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生物圖鑑21——弓鮫

史前生物圖鑑21——弓鮫

名稱:弓鮫(Hbos)

年代:二疊紀晚期到白堊紀晚期

地點:全球範圍內

大小:長2米

弓鮫,又名弓鯊,它們最初於二疊紀晚期出現,曾一度廣泛分佈,最終於白堊紀消失。在三疊紀、侏羅紀及白堊紀期間,弓鮫類的生存非常成功,遍佈世界各海域的淺水區。它們消失的原因不詳。弓鮫是遠古鯊魚中最普遍、分佈最廣生存最久的品種之一。它的外表基本與現代藍鯨類似,只不過尺寸只有一半,吻尖可能較鈍。

弓鮫強勁的頜中有兩種牙齒,表明其食物的多樣性。前面的尖牙可以抓取並刺穿魚類獵物,而後面較鈍的低冠牙可以壓碎魚類獵物的骨頭和底棲的螺獅、海膽和甲殼類動物的硬殼。相比其他魚類,弓鮫及其近親獲得了繁殖上的優勢(其後代也延續了下來):腹鰭的一部分演化成了類似陰莖的直立的器官,稱為“交合突”。在交配中,這些交合突插入雌性魚類,精子可以直接送入其體內——相比大多數硬骨魚將精子撒入海中的方式,這種交配方式顯得更為高級。

弓鮫是中生代常見的軟骨魚類,屬板鰓亞綱。體形似鯊,是作為鯊類進化中的中間類型的代表。在分類上已歸入鯊目。頜弧和腦顱聯接方式為雙接型,牙齒略呈“山”字形。背鰭兩個,其前各有一硬刺,刺後緣有成行的突起。弓鮫可以長達2米,是機會主義的掠食者。它們並不怎麼大型,但保持了鯊魚流線的體型,有兩條背鰭來精確控制身體。口部亦非很大,但亦可以吃多種的獵物。它們擁有兩種不同的牙齒,食性較廣:尖銳的牙齒用來捕捉光滑的獵物,扁平的牙齒則用來咬碎有殼的生物。另外,它們的背鰭是骨質的,相信是有防禦功能。雄鮫有鰭腳,可以將精子插入雌鮫中來幫助繁殖,現今鯊魚也保有這個特徵。

它們長有惡魔般的角和異常尖銳的牙齒。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的科學家認為它是異常兇猛的物種,從三疊紀滅絕——世界上最大型的滅絕事件裡存活下來。在這場“大滅絕”事件裡,地球上96%的物種被橫掃。正如它的名字,這種鯊魚擁有無比尖銳的牙齒,頭部長有鉤子形狀的尖刺,據稱後者是因公平的性選擇而進化而來的。這種尖刺進化的能夠吸引異性的注意力,正如現在某些動物利用這些刺尋找配偶。

史前生物圖鑑21——弓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