人行夹道,不过雨天,在江西乃至全国都较有名气。此街始建于清朝,由于战乱被焚毁,民国32年重建形成现在的布局。现仍保存有大量古建筑、有500多家旧店铺、100余个古厅巷,30多个古巷,20多个码头。新丰桥、横港桥更是千年古桥、黎城一景。每年春秋两季,清晨薄雾缭绕,既给这条明清老街笼罩上了一道神秘的色彩,又让她显出一份婀娜婉约的风姿,吸引了许多文人雅士前来采风观光,使这条明清老街成为黎川一张闪亮的名片。

宜黄曹山寺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禅韵承千年,山水秀宜黄。”宜黄境内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禅文化底蕴深厚。曹山景区,国家4A旅游景区,该景区位于县城西郊8公里处,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元,布局分为“一拳五指”,即以曹山寺旅游核心景区为领航功能,布局农禅小镇度假区、曹山佛学院修学区、康疗养生健康区、森林生态游憩区、集散辅助功能区共五大旅游功能区。

景区核心景点曹山宝积寺,始建于唐咸通(公元870—873)年间,是中国佛教禅宗五大派系之一曹洞宗祖庭。曹山寺为海内外佛教所敬仰,飞梁半天的马祖第一道场石巩寺奇诡如梦,天下一绝。曹山景区的文创街区,不仅自然风光迷人,地域文化风韵更是深厚,整条街区设计将宜黄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建筑格局淡妆素裹,木门镂空雕花独具意蕴,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去年七月份承接了首届中国曹洞宗禅学国际研讨会,在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着深远影响。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也到宜黄寻根。

洪门水库水下佛像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洪门水库又名醉仙湖,始建于1958年,库区坐落于黎川、南城两县区域内,面积40余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2亿立方米。洪门湖素有赣东“千岛湖”之称,相传为明末清初著名的反清复明秘密组织天地会的重要发祥地。

据当地县志记载,洪门水库所在位置是硝石镇旧址,硝石镇曾是连通江西、福建的水上交通要地,也是周边地区的商贸集散地。1958年洪门水库修建之后,这个镇就从此淹没在了水底下,当时硝石古镇的居民也就搬到了现在的洪门镇。石雕佛像位于洪门水库的东南角,对佛像周边还有一些重大的历史现象,包括硝石镇明代益王的活动区域。据此考证,明朝时期洪门水库一带是比较繁荣的,在当时,这里还是县城的中心。洪门在明朝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镇,当时的大明像这样的城镇有很多,不过洪门水库所在的城镇是比较特殊的,他是明朝藩王墓地所在地。明朝时期的藩王,最初的时候是有很大权力的,虽然这些藩王不是皇帝,但是他们拥有的权力和财富也是分非常大非常多的,朱权作为一个小小的藩王,墓内出土的文物上千件,所以,洪门水库更是不能小觑。考古专家最终得出结论,他们发现了水下有古镇的遗迹,而且还发掘出了很多碑文以及佛像的各个部分。水库立还有一个秘密,那就是这些佛像和明代藩王的墓葬群有什么关系人们也不得而知,这仍需要考古学者进一步探索。

乐安流坑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乐安流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千古第一村”流坑地处乐安县西南盆地,始建于南唐五代,为汉代大儒董仲舒后人聚族而居、繁衍生息的地方。历史上的流坑董氏家族,以科举鼎盛成一方之雄,从宋真宗到明宪宗的400余年间,产生了进士32名,状元1名,数量之多,人才之重,在中国同类村子中极为罕见。

流坑有堪称中国第一古樟林的江南绝景。900多年了,这个村子依然延续和书写着中国古老的农耕文明。村子里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多达300余栋,堂构宏伟、工艺精湛,经数百年风霜,依然挺立;数量多达500余副的精致匾额、楹联,大多出自历代文化名人手笔……所有的这些,不仅为中国农耕文明提供了鲜活的标本,也以其文化底蕴的深厚,构建了流坑“千古一村”的恢弘气势和无可取代的文化地位。

金溪竹桥古村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竹桥古村位于金溪县县城以北十公里,占地47.75公顷。近年来,竹桥古村先后荣膺“江西省历史文化古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最美古村落”“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级4A景区”等多个称号。古村始建于元末明初,人文底蕴深厚,生态环境良好,全村至今仍完好保存着古驿道1条、古井3口、古晒场3处、古门楼4座、古书院5座、古祠堂6座、古街巷6条、古池塘8方、明清古民居109栋,是我国南方农耕文明的历史见证,蕴含了“临川文化”圈中多种文化元素。古代竹桥人首开金溪本土商业雕版印书之先河,“余大文堂”是金溪书商中最大最早的著名堂号。由此肇始,金溪逐步发展成为古代江西雕版印书中心,以竹桥人为主的金溪书商也成为中国古代六大商帮之一的“江右商帮”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它既是一个以雕版印刷书籍作坊旧址为标志的文化古村,又是封建社会末期江南农村农、商、儒并重的人文历史标本。

2016年,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在《国宝档案》栏目播出《古邑往事——商亦有道》,专题介绍竹桥古村厚重的儒商文化;同年11月底,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第四季)》也在这实景拍摄,竹桥古村还受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个媒体的宣传报道。竹桥古村不仅有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的居民及各类造型艺术,还有罕见的惜字炉、“人本路”和雕版印刷作坊。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古村古风,还可以观赏手摇狮、马步灯等非遗表演、体验一把生态农庄游,品尝藕丝糖、浒湾油面等当地特色美食,让你过把乡村旅游瘾。

抚州古韵:行走韵味古镇 感受古朴气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