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再見》:把戰爭的殘酷拍出黑色幽默的質感

“即便死亡,也不能讓我遺忘。”

2018年,在有“歐洲奧斯卡”之稱的凱撒電影獎上,《天上再見》獲得13項入圍提名,並最終榮獲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服裝、最佳佈景等五項大獎。如今,這部電影正在國內上映,雖然票房兩天只有50多萬,但影片背後的故事和內涵頗為值得一談。

影片根據法國殿堂級犯罪小說大師皮耶·勒梅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曾於2013年獲得有“法國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龔古爾文學獎,在法國被認為是史上最觸動人心的作品。而“即便死亡,也不能讓我遺忘”這句話正是小說的副標題。

《天上再見》以“一戰”為背景,以一起震驚法國全國的烈士紀念碑詐騙案為線索,講述的是在命如草芥的戰爭年代,兩名退伍士兵向金錢至上、拜金媚俗的慾望世界發起復仇的黑色幽默故事。

出身顯貴且極具藝術天賦的銀行家之子愛德華,為反抗霸道專制的父親投身戰場,與善良憨厚的會計艾伯特成為親密戰友,兩人從一場慘烈的戰爭中死裡逃生。愛德華不幸被戰火炸燬了半張面孔,不僅無法正常進食,也喪失了語言功能,只能依賴藥物殘喘度日,用一張張絢麗華美的面具掩蓋內心的傷痛。艾伯特亦遭遇到事業愛情雙重打擊備受凌辱。而戰爭的始作俑者卻大發死人財飛黃騰達,這兩個飽受戰爭創傷的可憐人,決意展開一場翻天覆地的華麗復仇。

2017年10月25日影片於法國上映後,掀起全境觀影熱潮,短短28天的時間,觀看人次即突破150萬,票房達到1200萬歐元。為了重現第一次世界大戰及戰後紙醉金迷的巴黎,這也是近年法國最大投資製作規模的電影。

影片並沒有固定於某一主題或類型,而是通過複雜的人物關係,將父子間的情感矛盾、戰爭的傷痛通過犯罪懸疑的外殼,進行重新整理編排。

震撼華美的場景,技術嫻熟的長鏡頭,富有感染力的故事,《天上再見》呈現的是一幅人性的情感與戰爭的殘酷交織的社會風情畫。通過恢弘的場面、精緻的特效和華麗復古的色調,以上流社會的浮華奢靡和戰爭的血肉橫飛、滿目瘡痍展現無法與命運抗爭的悲哀。

相較於小說敘事的正序表達,影片增加了更多符合電影結構的表現手法,電影由一場詢問展開,被捕的艾伯特坐在警察局供述一切,通過他的視角,見證不同人物的命運。

38副面具是戰爭中被炸燬半邊臉的愛德華的遮掩,也是他的表達方式。這些猙獰的、詭異的、諷刺的面具配合小女孩對他含混發音的翻譯,構成了他的內心世界闡釋,也是影片的第二個和第三個講述手法。

《天上再见》:把战争的残酷拍出黑色幽默的质感

只剩下半張臉的愛德華在準備自己的面具

對於戰爭的探討也構成了本片的一部分。當暴發戶們建起紀念碑紀念和歌頌逝者,逝者卻被打斷四肢以擠進1.5米長的棺材且不加區分地埋進公墓。真正的戰爭英雄只存在於愛德華皺巴巴的畫冊中,匆匆留下身影。同時對戰爭老兵的不公正待遇、精英階層的投機等社會問題也昭然若揭。

此外,《天上再見》的鏡頭語言也運用純熟。為了讓觀眾能夠進入情境,影片加入了大量的長鏡頭,比如一開場長鏡頭在俯拍的戰場下,由一隻狗帶領觀眾視線走入銀幕深處的故事發生地。為了表現被炸燬面部的巨大傷痛,將愛德華被血浸溼的面部和絞肉機做了蒙太奇對比。這些手法巧妙地對小說中的情感做出更加具象的展示,戰爭的殘酷不只是通過暴力和血漿,而有了更加生動、高級的表現。

《天上再见》:把战争的残酷拍出黑色幽默的质感

紙醉金迷的權貴們

影片的後半段則用光怪陸離的宴會與戰爭形成強烈對比,對上流社會的華麗外表和千瘡百孔的內裡進行鞭撻,流暢的鏡頭中透出詭異之感。經歷了與父親的決裂,見證了戰爭的殘酷和戰後的人心險惡,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損壞讓愛德華更像是一個絕望的喻體,用出售假紀念碑嘲弄體面的上流社會,卻無法進行抗爭。

當最終與父親相見,愛德華依然佩戴著面具,與父親形成隔閡。相互擁抱並不能換來和解,只有死亡才能。

□李妍(影評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