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一、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

2018年1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5,873,689个,比2017年12月上升51.1%,新增病毒41,117个,比2017年12月上升30.1%,感染计算机63,345,437台,比2017年12月上升57.1%,主要传播途径仍以“网络钓鱼”和“网页挂马”为主。

2018年2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6,472,805个,比1月上升10.2%,新增病毒40,654个,比1月下降1.1%,感染计算机67,973,682台,比1月上升7.3%,主要传播途径仍以“网络钓鱼”和“网页挂马”为主。

2018年3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7,235,983个,比2月上升11.8%,新增病毒36,931个,比2月下降9.2%,感染计算机76,606,087台,比2月上升12.7%,主要传播途径仍以“网络钓鱼”和“网页挂马”为主。

2018年4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6,288,069个,比3月下降13.1%,新增病毒44,022个,比3月上升19.2%,感染计算机99,204,883台,比3月上升29.5%,主要传播途径以“网络钓鱼”、“网页挂马”和漏洞为主。

2018年5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7,287,844个,比4月上升15.9%,新增病毒59,507个,比4月上升35.1%,感染计算机11,468万台,比4月上升15.6%,主要传播途径以“网络钓鱼”、“网页挂马”和漏洞为主。

2018年6月,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共发现病毒6,391,439个,比5月下降12.3%,新增病毒51,473个,比5月下降13.5%,感染计算机10,298万台,比5月下降10.2%,主要传播途径以“网络钓鱼”、“网页挂马”和漏洞为主。

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二、国内网络安全漏洞分析

2018年上半年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集整理的信息系统安全漏洞累计7748个,较2017年同期的6653个增长16.5%。

图表:2018年上半年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录系统安全漏洞数量

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数据来源:CNNIC、中研普华研究院

三、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1、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从全球范围来看,以美国、英国、日本、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大型经济体,具有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和庞大的用户市场规模,信息化发展优势明显。中国在信息产业规模、信息化应用效益等方面获得显著进步超过了G20国家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中国可以充分发挥在产业与技术创新、信息化应用效益方面的优势,与"一带一路"国家实现协同互补发展。

从国内情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和天津等东部省市,信息化发展水平处于领先位置,部分省市具有明显的"创新引领型"特征。总体来看,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从东部沿海地区向西北、西南、东北三个方向,基本呈现出逐步递减的态势。然而,中西部省市中,贵州、河南、安徽、江西、宁夏等省份,因为采取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取得了较快的提升速度,探索出一条"变革驱动型"的发展路径。

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十个方面的显著特点。具体表现为:在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宽带下载速率和性价比实现大幅提高,宽带普及率和终端普及情况取得显著进步。在产业和技术创新方面,中国网信企业新增数量和市值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网信领域驱动中国科技创新实现快速进步,各省份规模以上网信企业研发投入呈金字塔型分布的态势。在信息化应用效益方面,"互联网+"不断促进商务应用跨界融合,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实现迅猛增长,移动政务的用户规模及服务范围快速扩张,并且移动互联网推动分享经济在多行业加速渗透。在可持续发展环境方面,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不断加速优化。

中国信息化在网络基础设施、终端设备普及率、关键核心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化人力资源储备等方面,与全球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较,仍旧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下一步发展中,应在提升互联网普及率、突破信息领域核心技术、提高国民信息素养和健全完善政策措施上做出更大努力。

网站信息资源普遍存在"想要的内容没有"、"提供的内容不实用"、"重建设轻维护"等现象,探索网上信息资源建设模型,旨在通过编制信息资源目录、制定资源建设和运维标准、合理组织信息资源、健全长效有力的保障机制等工作路径,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不断提升网上服务能力,满足用户需求。

网站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也是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证难办"等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各级网站服务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想要的内容没有"、"提供的内容不实用"、"重建设轻维护"等现象,影响了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用户满意度普遍不高。

1、信息资源不全面、不深入,"想要的内容没有",网站内容无法覆盖用户的基本需求。一是涉及面广、公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尤显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半数以上网站较少公开财政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安全质量、价格与收费、采购招投标等重点信息,与公众需求差距较大,不利于公众查阅和监督。二是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有待提高。大部分网站内容侧重公开行政许可和非许可审批事项的提供,尚未涉及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行政处罚事项(如未经批准违规占用城市道路、驾驶未年审车辆等)、行政征收事项(如污水排污费、公路养路费等)、行政给付事项(如发生灾害时灾民救济标准、伤残军人护理费、城乡低保户五保户救助等),不利于公众监督行政权力的运行。三是公众关注度高、使用量大的办事和便民服务匮乏。网站对社会公众需求最为迫切的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交通、企业开办等服务的覆盖率比较低,绝大多数网站服务覆盖率不足50%,最低仅为13.9%,即该领域的用户需求中有86.1%是无法通过网站满足的。

2、信息资源不透明、不够用,网站提供的内容不实用,无法有效指导用户实际办事。一是部分信息资源内容规范性较差,大多数办事指南服务存在"缺胳膊少腿"的现象,缺少对承诺时限、收费标准与依据、联系电话、办理地址、办公时间等关键信息的整合,公众无从使用。二是部分信息资源内容语焉不详,服务不到位。大多数网站办事指南中提供的所需材料、办理程序、受理机构等内容"原则性"较强(如,生育服务证办理未根据户籍身份、工作档案、婚姻状况等分类;办理流程仅为简单的"受理-初审-复审",工作时间为"正常工作日"等),不够清晰,无法指导用户办理相关业务。

3、信息资源不巡检、不维护,网站与业务"两张皮",网站内容与业务工作结合不够紧密。一是部分网站内容不可用,仍存在建而不管现象,产生了错断链、有栏目无内容等问题,影响形象。二是部分内容更新不及时,大多数网站信息内容维护普遍存在"运动式"、"阶段性"、"集中式"等特点,表现在栏目改版上线时信息集中更新维护,持续性不足。三是部分网站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因政策调整、机构改革、地址变动等,部分信息资源内容长期不巡检,对用户办事有一定的误导作用。

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2、网民规模增长情况分析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02亿,普及率为57.7%;2018年上半年新增网民2968万人,较2017年末增长3.8%;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88亿,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升级,网络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途径,提速降费政策稳步实施推动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显著增长,网络信息服务朝着扩大网络覆盖范围、提升速度、降低费用的方向发展。出行、环保、金融、医疗、家电等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程度加深,互联网服务呈现智慧化和精细化特点。

3、网民上网使用设备情况

截至2018年6月,我国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8.3%,较2017年末提升了0.8个百分点;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48.9%、34.5%,较2017年末分别下降4.1、1.3个百分点;网民使用电视上网的比例达29.7%,较2017年末提升了1.5个百分点。

图表:2018年上半年互联网络接入设备使用情况

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数据来源:CNNIC、中研普华研究院

(关注派可数据,关注更多的 BI 行业分析案例。如果读者对商业智能 BI 比较感兴趣,或您所在的行业和企业有这方面的需求,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帮助企业构建完整的业务指标分析体系。)

计算机病毒的疫情分析及互联网发展推动信息安全需求

派可数据一站式企业级 BI 可视化分析平台

派可数据(www.packingdata.com) 为企业打造专业的一站式企业级商业智能 BI 平台,通过标准的数据仓库建模和前端自助可视化分析平台为企业构建高度稳健、可扩展的 BI 分析平台。快速业务模型驱动和丰富的各类业务分析指标库支撑,帮助企业在最短的时间里构建有效的可视化分析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