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新年將至,親朋好友聚會之間怎麼少得了好酒呢,我們大多數人也都知道酒是糧食經過一系列工藝製作得來的,也正是因為酒源於糧食,使得酒在糧食匱乏年代變成了奢侈品甚至成了禁品。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現近我們能找到的最早的釀酒坊是距今7000到9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是在我國河南縣的賈湖遺址中被發現的。可以說酒中國的文明史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酒的出現也說明了人類從採集以及漁獵的時代開始進入農耕時代,一般情況下采集的漿果是難以滿足日常所需,即便漿果同樣能產酒我們的祖先也不願拿這些珍貴的東西來產酒,所以酒能產生也從側面證明了食物開始有所盈餘。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當然伴隨著酒的誕生,禁酒令也作為古老的法令出現。據《戰國策》記載,有人將酒進獻給大禹,大禹喝了之後覺得很好喝,很舒服地睡了一覺,但從那時開始便疏遠那個獻酒的人,並說“後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國者”,果不然,殷商之末便有紂王之例。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大禹的故事雖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但周王朝立國之初,天下未定,而殷商故地之民受前朝影響常常大肆飲酒,路上常有醉死之人,更有不少酒後鬧事的,故周公作《酒誥》,便是比較明確的禁酒令,其內規定只有祭神明之時才能飲酒,而且每人還有定量,不得飲醉。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鄙人開過酒店,見過形形色色的飲酒之人,千般形象也都見過,無怪與人,大概是酒的魅力太大了,歷史上的禁酒令層出不窮,但能長久實施的基本沒有,比如漢初便有“禁群飲”,三人以上群飲者,罰四金。這主要是為了防止民間私鬥,而且喝酒的人一旦多了起來,那人均的酒量可是大增,禁止群飲也是變相地降低酒的消耗量,也節省糧食。

三國時期的禁酒令更是不少,比如曹操、劉備都下過禁酒令,而呂布也下過禁酒令,但他的禁酒令禁的是自己軍中的人,結果他手下的將領侯成還在這當口給呂布獻酒,被呂布一頓胖揍,最後也是侯成懷恨在心坑了呂布。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禁酒令的目的大都那麼幾點,要麼為了防止酒後意外或者誤事,要麼為了節省糧食,明太祖朱元璋本身就是窮苦出身,肯定狠不下心來浪費糧食去釀酒給自己不喜歡的達官貴人享用,所以很自然地就下了禁酒令,大將胡大海的兒子也因犯了酒禁被朱元璋親手砍了。

我們可以看到成吉思汗的電視劇,當然也經常可以看到許多蒙古將領和成吉思汗在帳中痛飲,更是一碗接一碗的,一次來表達他蒙古草原的豪情,但是其實成吉思汗是非常討厭飲酒誤事的,所以成吉思汗時期乃至元前期都有規定,嚴禁私人釀酒販酒。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禁酒令

時至今日,我們禁止酒後駕車也是一定程度上的禁酒令,春節將至,也希望各位保重身體飲酒不要太過,幸福是建立在身體健康的基礎之上的,也希望諸位新年快樂,健康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