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得意”的一首清明節詩詞,得意之情堪比一日看盡長安花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清明節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最早的時候,清明本是曆法中的節氣之一,用以指導農事,後來逐漸吸收了寒食節冷火寒食、祭掃墳墓的習俗,又吸收了上巳節踏青祈福的習俗,在唐代時正式成為一個節日。到宋代時,清明節已然有取代寒食節的勢頭,冷火寒食、祭祀掃墓、踏青出遊、等等習俗大多都在清明節舉行了。

唐詩宋詞中寫清明節的詩詞不計其數,與其他節日不同的是,清明節詩詞的內容很多樣。有的是從節氣的角度寫來,有的則是掃墓歸來感慨、還有的則是愉悅的早春出遊記。

史上最“得意”的一首清明節詩詞,得意之情堪比一日看盡長安花

比如最經典的一首清明節唐詩——杜牧的《清明》便是從節氣的角度寫就,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說盡了千年來清明期間的氣候。而宋代詩人黃庭堅的《清明》則是從祭掃墳墓的感慨寫來:“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還有一類便是踏青出遊的,比如下面這首五代詞:

喜遷鶯

五代·薛昭蘊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馬驕泥軟錦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竟賞,盡是繡鞍朱鞅。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史上最“得意”的一首清明節詩詞,得意之情堪比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代詩人孟郊在科舉應第後曾寫過一首得意洋洋的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而這首詞所描繪的便是科舉應第的舉子們在清明節踏青看花的場景,也算是史上最“得意”的一首清明節詩詞。

詞中上闋開篇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雨過天晴,一派春光,而恰是舉子們科考登榜最得意的時候。相約騎馬踏青出遊,一個“驕”字看似寫馬,實則是人馬皆驕,馬則高大之驕,人則得意之驕。人則長衫香袖、馬則錦緞連錢,也是富貴逼人!

史上最“得意”的一首清明節詩詞,得意之情堪比一日看盡長安花

下闋則描述賞花意猶未盡:春光花色,融融愜意,以至於賞花到日落時分,此時還想流連不反已是不能,只得悻悻而返。即便如此,興致依然未消,歸來途中還盡情欣賞青青春草、暮靄生煙!

整首詞讀來清麗脫俗,後世戲曲家湯顯祖贊其曰“此首獨脫套,覺腐氣俱消”!僅從文字風格而言,確實不失為一首佳詞。最難能可貴的是為我們展現出了古代舉子們科考勝利後清明節踏青的場景,也算是歷代清明節詩詞中的少有之作!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