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南縣的歷史變遷

輝南縣地處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西麓,由通化市管轄。幅員2272平方公里,人口36萬,轄10鎮1鄉。

輝南縣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史料記載: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此地就有濊貊語族的先世在此漁獵稼穡、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為燕國屬地,漢時為高句麗轄區,唐朝開始設府管治,明末為海西女真扈倫四部的輝發部,後為清太祖努爾哈赤征服。清王朝把輝南視為祖宗的發祥地之一,設置盛京圍場嚴加保護,成為皇家禁地。1614年皇太極在扈爾奇山城,即今輝南縣輝發古城舉行迎親大典,與蒙古國科爾沁貝勒莽古思之女大宴成婚。此後,清聖祖康熙、高宗乾隆都曾多次到此行圍射獵,憑弔祭祀,留下《行圍輝發詩》、《輝發故城懷古》、《登輝發故城再賦》等千古詩賦。清末設為奉天直隸廳,因整個行政轄區在輝發河以南,故名“奉天輝南直隸廳”。民國時改為輝南縣。治所先擬在大肚川(今撫民),後定在謝家店(今輝南鎮),1949年11月,輝南縣政府正式遷往朝陽鎮至今。

輝南縣的歷史變遷

這塊土地上的人們為反抗屈辱和壓迫、為追求自由和光明,前赴後繼、甘灑熱血在那些充滿陰霾的歲月裡,書寫下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鐵血春秋。光緒26年,即1900年夏秋之際,面對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妥協賣國,朝陽鎮出現了反帝反賣國的揭帖:“我在漢室稱英豪,心性剛強志氣高。不敬忠良心不慰,不殺惡人氣不消……”

同年7月,沙俄以保護中東鐵路和平息義和團為藉口大肆侵略東北。海龍、朝陽鎮、大椅山、樣子哨等地分別出現了以劉永和、王和達為首的忠義軍、義軍、唐殿榮、楊玉麟率領的鎮東軍等三支武裝力量,共計2000多人。在長達兩年的抗擊沙俄的鬥爭中,先後取得了“智取朝陽鎮”、“扼據樓街”、“轉戰樣子哨”等軍事行動的勝利,重創了沙俄侵略軍。

輝南縣的歷史變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為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龍崗山下,輝發河溿燃起了熊熊的抗日烽火。

翻看輝南縣誌等歷史檔案,我們發現僅從1932年到1940年間輝南縣就發生了十二起抗日軍事行動,尤其以抗聯將領楊靖宇將軍組織指揮的“挺進輝發江”、“旱龍灣阻擊戰 ”、 “夜襲輝南城”等九次軍事行動最為著名。抗聯烈士金伯陽、曹亞範先後在旱龍灣和金川天福崗犧牲。如今他們就長眠在輝南大地,他們不畏強暴,勇於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正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輝南兒女為開創美好幸福的輝南明天而努力拼搏。

輝南縣的歷史變遷


1946一月初,中共輝南縣委員會成立。抗日硝煙剛剛散去,國民黨就開始瘋狂掠奪抗日的勝利果實。面對國民黨軍隊的瘋狂殘害和掠奪,我民主聯軍經過奮起抵抗。經過一系列戰鬥,隨著我軍收復最後一處軍事重地——朝陽鎮,至此輝南全境解放。這一天是1947年5月31日。

從這個時刻開始,輝南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嶄新的風姿傲立於歷史潮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