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都9012年了,沾满玻璃渣的虐恋故事,观众还买单吗?

由刘诗诗、佟大为领衔主演的《如果可以这样爱》给出了答案,从低调开播到收视破1,再到稳坐各大卫视收视率和热度榜前列,这部主打虐恋的都市言情剧,成为同期电视剧作品中的佼佼者。

对此表现,该剧导演王雷显得很佛系,无论是曾被积压三年,还是如今成绩喜人,一切都顺其自然,“用心去做事,至于结果是什么,最好还是让观众去评判”。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王雷 《如果可以这样爱》导演

积压时间有点长,但概念实操都很超前

谈及《如果可以这样爱》被积压这几年的心态变化,该剧导演王雷坦言“时间是有点长”。

但作品在呈现效果上的不过时,倒是符合他的预期。因为他与编剧千寻千寻在创作剧本阶段,就是打算要做一个有别于当下市场的电视剧作品。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初衷,他们在所有方面都进行了“超前半步”的思考与设置。而这种超前思维,主要表现在作品的整体概念与实际操作的相互融合上。

《如果可以这样爱》的小说出版于2006年,涵盖了外遇、殉情、背叛、三角恋等当时网络言情小说的各种流行元素,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狗血”。导演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小说中的部分价值观并不适合被搬上公共平台。

因此,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提取了小说中理想的恋爱观和恋爱状态,也就是本剧的概念——“至纯的爱情,想爱就去爱,甚至可以为了爱情放弃生命”。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概念是简单的,但过程是复杂的。”导演和编剧在保证有戏剧冲突和跌宕起伏剧情的同时,选择了一种较为文艺的方式来展现“狗血”。比如,剧中耿墨池、白考儿、祁树礼三人的爱情关系,其实是源自《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这种构架之上,编剧千寻千寻试图通过莎士比亚式的台词来打造作品的文艺范与古典气质。

王雷表示,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给演员增加了难度,“演员们刚开始需要适应,为此他们可以说是无时无刻不在背台词,讨论角色”,而且还因为台词,对剧情节奏的把握、相关技术问题的呈现,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避免废戏”,他介绍说,该剧通过多角度拍摄、多元化剪辑等方式增加了视觉的丰富性,通过配乐与剧情的严丝合缝来带动节奏,他甚至还对剧集容量进行了压缩,总之就是“采取了多种手法的相互配合,力求让每场戏都有自己的作用”。

至于创作上的难点,他认为还是如何让剧中理想化的纯粹爱情落地。而针对这一点,他向整个剧组提出:只允许编剧写意,其他部门必须保证写实。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他举例说,在造型上,造型团队强调设计时尚又不过于形式化;场景上,必须实景搭设,人物的身份、地位能够通过生活状态和环境区分开来,剧中角色们的工作地点也都设置在真实的电视台、报社等地,“环境是衬托人物最后作用于人物的”。

“这个戏的故事、人物关系是充满偶然性的,但是我们想通过将编剧的这种写意,融进其他部门的写实当中,带给观众真实感。”王雷强调说。

当然,这些要求的提出,需要剧组在精力和物力上更多的付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最终都帮助了剧中人物形象的树立和故事的成立,而这些本来也是影视创作中最基础的。”在王雷看来,站在为观众提供更好观剧体验的出发点上,不糊弄,不抄近道,不投机取巧,老老实实干活,是每一位创作者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态度。

IP改编要尊重原著,更要重视逻辑

“表面上看,《如果可以这样爱》是一部讲恋爱的爱情片,但实际上剧中渗透了很多正确的价值观,而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是这部戏的魂之所在,也是我希望更多观众能够看到的原因。”王雷解释说,这些价值观归根结底,可以总结为一个字,那就是善。

他接着分析称,剧中主角们的行为动机,其实都是源自于善。比如,白考儿与耿墨池经历了三次分分合合,每一次都是出于为对方着想的善意;而祁树礼最后的成全也是出于善。

“在他们的价值观中,爱情不是一味的索取,而是在底线之上的无条件付出。”这种在现实生活中可遇不可求的极致,难免会让观众对其合理性产生质疑,对此王雷承认这并不是一种普遍现象,但他强调,《如果可以这样爱》讲的是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发生的典型故事。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这部剧与家长里短的现实是有距离的,我们在创作的时候,确实把它当做一个好看的戏去做。关于真实度这个东西,我们是尽可能地在一个范围里去找真实性,或者让观众有感同身受的感觉。”王雷说。

除了主角们的爱情故事,在其他角色身上发生的故事,也都有各自价值观问题的体现。

以白考儿的两位闺蜜为代表,米兰一开始也是一个正常人,为了生活和目标奋斗着,但后来因为嫉妒心作祟导致价值观的偏差,再加上她个人的性格缺陷,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所以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覆水难收。

樱之则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母亲,为家庭付出一切,忍辱负重,但经济上不能独立,甚至思想上也不能独立,不过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后,她的意识重新觉醒,开始追求自我价值。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王雷表示,米兰的悲剧和樱之的“重生”,都是在传递给观众做人要本分,凡事要靠自己努力的正向价值观,“这种普世价值观就是所谓的社会秩序”。

这种普世价值观,也可以引申到做剧的规矩当中。比如对于IP尤其是网文的改编,他认为需要有一个大前提,不能因为小说的天马行空而忽略最基础的价值观问题。

再者,就是在尊重原著的同时,也要重视故事的逻辑性。以《如果可以这样爱》为例,他告诉麻辣鱼,剧版主要是对剧情的逻辑以及细节进行了调整,但从人物关系到人物性格其实还是原著里的,“骨头还是原著的骨头”。

这种小说与剧的统一,或许也得益于编剧本身就是原著作者。据了解,千寻千寻为了创作剧本,专门进行了专业编剧的学习。王雷导演还透露,两人为这个剧本前前后后花了三年的时间,经历了三稿,而且每一次都是完全推翻重来,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个困难的过程,但抱着绝不凑合的初衷,他们坚持了下来。

从摄影师到导演,要有性情更要有态度

作为导演,王雷其实是半路出家。而在转行之前,他是一名成熟的摄影师,曾为许多知名导演掌镜,比如有赵宝刚的《像雾像雨又像风》,沈严的《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丁黑的《玉观音》等优秀剧作,电影方面则有顾长卫的《立春》等作品。

从大学毕业开始做摄影助理到摄影师,王雷深耕这个行当十五六年,伴随着自己的成熟,也开始想表达自己的欲望,他最终决定拿起导筒。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回忆起第一次当导演的心情,他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有特别多的想法,想要推翻一切,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但也因为这样,最终的作品没有基础,导致很多人不知道(我)在表达什么。”

在经历了多部作品的积累后,他表示,如今自己变得成熟了,不只是在技术、技能层面,更是在自己对导演的理解上,“作为一个导演,不仅应该对整个世界有态度,有自己的理解,还要在全方位知识上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他同时也强调,“导演相对来说还是性情的,相对单纯和情绪化一点。”就像在拍摄这部《如果可以这样爱》时,只有自己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真爱,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才能在作品中有更好的表达。

《如果可以这样爱》不只有眼前的“狗血”还有良善丨专访导演王雷

谈及摄影经验对于导演工作的帮助,王雷认为,摄影其实属于核心创作部门,是导演的左膀右臂,因为“导演需要靠摄影去体现他的意图,而摄影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完成导演的想法”。

两个工种的密不可分,使得摄影师转型导演,更为流畅和自然,这或许也是许多知名导演都是摄影师出身的原因。而且,摄影师出身的导演执行力强,在美学方面也有更强的自主意识,因此演员们也会更喜欢与这一类导演合作,因为在他们的镜头里不用担心自己不够美。

当然在王雷看来,导演虽然是剧组的核心,但也不是万能的,一部作品还是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在各自的领域,他们必须要做的比导演好”,而“导演更像是一个指挥,要把所有部门提供的要素放在他设想的图谱中,并把这些要素搭配得更为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