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指什麼

《中庸》篇幅有限,但使用「天」字的組合詞甚多。這些組合詞中,有的意思明確,如「天下」是指人間,包括所有百姓;「天子」是指受天所命的帝王;「天地」或「天淵」是指自然界、萬物生長的場所或全部萬物;「天時」是指自然界的四季遞嬗;「天德」是指天地的功能。有的意思模糊,如「配天」,所指為人的德行有如天地,但相關的描述「凡有血氣者莫不尊親」一語(第三十一章)又近似面對古代的主宰之天。有的意思值得深究,如「天之道」與「知天」。最特別並且首先要探討的,自然是「天命」了。

孔子所說的“天命”是指什麼

「天命」一詞在《中庸》只有開頭的曇花一現,後文並未再度使用。相關材料是兩段《詩經》引文。

一,「嘉樂君子,憲憲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第十七章)

二,「維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丕顯,文王之德之純。」(第二十六章)

這兩段引文證明《中庸》的天命觀得自周初的共同信仰,亦即「天命有德者」。十七章在描寫舜時,所說的確實代表了某種信念,如「故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以及「故大德者必受命」。這五個「必」字能否經得起檢驗呢?與其說它是上天在進行考核,不如說它是人間帝王為自己的政權找到合法性的基礎。

《中庸》的創見不在這裡,而在它繼承了孔子的天命觀,並作了全面的推廣。孔子的天命觀有何特色?他把古代天子專屬的「天命」(只有天子受天所命,當然也只有天子知天命),應用於每一個人身上。當孔子說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時(《論語‧為政》),他是在表達自己的示範,提醒人們也同樣可以知天命。不只如此,他還認為「君子有三畏」,其中第一項即是「畏天命」(《論語‧季氏》)。並且,對天命要「知」要「畏」,然後當然也要「順」了。我之所以認為孔子所說的「六十而耳順」應是「六十而順」,並且所順者為天命,理由之一亦在於此。

孔子沒有明說「天命」的內容是什麼,但如果人人皆有天命,則這種天命必定與人性有關。若非如此,則「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論語‧季氏》)一語就落空了,而小人也不可能成為「畏天命」的君子了。因此,天命有兩個層次:一是隨著人性而來的天命,或稱普遍的天命;二是個人對此一天命的體認,或稱個別的天命。這兩種天命是相聯互通的。以下稍加說明。

首先,孔子與孟子關於普遍的天命,亦即談到人生「應該」如何的論述甚多,可以總結為應該「謀道、憂道、殉道」等。其次,他們直接表明的是個人的天命。譬如孔子兩次面臨生命的危險時,都把「天」抬出來,說「天之未喪斯文也」,「天生德於予」,因為他的天命是要扮演「木鐸」而為百姓之師。孟子也坦言「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他想要繼承古代「作之君,作之師」的傳統,實踐類似於孔子的天命。真正的儒家學者皆有此一抱負。

《中庸》的特色之一,是設法闡述普遍的天命。其內容並不複雜,就是把古代帝王的「天命有德」轉移到:人人皆有天命,亦即要人人皆能「有德」以行善避惡。因此,天命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賦予人性以一種使命,要行善以完成人性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