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回懟《紐約時報》,到底是競爭壟斷還是安全隱私?

最近,蘋果公司又站在了風口浪尖上。

讓用戶能夠更加便捷地瞭解和控制自己手機的使用情況,蘋果公司在電子設備裡添加了屏幕使用時間功能,來解決用戶和用戶孩子的手機使用時間過長的問題。

蘋果回懟《紐約時報》,到底是競爭壟斷還是安全隱私?

本來,這應該是件好事,然而《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卻展示了截然不同的一面。

據報道:

蘋果在屏幕時間工具開始使用之後,就試圖限制其他擁有相同功能的應用程序。2018年,在App Store里人氣最高的屏幕時間或家長控制應用程序大概有17款,其中至少有11款被蘋果公司進行了限制,甚至被移除。除此之外,蘋果還對一些下載量較小的相關應用程序進行了打壓。

而去年盛行的家長保護控制軟件OurPact的首席執行官也說:

今年2月,蘋果毫無預兆地把我們的應用程序從App Store裡下架了,然而,我們公司80%的收入都來源於這款應用程序。蘋果正在扼殺這個行業。

蘋果回懟《紐約時報》,到底是競爭壟斷還是安全隱私?

對於這些應用程序的開發商來說,蘋果是最大的競爭者,也是平臺的提供者,而蘋果控制著App Store,就等於控制著這些公司的命運。

在家長控制應用方面,蘋果引起了公司的諸多不滿。

兩款最受歡迎的家長控制應用Kidslox和Qustodio就已經向監管機構提起了反壟斷訴訟。Kidslox公司發言人表示,自從蘋果強制修改他們的應用程序後,自己公司的業績就大幅下滑,應用程序的功能也不再有競爭力。卡巴斯基實驗室也以同樣的理由起訴了蘋果。

除此之外,隨著蘋果進軍音樂、新聞和遊戲等市場,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認為蘋果濫用自己的主導地位,打壓競爭對手。Spotify上月聲稱,蘋果利用App Store,在與第三方音樂服務的競爭中獲得了不公平的優勢。

蘋果回懟《紐約時報》,到底是競爭壟斷還是安全隱私?

在《紐約時報》發表報道後不久,蘋果公司全球營銷高級副總裁Phil Schiller就發郵件,聲稱,App Store團隊在這件事上非常負責。《紐約時報》的文章並沒有報道事情的真相,也沒有解釋如果蘋果不採取行動,用戶們將會面臨什麼樣的風險。

蘋果回懟《紐約時報》,到底是競爭壟斷還是安全隱私?

緊接著,蘋果公司也發表了一份題為《關於家長控制應用程序的事實》的官方聲明,表示,公司對所有應用程序都一視同仁,包括那些與之競爭的應用程序。因為蘋果有義務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應用程序生態系統,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

同時,蘋果還指出,App Store有不計其數的音樂類、電子支付類、瀏覽器類等應用程序,蘋果也提供這些應用軟件類似的服務或功能,然而蘋果並沒有限制它們。藉此來反駁《紐約時報》的說法。

蘋果對隱私和安全的執著是眾所周知的,因此該公司採取措施來排除這些應用程序的安全隱患也不足為奇。但對已經習慣了這些軟件的用戶來說,確實有不方便之處,蘋果應該找到用戶體驗與安全隱私的平衡點再做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