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新能源列下魏銀倉等人“七宗罪” 格力:暫不受影響

每經記者 李星

銀隆新能源列下魏銀倉等人“七宗罪” 格力:暫不受影響

自曝家醜四個月後,銀隆新能源最近又更新了劇情。

4月25日,銀隆新能源通過官微對外發布一則標題為《新案件浮出水面,涉嫌詐騙財政資金過億,孫國華等六人被刑拘》的消息,對大股東魏銀倉、原公司總裁孫國華等人涉及的“七宗罪”(四件刑事案件和三件民事案件)進行了披露,並明確孫國華等在內的六名涉案人員已經被刑事拘留多日,魏銀倉仍身處美國。

身兼格力電器董事長和銀隆新能源大股東的董明珠曾公開感慨:“進入後,才知道銀隆的窟窿有多大。”隨著事件的發酵,作為銀隆新能源汽車空調的主要供應商,格力也被攪入其中。“格力電器的銷售面很廣,不只是銀隆新能源一家。”格力電器股東熱線相關負責人說。

一位銀隆新能源高層管理者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是大股東和公司過往的資金糾紛,對公司正常運營沒有任何影響。”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多種途徑聯繫魏銀倉本人,但截止記者發稿時,對方未給出任何回覆。

侵佔資金升至超14億元

與今年1月9日銀隆新能源發佈的《關於對董明珠等股東不實報道及追訴大股東案件進度的說明》中列舉的三件刑事案件不同,在此次發佈的最新案件進展中,魏銀倉等人涉嫌的刑事案件增至四條。新增刑事案件為,騙取政府財政補貼資金1.123億元,涉嫌詐騙罪。

根據銀隆新能源披露的信息,2013年9月6日,相關政府財政部門向銀隆新能源銀行賬戶轉賬1.123億元科技扶持資金,專款用於所扶持科技項目的發展。經核對公司財務記賬憑證發現,銀隆新能源9月9日在孫國華的指示下以還借款名義,將上述1.123億元財政補貼資金(分為5000萬和6000萬兩筆)支付給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由魏銀倉全資控股,以下簡稱銀隆集團)。經公司核實,上述政府扶持科技項目申請書所述的設備、產能均不存在,且補貼項目具體經辦人為“銀隆集團”員工。上述政府專項補貼資金轉為魏銀倉個人控制,嚴重損害了公司利益,大股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涉嫌騙取國家財政資金。

由此,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銀隆新能源利益資金也由最初的超10億元提升至超14億元。記者瞭解到,這已是銀隆新能源第三次更改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銀隆新能源利益總金額。

2018年11月13日,銀隆新能源發佈《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各股東的函》稱,魏銀倉、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隨後在2019年1月9日,銀隆新能源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涉及的相關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金額超12億元。直至此次,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銀隆新能源利益資金提升至超14億元。

銀隆新能源在此次發佈的聲明中稱,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涉及四宗刑事案件和三件民事案件中,四件刑事案件已正式立案,但還未開庭,其他三起民事案件將於近期開庭審理。

格力暫不受影響

魏銀倉曾在面對銀隆新能源指控時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用我的公司告我,你覺得真實嗎?”但隨著銀隆新能源一封接一封的聲明,魏銀倉再未對外發聲。

2016年12月15日,董明珠攜10億元,聯手王健林等知名企業家共計30億元,正式入股銀隆新能源,共持股22.388%。隨後,董明珠個人又對銀隆新能源進行了增持,成為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而魏銀倉通過銀隆集團持股仍為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

啟信寶信息顯示,銀隆集團目前仍為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控股股東,持股比例為25.99%,而魏銀倉100%控股銀隆集團,所以魏銀倉目前仍是銀隆新能源的第一大股東。董明珠為銀隆新能源第二大股東,個人持股比例為17.46%。

雖然董明珠把銀隆新能源形容為“窟窿”,但她表示並不後悔,因為這讓行業看到了格力汽車空調的優勢。

去年11月當銀隆新能源首次指控魏銀倉等人涉嫌侵佔公司利益時,銀隆集團曾用一封《致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的函》進行反擊,稱銀隆新能源的指控為銀隆新能源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個人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難,表示將拿起法律武器進行反擊。

“格力電器與銀隆新能源是兩家獨立的企業,互不影響。”上述格力電器股東熱線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目前,面對即將開庭的三件民事案件,魏銀倉身處美國,孫國華已被刑事拘留數日,其他與刑事控告事項有關的人員也已無法取得聯繫。雖然銀隆新能源一直在“發聲”,但由於魏銀倉等人的“失聲”,使劇情變得越來越撲朔迷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