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奴不是西方專屬,我國唐朝也曾出現過黑奴,深受貴族喜愛

“奴隸”是某些特定歷史時期必然會出現的產物,我國曆史綿長,奴隸更是伴隨著整個封建時代的發展。但是在我國,奴隸與主人在生理上並無不同,也從未出現過大規模奴役外來人種的情況。

黑奴不是西方專屬,我國唐朝也曾出現過黑奴,深受貴族喜愛

不過在唐朝有點例外——唐朝國力強盛,人們的思想比較開放,所以曾一度風靡過把外來人種作為奴隸。這種奴隸,叫做“崑崙奴”。

崑崙奴

《舊唐書》中曾有記載:在林邑以南,皆捲髮黑身,通號“崑崙”——可以把“崑崙奴”理解為“黑奴”。當時將“捲髮黑身”的人,統稱為“崑崙人”。把他們抓做奴隸,就叫“崑崙奴”了。

黑奴不是西方專屬,我國唐朝也曾出現過黑奴,深受貴族喜愛

就像養狗一樣,別人家都養土狗,我家突然養了條哈士奇,立馬就顯得高大上了。養奴隸也是一樣,別人的奴隸外觀都與主人相同,我家的奴隸是“捲髮黑身”,自然也就自帶光環。

正是由於這一點,導致崑崙奴在貴族之中大肆流行。不過畢竟崑崙奴價格不菲,能夠養得起崑崙奴的,身份地位財產都不會太差。

黑奴不是西方專屬,我國唐朝也曾出現過黑奴,深受貴族喜愛

崑崙奴的來源

雖然都叫“黑奴”,但是唐朝的黑奴,和當初美國的黑奴也有不同。

唐朝的黑奴產自“林邑以南”,“林邑”指如今越南一帶,越難以南——就是今天的南亞地區了。這裡直到今天依然有“捲髮黑身”的黑人,叫做“矮黑人”,與非洲的黑人在外形上有很大區別。

黑奴不是西方專屬,我國唐朝也曾出現過黑奴,深受貴族喜愛

據宋代的《嶺外代答》記載,這些黑奴是被商人們“誘以食而擒之,動以千萬,賣為蕃奴。”這種黑人,成了唐朝崑崙奴的主要來源。

除此以外,也有少數阿拉伯商人販賣的非洲黑人出現,不過數量極少——這種黑人也被叫做“崑崙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