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西游记》中,最精彩的桥段之一就是“真假美猴王”了,悟空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不仅长相和自己一般无二,本事也是同样高强,二人斗到天庭地府,各路神仙都无法辨认,照妖镜照出是一样,菩萨也无法分辨。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六耳猕猴太擅长变化,而我认为作者的本意,就是告诉大家,二者其实是一人。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六耳猕猴的寓意

猴类和人都是一样两个耳朵,两个耳朵听闻所有事情。古人有句话“法不传六耳”,六耳即第三个人,意思是最秘密的东西不能第三个人知道。从剧情来看,六耳猕猴似乎表示的是悟空一路与师父西行的事情,都被“六耳即第三个人”听到,故而对悟空的事情了如指掌。

如来见到两个悟空打到灵山,向诸位菩萨普及六耳猕猴的知识,六耳猕猴与孙悟空(灵明石猴)同为“四猴混世”。他“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天下之事皆知晓”。从表面来看,都是剧情的一种合理的逻辑安排。

但是两个悟空刚到佛祖处的时候,佛祖正在说法,对大众道:“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大众举目看之,果是两个行者,吆天喝地,打至雷音胜境。

这里其实点出了这一回的主旨,讲的是人的“二心”,这一回的题目也是“二心搅乱大乾坤 一体难修真寂灭”。所以,六耳猕猴其实与悟空是一形二心,并非是另一个人。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二心”是自我的两个性格

六耳猕猴代表的是“二心”。一方面是说六耳猕猴是唐僧与悟空产生的“二心”所外化的产物,即师徒不在一心的产物,第二方面,则是悟空自我的两个性格。

所以,六耳猕猴的出现,作者在构思上与《西游记》中其他妖精是不同的。六耳猕猴的目的不是真经和唐僧肉,而是取悟空而代之。六耳猕猴其实就是孙悟空。是孙悟空心中邪念的化身,也是唐僧心里所误解的孙悟空的化身。因为师徒一心分二,才让内心深处的黑暗面——六耳猕猴有机可乘。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的化身,所以处处都与悟空相同,普天之下只有地狱的谛听和如来佛祖能认得他们的真身。六耳猕猴的邪恶作为,是悟空心中曾经有过的邪念,六耳猕猴是孙悟空卑暗心里的幻化,所以他抢了经文却回了水帘洞。

回水帘洞这个细节非常重要,其实那是悟空刚离开五行山时候的状态,内心并不是道心坚定随唐僧西行,而是时时想着他的孩儿们。打伤师父,自己去西行,这都是悟空心中一直埋藏的一个念头,经过积累慢慢外化了出来,就形成了似乎平行宇宙的另一个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六耳猕猴是孙悟空“黑暗的另一半”

这种写作手法给人很奇妙的感觉。美国电影《黑暗的另一半》用的是类似的构思手法,电影说的是一位叫泰德·波蒙特的作家,他以笔名乔治·斯达克写作的几部风格暴戾恐怖的犯罪小说却大获成功,甚至登上畅销书榜首。他的本名与笔名宛若两个不同的作者,斯达克比波蒙特多产;波蒙特喜欢用打字机,而斯达克则不喜欢,只用固定牌子的铅笔。

泰德开玩笑地称斯达克是自己“黑暗的另一半”,还为他杜撰了一份简历。因为越写越觉得糟蹋天分、浪费时间,他想抽腿罢手了。透过杂志报道,搞了个亲手“埋葬分身”的仪式,在坟场拍了几张“我的墓碑”的照片,用以昭告世人。谁晓得竟把那个无中生有、照理说已经一死百了的“通俗分身”给唤醒了。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另一个“他”从坟坑中爬了出来,大开杀戒,把每一个涉及谋杀“他”的人都给杀了。最后还绑架中年作家的妻儿,威胁他再写一部系列小说,好让自己能复活,也取代他的地位。故事结局,“严肃文学”终究还是打败了“通俗文学”,把“他”赶回“他”该待的黑暗世界里。其实那个分身就是作者内心中另一个自己。分身把他只敢想却不敢做的事情做了,是他心中“黑暗的另一半”。

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内心“黑暗的另一半”,真假悟空的交战,倒不如说是“皈依佛法、灵台澄明的孙悟空”与草莽中的“顽劣异常、野性难驯的孙悟空”的交战,这是一场自我心里斗争的外化展现。经此一战,悟空离成佛又进了一步,那愤怒的一棍,打死了心中卑劣的自己。

这一回说的道理,是说不论修炼还是事功,一心都很重要,只要心有分别,就有了折扣。而分开的那个心,很可能会积累成邪恶,二心会迷乱心智,虽然在现实中,邪念不可能变成另一个自己,但如果邪念在我们心中滋生,我们会迷失自我而自不察觉。

《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就是孙悟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