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世人常稱蘇東坡。

蘇東坡是個全才。在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裡,稱他是"散文作家,新派畫家,偉大的書法家,釀酒的實驗者,工程師,瑜伽術修煉者,佛教徒,士大夫,皇帝秘書,飲酒成癖者,法官、月下漫步者,詩人"等等。即使這麼多頭銜,依然無法描繪出蘇東坡的全貌。

林語堂先生還真的沒說全。因為蘇東坡還是一個深情款款的好情人,好伴侶。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初戀

蘇東坡的初戀是他的堂妹,他叔叔的女兒。蘇東坡一生都對堂妹念念不忘。

史上有記載的,是蘇東坡的祖父去世時,家族人都來給祖父奔喪。蘇東坡說堂妹"慈孝溫文"。雖說古代,近親結婚很常見,但也是發生在表親之間,這樣的堂兄妹是無法成婚的。

後來這位堂妹嫁到靖江。蘇東坡在之後的歲月中,曾在堂妹家住過三個月,給堂妹留下兩首詩。據林語堂先生考證說,這兩首詩很難理解,只有作為情詩才說得通。

這位堂妹去世時,蘇東坡正在流放惠州的路上。聽說堂妹去世,他對友人說"情懷割裂",對家人說"心如刀割"。還專門寫了祭文,期盼堂妹的兩個兒子長大成人後,能光耀門楣。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幾年後蘇東坡流放回來專程到靖江,拖著病弱的身子,到堂妹墳上祭拜。第二天,還有人見他躺在床上偷偷流淚。

初戀總是一個人最美的回憶,也會帶給人最深的傷痛。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上的人都是你。

坊間非常流行關於蘇小妹的故事。說蘇東坡的這位妹妹聰明過人,嫁給了蘇東坡的學生秦觀。新婚之夜,非要新郎官對上對子才能入洞房。其實關於這位蘇小妹,尋遍現有的歷史資料也沒找到相關的記載。而且,秦觀遇到蘇東坡的時候,已經29歲,並且已有家室。如果真有蘇小妹其人,那麼,蘇小妹遇到秦觀的時候,也已經是40多歲的中年女人了。

蘇東坡有一個姐姐,結婚後不久就去世了。再有就是蘇東坡念念不忘的初戀情人堂妹。沒有蘇小妹這個人。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結髮妻子

蘇軾蘇轍兄弟倆是準備20歲的時候上京趕考的。像很多傳統戲劇的情節,青年學子一旦應試中舉,就會有京城高官富豪家來為自己的千金求親。

和我們現在很多父母的心思一樣,兒子如果在外地娶了當地姑娘結婚落戶,就像給別人家養了個兒子似的,心裡會極不舒服。所以,在家兄弟上京趕考前,家裡就分別給他們找了當地姑娘結婚成家。

蘇軾結婚的時候18歲,妻子王弗15歲。兩家相隔15裡。

像王弗這樣留下名字的古代女子,是不多見的。一般就是以"王氏"稱呼。給女孩子起名,並且能夠在婚後依然保留,說明王家當時一定是個開明的詩書之家。蘇家也不是重男輕女的。

蘇家兄弟的婚姻和當時的習俗一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他們的婚姻依然是很幸福的。

新婚不久,年輕夫妻就要分開。父子三人要到京城考試。考試很順利,但還沒等發榜,就傳來母親去世的消息。於是,父子三人又趕緊返回四川老家,蘇軾兄弟為母親守孝。

守孝期滿後,全家移居京城。因為父子三人都已接到朝廷任命。蘇轍一家陪著父親在京城做官,而蘇東坡則帶著家人來到鄭州。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初涉官場的蘇東坡,發現當官的生活遠不如夢想的那麼美妙,事務繁雜。有時寂寞,有時欣喜。

這個時候就顯示出夫人王弗的精明之處,她崇拜丈夫的絕世才華,但又害怕丈夫直爽的脾氣,看誰都是好人的性格被小人利用。所以每當有客人來訪,她就偷偷躲在屏風後面,聽他們談話。她要丈夫遠離那些阿諛奉承之輩,避免迅速和人成為好朋友。

她說:"速成的交情靠不住。"

但是很遺憾的是,1065年,也就是王弗26歲那年病逝,留下一個剛剛6歲的兒子。失去這樣一個聰明能幹的賢內助,蘇東坡非常傷心,始終對妻子念念不忘。在妻子去世10週年時,蘇東坡寫下那首著名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十年之後,那個生命裡最重要的人,依然有清晰的面龐,對鏡梳妝,紅顏未老。而自己卻早已滿面塵霜。不禁悲從中來。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第二任妻子

妻子王弗去世後不久,父親蘇洵也離開人世。於是蘇東坡帶著妻子和父親的棺槨回到老家,將他們安葬。

蘇東坡為父親守孝期滿後,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閏之作為續絃。這次的婚姻是蘇東坡個人的意願,因為此時父母都已去世。

王閏之對蘇東坡傾慕已久。因為早年間蘇東坡在為母親居喪期間經常到岳父家走動,和妻子的兄弟們交談甚歡,王閏之當時還是個孩子,但看蘇東坡年紀輕輕就考中了葵園,心裡早早的就埋下了崇拜和愛慕的種子。

姐姐王弗去世後,在哥哥的撮合下,很愉快地答應和蘇東坡結婚。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王閏之比蘇東坡小11歲,婚後事事都聽丈夫的。她性格溫和,待人賢惠。雖然無法像姐姐那樣,給予丈夫事業上的支持和幫助,但細心照料好家庭和孩子,陪著丈夫一起在官場上沉浮。得意時不傲慢,失意時不沮喪,這樣的女人能維持一個家庭基本的穩定和安寧。

宋朝官場很流行歌妓,宋詞就是從歌妓的唱詞發展的。蘇東坡當然也不例外。作為妻子,特別是和丈夫一起到杭州以後,面對丈夫在外面和歌妓們遊玩,王閏之選擇了信任。她瞭解自己的丈夫,不迷戀那些歌妓。而且,要管,自己也是管不住他的。丈夫是個性情自由的人,有時候連皇帝也拿他沒辦法。

信任,是夫妻之間最寶貴的情感。王閏之是個知書明理的女子,唯有她的信任,蘇東坡才能縱情揮灑自己的豪情。

蘇東坡對妻子也很滿意,他說:"子還可責同元亮,妻卻差賢勝敬通。"就是說雖然自己的文章可能不如別人,但是和他們相比,自己的妻子卻非常賢惠,值得誇耀。

1093年,王閏之病逝。當時正是蘇東坡仕途最高點,她的葬禮有著完全匹配自己身份的隆重。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侍妾

朝雲是蘇家在杭州的時候買的一個歌妓。當時朝雲才12歲。後來蘇東坡被貶,在黃州期間,正式將朝雲收為侍妾。

當時所有佩服蘇東坡的人都很喜歡朝雲。她天資聰穎,跟著蘇東坡學習寫詩,很快就有模有樣。秦觀說她"美如春園,目似晨曦

"。

蘇東坡對朝雲也有特殊的感情。朝雲生下兒子後,蘇東坡專門寫詩一首: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我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個兒子10個月大的時候不幸早夭。蘇東坡和朝雲都非常傷心,尤其是年輕的母親。蘇東坡在一首詩裡說:"我淚猶可拭,母哭不可聞。"朝雲從此沒有再生孩子。

妻子閏之病逝後,蘇東坡的人生也進入了最悽苦的流放時光。陪伴在他左右的,就只剩朝雲了。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可以說朝雲和蘇東坡是真正的靈魂伴侶。雖然他們年齡相差20多歲,但情愛無殊。朝雲曾說蘇東坡一肚子不合時宜,惹得蘇東坡哈哈大笑。在蘇東坡一生的幾個女人當中,只有朝雲最知己。

朝雲性格活潑,聰明靈秀,她愛慕並且敬仰蘇東坡的才華,更瞭解和嚮往蘇東坡的精神境界。蘇東坡也非常感激在他顛沛流離的時候,朝雲能夠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著他。

蘇東坡說在這方面,自己是比白居易更幸福的。因為白居易年老時,他的侍妾小蠻離開了他。為此他把朝雲比作天女維摩,純潔得一塵不染。

在惠州,蘇東坡為朝雲寫下了一首詞:

白髮蒼顏,正是維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礙?朱唇箸點,更髻鬟生採。這些個,千生萬生只在。

好事心腸,著人情態。閒牕下、斂雲凝黛。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

紅顏女子多薄命。1095年,朝雲染病身亡。後來人們將蘇東坡在惠州建的一所房子叫"朝雲堂",以紀念這位女子。

蘇東坡為朝雲的去世,寫下多首詩詞。其中一首是這樣的:

玉骨哪愁瘴霧?冰肌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么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朝雲去世後,蘇東坡沒有再娶。

蘇東坡:天才大文豪的幾個女人裡,誰才是他的最愛

結語:

古代中國,婚姻都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事人基本是沒有主動權的。這種狀況造就了許多不幸的婚姻。所以,包辦婚姻經常被看作不幸婚姻的同義詞。

這樣看來,蘇東坡無疑是幸運的。他和結髮妻子的感情很好,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妻子早逝後,第二任夫人也對他照顧有加。

我國古代婚姻是一妻多妾制,正妻總被賦予品德高尚有餘,而風雅浪漫不足的形象。於是,男人就會按照自己的意願納妾。妾被作為正妻的"補充",來滿足男人感官上的追求。但妾也往往被看作是靠不住的。比如白居易的侍妾小蠻。

從這些方面來看,蘇東坡無疑是幸福的。他的兩任妻子和一個侍妾,在品德上都毫無瑕疵。而且對他的事業,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理解和支持。對他不河東獅吼,也不唯唯諾諾。特別是朝雲,更在精神追求上和他達成了一致。

而且他還有一個終生記掛著的初戀。

人生如此,何其幸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