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他排名最後,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20世紀三四十年代,在暗無天日,災難深重的舊中國,將介石作為統治階級代表人物、最高統洽者,身邊果集了一批心腹干將。作為蔣介石的親信和銷系,他自深得蔣介石的器重和信任,大都在黨,政,軍等各個部門身居要職,在不同時期,不同方面,對維持和鞏固蔣介石的統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他排名最後,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其中,在國民黨軍界,最著名的就是“五虎上將”,即:陳誠、顧祝同、劉峙、蔣鼎文、衛立煌。這五員悍將,于軍閥混戰中脫穎面出,在蔣氏將領中位高權重,陳誠、顧祝同官封至一級上將,劉峙、將鼎文、衛立煌也官封至二級上將。他們在戰場上都表現得很出色。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他排名最後,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其實,早在蔣介石擔任黃埔軍校首任校長時,就已經開始在軍隊培植自己的心腹和嫡系,為後來掌握兵權作鋪墊。在北伐戰爭中,打出軍威的國民革命軍第1軍,所屬師團長均為黃埔軍校教職員,營、排軍官也大都由黃埔畢業生擔任,是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北伐戰爭結束後,“黃埔系” 就成為蔣介石嫡系的代名詞,黃埔系將領也因此被蔣所特別信任和器重,在後來的國民黨中央軍中分任要職。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他排名最後,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就“五虎上將”而言:陳誠1924年任黃埔軍校特別官佐,因對蔣介石忠心耿耿、百依百順、唯命是從,不到兩年,就當上了少將師長,此後平步青雲,32歲即出任王牌嫡系第18軍軍長;顧祝同1924年被蔣介石委任為黃埔軍校戰術教官,北伐時期即擔任師長、軍長,抗戰勝利後更升任為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劉峙1924年調任黃埔軍校少校戰術教官,此後4年,一年一級,從營長直升到軍團總指揮。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他排名最後,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蔣鼎文曾是黃埔軍校區隊長、教官,作為蔣介石的浙江同鄉,也是步步高昇,官至戰區司令長官和省府主席等。不過,嫡系將領也並非鐵板一塊,“五虎上將”排名最後的衛立煌,就不是黃埔出身,雖然被蔣介石嫡系集團譏諷為“嫡系中的雜牌”,但終究“將才獨具”,經幾次沉浮,仍被蔣委以重任。

蔣介石的“五虎上將”中,他排名最後,卻是唯一得以善終的人

歷史長河,大浪淘沙。伴隨著國民黨統治在大陸的徹底失敗,這些曾經“叱吒風雲”的虎將們,除了衛立煌1955年回到北京,繼續為新中國服務而獲得善終外,其餘的都隨蔣介石敗逃臺灣,最終客死他鄉,了此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