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有个“天府名镇”,常驻人口接近城口,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天府名镇”,就是江津区白沙镇。

白沙镇,重庆市江津区辖镇,处在江津区西南部,由于阳光照射长江江畔沙粒呈现白色得名。白沙镇是江津西部的 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幅员面积2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8万人,而2017年,城口县全县常驻人口也仅有18.43万人,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及重庆市重点发展的中等城市。素有“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之美称。

江津有个“天府名镇”,常驻人口接近城口,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

白沙新貌

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唐朝时期曾在此兴建大圣寺,此后,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在此设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80年至今,设白沙镇人民政府,现为区级镇。白沙镇是中国大后方抗战文化最重要的镇之一。白沙抗战史实丰富,抗战遗址集中。抗日战争爆发后,白沙担当着拱卫陪都重庆的重任,成为大后方区域性的行政、经济、文化、援战中心,为全国抗战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

江津有个“天府名镇”,常驻人口接近城口,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

白沙古镇老街印象

白沙镇倚江而建,因水而兴,凭借长江黄金水道,明清时期成为川东、川南的水路要津和川黔滇驿道上的重要集镇。清代中期,工商业繁盛,是川盐、川酒的重要生产基地和物质集散枢纽。民国初年,白沙集水运联通之利,得商贾云集之富,成为四川四大经济重镇之一。抗战时期聚集了国民政府审计部、国立中央图书馆、川东师范、新运纺织厂等大批文化机构、学校和工矿企业,人文荟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白沙抗战文化。历经千年风雨,白沙镇至今保留着明清时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风貌,形成了规模最大的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群,古镇有老街老巷65条,保存完好的有38条约8.5公里,文物保护点达111处,保存有宋代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被称为“老重庆”的城市缩影。

江津有个“天府名镇”,常驻人口接近城口,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

白沙古镇—老阁楼

2010年,白沙镇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2013年12月,江津白沙被纳入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是重庆首个试点镇。2012年,被列入全国第三批改革发展小城镇

江津有个“天府名镇”,常驻人口接近城口,是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

白沙古镇,老重庆的昔日前影

所获荣誉:重庆市第一人口大镇、“天府名镇”、“川东文化重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重庆市“百镇工程”镇、重庆市示范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