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臣呂震:數次忤逆朱棣卻都沒有被怪罪,原因是什麼?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於榆木川去世,對新皇帝立下遺詔,說舉朝上下服喪二十七日後,便可脫去喪服。

二十七日之期到後,呂震向新皇帝朱高熾上書,建議群臣都換上烏紗帽和黑角帶。遭到楊士奇的反對。呂震勃然變色,公然厲叱反對他意見的楊士奇。

新皇繼位,一切禮法都需要倚仗禮部為其謀劃,作為禮部尚書的呂震,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權威。加上他作為永樂皇帝的寵臣,他聽從永樂遺詔,改易服飾的建議最終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雖然明仁宗朱高熾最後並不採用呂震的建議,改換了素冠和布腰帶,但是,呂震卻帶著舉朝上下除了楊士奇、張浦兩人外,都改易了服飾。

寵臣呂震:數次忤逆朱棣卻都沒有被怪罪,原因是什麼?

不理會新皇帝的詔令,直接拿老皇帝的遺囑去跟新皇帝對著幹,這算是呂震身為禮部尚書忤逆皇帝事件中最有理的事情了。

呂震字克聲,陝西臨潼人。洪武年間以鄉舉進入太學,燕王朱棣起兵時直接投降,成為朱棣的寵臣,官至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

作禮部尚書這段時間呢,呂震是想方設法地去拍朱棣的馬屁,又是上報曹縣進獻騶虞,又是主持榜葛剌國、麻林國(今肯尼亞馬林迪)進貢麒麟,三天兩頭的向朱棣請祝賀。

朱棣什麼人,自然不會因為他兩句話就找不到北,對呂震說:"天下治安,沒有麒麟又有何損?"

寵臣呂震:數次忤逆朱棣卻都沒有被怪罪,原因是什麼?

但是呂震身為國家大臣,不以辨別是非為宗旨,只想借各種機會獻媚,這豈是君子事君之道?

比如,郎中周訥請求封禪,呂震就在旁邊搖旗吶喊,極力贊成。在朱棣看來封禪這事完全沒有意義,未避免勞民傷財,他就責備了呂震荒謬。

呂震雖然屢次當面受到斥責,但終不能改。金水河、太淮池結冰,結出樓閣龍鳳花卉的形狀,皇上召群臣去觀看,呂震藉著機會又是請祝賀。

而有人上奏太和山出現五色雲,或者是有人畫瑞光榔梅靈芝獻上,呂震也是率群臣藉機上表祝賀。

寵臣呂震:數次忤逆朱棣卻都沒有被怪罪,原因是什麼?

這位呂震,能做到禮部尚書,自然也是不同凡響,呂震的記性特別好,每次奏事,別的尚書都手拿副本,又與左右侍郎輪番上奏。呂震呢,任由情狀多麼複雜,多麼千頭萬緒,他都能背誦如流,不曾有誤。

明史中,有記載這麼件事情,說呂震曾扈從朱棣北狩,朱棣在沙磧中發現了個石碑,曾經率群臣去讀碑文。

過了一年,朱棣又與文臣談到了這塊石碑,詔令禮部派官去錄回碑文。呂震卻說不用派,讓人備好筆紙,就在皇上面前給寫出來了。

後來,朱棣暗中派人去拓回碑文校對,果然是無一字脫誤。

寵臣呂震:數次忤逆朱棣卻都沒有被怪罪,原因是什麼?

雖然呢,呂震有本事有才情,但是呢,他為什麼就被評價為:“然無學術,為禮官,不知大體”?

原因就是,他做的那些事,真的不符合禮儀規矩。

永樂十七年(1419年),朱棣在北京,因事索要章奏,侍臣說留在南京了。皇上忘了呂震先前的請求,便問呂震是不是做了調整。

呂震害怕得罪皇帝,說:"沒有,奏章應當送達行在所。"朱棣再三詢問,呂震仍這麼說。朱棣於是以擅留奏章之罪,殺右給事中李能。

呂震還曾經做過,私下把妻子的喪柩和祭祀用的香帛,同載在一輛車上,這在古代那完全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宣德元年(1426年),呂震祭祀太廟時設齋,在西番僧人住處飲酒,大醉而歸,當晚死去,結束了他罪孽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