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五个体系”建设增强搬迁群众幸福感

近年来,万山区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党的建设为统领,结合当地区域区情,着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基层党建“五个体系”,协同推进,持续做好当前已搬迁27711人的“后半篇文章”,谋划完善好“十三五”期间需搬迁50193人的长远发展工作,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切实提高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完善基层党建体系

坚持和加强党对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的全面领导,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组织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提升安置点党的建设工作质量,建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基层党组织阵地。

建立调度联动机制。成立由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为双组长,区委副书记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资金筹措组、规划设计及工程建设组、学校建设组、医院建设组、政策法规组、社会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8个工作组,对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实行“一周一汇报、一月一调度”督察,确保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稳步推进。

搭建社区组织架构。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社区工作力量,在移民小区建立党支部,通过选派党建指导员、设置党员服务中心、建立党建责任清单、开通党组织关系转移快速通道和建立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夯实基层组织力量。目前,5个移民小区已全部成立党支部,有58名党员组织关系顺利转移到党支部。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移民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群连心网”,帮助群众算清明细账,理清长远账,宣传搬迁政策。同时,推行“党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已成功创办了集体经济洗车场、家政服务公司、扶贫车间,作为搬迁群众解决就业、困难救助、分享红利的好平台,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参与到社区的共建共享中。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加快实现安置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做好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各方面工作,切实解决好搬迁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整合教育教学资源。随迁子女城区学校入学政策待遇不变,与城区学生实行混合编班,开通学籍转接绿色通道,简便学籍办理程序。新开工建设城区幼儿园7所、小学3所、初中2所、高中1所,增加学位1.35万个。

配齐配足医疗机构。根据安置点服务半径、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套建设安置点医疗机构,确保每个安置点至少有一个卫生服务室;积极做好“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在区人民医院设立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绿色窗口;开工建设了万山区人民医院二期,万山区人民中医院,规划建设了7个卫生服务室,1个卫生服务中心。

做足做实兜底保障。全面落实建档立卡搬迁户一次性救助政策,每人解决1500元的一次性救助金。迁入城区的低保户,自迁入之日起按当地城市低保标准给予3个月的城市临时生活救助;搬迁户可自愿选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有稳定劳动关系的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完善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

加快劳务输出和安置地产业培训,提高技能培训针对性,通过培育产业带动一批、推动创业扶持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等方式,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力实现“一户一技能一就业”目标。

围绕市场办培训。在各安置点成立就业服务中心,安排专门人员对搬迁对象进行走访,建立工作台账,切实掌握各安置点搬迁人员的就业情况及就业需求。根据搬迁劳动力的培训意愿,有针对性的开展缝纫工、电工、家政服务员、挖掘机等不同工种的培训班技能培训,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掌握劳动技能,促进提升其就业能力。

以人为本促就业。搭建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全面实施用工岗位网格化动态管理,适时更新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切实保证搬迁人员能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岗位信息。2018年至今共举办专场招聘会及送岗进小区招聘会5场,提供15000余个岗位。在旺家花园安置点打造两个就业扶贫车间,先后引进了铜仁市景航服装有限公司、贵州铜仁三红枫鞋服有限责任公司等“易学、易做、稳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预计可吸纳650人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用于安置易地扶贫搬迁人员中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劳动技能缺乏并希望稳定就业和就近就业的搬迁人员,已安置25名群众就业。截止目前,培训人次1117人,推荐就业761人次,实现群众稳定就业4178人以上。

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提升安置点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搬迁群众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满足基本公共文化需求,在丰富搬迁群众业余生活、提高文明素质中弘扬时代主旋律,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

不断完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在安置小区同步规划建设了老年娱乐室、群众议事室、图书阅览室、儿童乐园、新时代讲习所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打造了寄托乡愁乡情乡恋的“乡愁馆”,让“故土难离”的新市民在城区有了精神归宿。

开展多彩文化进社区活动。积极开展文化表演、风采展示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6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礼仪、家庭美德、法治教育等融入安置小区文化建设中,搭建移民交流平台,促进小区内外融洽和睦、团结和谐。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建立和完善与安置点规模相适应的社区治理体系,把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建设成为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园。

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整合公共服务、社会管理职能及物业公司业务,打通服务群众“神经末梢”。在安置小区便民服务中心设置社保、就业、教育、卫计、民政、残联等7个专门服务窗口,抽调专门职能部门办公,增设了石阡、印江、思南3个区县服务窗口,并拓展了水、电、气维修和缴费,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困难群众临时性救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40余项与群众生活相关的便民服务事项,提供全程代办的一站式服务。

建立“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开展共性服务和个性服务,以搬迁小区为核心,定格、定人、定责,完善网格员、楼长,开展相应公共服务。由区群团组织开展助老、助幼、助残、助孤、助病、助独、助特的“七助”志愿服务活动,确保易地扶贫搬迁户融入社区适应城市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