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

《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

一、史籍概说

1.《左传》和“春秋三传”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属“春秋三传”之一。“春秋三传”中的“春秋”,是历史的意思。在我国商、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后来才增加冬夏而成四季,所以人们就用春秋指一年。历史是一年一年地记载的,所以引申为历史。

古时帝王身边设有史官,分左史、右史。右史负责记载帝王的言论。左史负责记录帝王的行动,大事记在“策”里,小事记在“简”中。历史就是根据这些简策编写的。现存的《春秋》也是根据这些简策而编成的鲁国编年史。

《春秋》像大事记一样,写得十分简约,说是通过一字一词来表示褒贬的,这就是所谓“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但是,对读者来说,那是不容易领会的。于是就出现了解说《春秋》的书:一部是《左传》,一部是《公羊传》,一部是《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传”即解说的意思。

《谷梁传》的作者系鲁人谷梁俶,《公羊传》的作者系齐人公羊高。这两部书主要是解说《春秋》的微言大义,是一种理论性的说明,文学价值较差。《左传》的作者是鲁国太史左丘明。《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不是为解释《春秋》而作的,到了汉朝刘歆才把它按年份散附在《春秋》经文之后,成了《春秋左氏传》,变为解说《春秋》的书。

《左传》以鲁史为线索,以鲁国十二个国君的谥号为次序,起自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详细地记叙了春秋二百五十多年间诸侯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令、外交、文化、历法、天文、风俗等情况。这是一部典范性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

《左传》善于运用曲直兼施,严谨有致的笔法,如实地描写春秋历史舞台上诸侯国之间夺权争霸,相互兼并的一幕幕社会场景,将风云激荡的政治生活于个人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同时,作者也注意体现历史人物颇富风采的语言风格,使人物形态情态毕现,神彩焕然。

2.《战国策》

课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思想和活动的国别体史书,具有较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书名亦由刘向拟定。

书中有许多情文并茂,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这些故事在人物描写上也颇具特色,善于把人物置身在典型环境和矛盾冲突之中,较好的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人物的语言警策动人,富于个性特征。人物的形象随着情节的发展而逐渐深化丰满。读完这些故事,张仪、苏秦、甘罗、冯谖、鲁仲连、荆轲等各个不同,有血有肉的形象,便历历如在眼前。

3.《史记》

课文《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是我国西汉时代出现的一部伟大的纪传体巨作,它记载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天汉年间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著作之一。

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一道丰富多彩的生动的人物画廊,其中有一定的性格的人物不下一百多个,而这些人物形象又大都带有一种后世任何写人文学所没有的突出特点。《史记》中的人物大都具有一种英雄气质。他们积极进取,勇于事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的实现与事业的成功。伍子胥、孙武、吴起、商鞅、陈涉、襄渝等固然是这种气质的典型代表,即使是那些被司马迁所批判的人物如李斯、主父偃等,也都带着一种“得时无怠”的进取精神,一种“生不为五鼎食,死亦为五鼎烹”的豪气。

《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

二、语言特色

《左传》的外交辞令十分优美, 说理透辟,运笔灵活,变化万千,语言简括,却含义丰富。特别是其中选择性地收录了不少外交官精彩的外交语言,也为它增添了光彩,前人将《左传》这个特点称之为行人辞令之美。具体说,有以下方面:

第一,谦和委婉,刚柔相济。春秋时期的行人辞令多婉转委曲,娓娓道来,平易流畅,显示出一种张弛有节、彬彬有礼的“绅士风度”。

第二,雄辩阔论,或铺张扬厉,或针锋相对。晋范宁称《左传》“艳而富”,唐韩愈称“左氏浮夸”,以上所言即为这一特点。

第三,正话反说,意在讥讽。如僖公二十六年,齐人伐鲁,展喜犒齐师,展喜先虚构了“小人”、“君子”之意以表示不卑不亢的态度,正是如此。

第四,引经据典,多赋诗以明义。以《诗经》中的诗句来表达情感或者说明自己要说的话,在《左传》中占有大量篇幅。

总之,《左传》以具体生动的文字叙写了一系列才气纵横、聪明机敏的行人,同时也记述了许多优美的辞令。这其中虽不免作者之润笔,然而亦得力于行人辞令原有的本色。

但是,《左传》受编年体影响,为了寻求事件的戏剧性、情节的联贯性而大量运用严谨、后重的词语,从而道德意味浓厚,艺术趣味只能次之。

《战国策》则语言流畅犀利,辩丽恣肆、放言无忌。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它的叙事更生动、更曲折、更波澜迭起、更扣人心弦。一扫《左传》的古朴、典雅、厚重而代之以新鲜、活泼、浪漫。

《战国策》是策士之言,讲究铺张夸饰,文笔酣畅淋漓、富于变化,往往以气势和辞采取胜,表现出典型的纵横家文风。叙事状物,置地有声;议论说理,气势恢宏。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加了文章气势和语言的力量。如《苏秦以连横说秦王》中,第一段苏秦的说辞,对偶句、排比句叠出,大肆铺叙夸张秦国的地势、物势、政势、军势、民势,句式短促,整中有变,声调铿锵和谐,词锋雄辩犀利,造成了咄咄逼人的气势,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和说服力,这与《左传》行文辞令所表现出来的委婉曲折的特点有很大区别。

《左传》《战国策》《史记》的语言及其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