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三套車”

武威“三套車”

甘肅武威,古稱涼州,一個富於文化神奇和歷史厚重的千年寶地,她像一塊翡翠鑲嵌在“絲綢之路”上,更像一匹“天馬”,帶著古老傳說,滿載千年寶藏,風姿威武、踏燕馳來,在3.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留下了豐厚的歷史遺存,展現了輝煌的歷史畫卷。

自古以來,這裡既有“人煙撲地桑柘稠”的繁華,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豪邁。它是古代唐詩裡寂寞雄渾的邊城,是徵人思鄉的異鄉。現在很多人知道武威,是因為那個著名的文物“馬踏飛燕”。武威是個閒適而安逸的文化古城,又是個富庶而鄉濃的田園都市。在武威這樣一個文化積澱深厚的絲路古城裡,濃郁而豐富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三套車”就是武威的經典美食,其由行(xíng)面拉條子、滷肉加棗煮茯茶組成,在西北聞名遐邇。

“三套車”精工細做的行面拉條子是“三套車”的首道主食。製作行面時,先將麵粉用蓬灰水和好,再將面切條,按扁至褲帶寬,六七寸長,碼在方盤裡用胡麻油催醒。拉麵時,師傅雙手扯住褲帶面兩頭,甩開膀子,巧用劈手,凌空一彈,邊甩邊扯,那面便在空中上下翻飛,拉長了,折二折四再拉,在你眼花繚亂的當兒,一條長可過米又薄又勻的麵條,就飛進了熱氣騰騰的鍋裡。面熟後,撈入涼開水盆內一浸,然後撈入碗內,澆上一勺由肘子肉片、蔥花、芡粉汁三合一製成的滷汁,配上一小撮熟胡蘿蔔絲、芹菜絲或菠菜,再調上一小勺蒜泥、油潑辣子、醋滷,一碗香噴噴、筋道滑溜的肘子行面就端上來了。

滷肉則多緣自武威有名的方家,他們滷製的肉色正、味香,據說滷湯時間長的有80多年,而且滷湯存放時間越長,滷出的肉越香而不膩,精而不爛。再看看他們用嫻熟的刀法切出的紙一樣薄的肉片兒,早已是食客開了眼界,增了胃口。在滷肉攤上,根據食客的需求,還可將滷肉做成有武威“三明治”之稱的肉夾兒,臘肉師傅用快刀將高莊饅頭切成薄片,把熱騰騰的肉片、肚絲等夾入,形成六夾或八夾,無論春夏秋冬,都很爽口。吃過武威“三套車”的滷肉,然後聽聽他們滷製滷肉的經驗,就會知道武威“三套車”的滷肉並非圖有虛名。

武威“三套車”

武威“三套車”

武威“三套車”

武威“三套車”的紅棗茯茶也是一絕,紅棗茯茶的熬製有其獨特的講究,從用料到火候,據說都有祖傳的秘方,老子號的茯茶師傅一般情況下是不輕易傳授別人的。一杯滾燙的茯茶,酸甜開胃,消渴解乏。這茶中有山楂、桂圓、紅棗、枸杞、鎖陽、葡萄乾、核桃仁,經長時間的熬煮,喝前外加冰糖。茯茶的湯汁呈赭色,像紅茶,像咖啡,更像葡萄酒。深沉中透出暖意,很有生氣,也很誘人。喝一杯神清氣爽,腸胃通泰。

因為茯茶具有保健功能,故有武威“土咖啡”之美稱。因而,但凡武威人對茯茶都有著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愫。特別是老武威人,吃罷行面拉條、滷肉後,一定要再喝上幾杯釅釅的茯茶,才覺完美。如今,武威“三套車”以其淳厚的地方特色名聲鵲起,被愈來愈多的人所熟知,它不僅形成了武威小吃的一個品牌,更形成了武威飲食文化的一個品牌。

“三套車”始於什麼年代基本上沒有人能說清楚,但是在武威卻流傳著很多與“三套車”有關的傳說。相傳清代名將左宗棠去新疆途經武威,因連日征戰,人馬勞頓,有位神廚用其祖傳秘方精製一種特色滷肉,用祁連山的十八味名貴藥材烹製成營養茶,配以武威民間盛行的餳(xíng)面獻於左宗棠。此三種美味,左宗棠一吃難忘,稱之為“三套車”。於是用這三樣犒勞三軍,令士氣大振,百戰不殆。此後“三套車”在武威等地廣為流傳。如今,“三套車”已經成為一種集飲食文化及營養科學為一體的深得民眾喜愛的時尚快餐。其中的武威餳面口爽味鮮,滷肉肥而不膩,圓棗茯茶香甜可口、色澤濃豔。

傳說已經無從考證,但“三套車”則已成為當地老百姓和中外遊客讚不絕口的美食。一碗行面一座城,“三套車”裡武威人!如今,“三套車”成為武威人不可缺少的美食,一大早就要先吃一份“三套車”,這樣一天就有精神。燦爛的歷史文化和特色美食、葡萄美酒以及大漠風情交融在一起,使武威成為一座有聲有色、有滋有味的城市。觸摸歷史,武威是詩酒交織的音樂!感悟武威,這裡是行走文化的天堂!穿越時空,武威有歷史變遷的縮影!

武威“三套車”

樊建剛,男,一個生於70年代末,遊刃於80紅粉之間,畢業於蘭州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從業變電安裝工作二十餘年,一個老實巴交的一線施工人員,沐浴改革春風成為一名高級技師、變電施工專家。日不出而作,日落而不息,常年寂寞而忙碌的施工生活,讓其體會到生活的別樣滋味。是一個喜歡用簡單的文字記錄生活中那一點一滴歡歌與悲寂的人,一個用文字對自己心靈撫摸的人,一個用文字安慰愉悅精神理想的人,一個用文字對自己的精神進行補白的人,一個用文字寄託一種脫俗生存格調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