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青羊姐妹

巾帼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父母总是乱花钱买保健品,

咋劝都不听,咋办?”

很多子女表示,父母上了年纪之后,很容易被无良保健品商家“套路”。老人一开始不听劝,等到发现自己真的上当受骗之后,健康、积蓄和精神都受损严重。可下一次,还是免不了“中招”。

不久前,某保健品巨无霸公司“传销门”不断发酵,让多年来不堪保健品之扰的家庭又一次有了发声的契机。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下文刊于《中国妇女》2019年3月(上)

01

诱拐力

免费+甜头+似是而非的科普

我在北京工作,经常被我妈指挥着去查同仁堂是否有个坐堂的老中医叫某某,同仁医院是否有个退休的白内障专家某某某,刚开始我还真的去医院问,每次都是查无此人。以后再让我查,我不用查都可以打包票是骗子。我妈还是经常跟我说又听了什么专家讲座,讲的比电视上的都好,还偷偷录下来让我听。

去年夏天,我妈每天早上都固定去一个保健器械厂家打卡。他们宣传说每天打卡试用,只要一天不断,就一文不取。她自信地对我说:“我才不会上他们的当,我就是每天去,但绝对不会买的!”她是没有买产品,但因为每天去,更容易被洗脑,居然被忽悠投资两万元做一个石墨烯项目的股东,“这个项目是利国利民的,而且我观察几个月了,每个人都能按月拿到返点,我投资了两万,都已经拿回两千了!”最初的“甜头”常常是“深渊”的诱饵。因为她的大宗存单都交给我保管,最近又闹着要取钱追加投资,在我拒绝后生气说:“我凭什么不能拿自己的钱投资!”我真是欲哭无泪。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专家解力

揭穿套路比科普更重要

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爱上保健品当的老人,退休前少有从事医学、生物、化学、物理等科学门类工作的。大多数普通人缺乏对科学的了解。其实很多保健品无非就是造噱头,把原本廉价的东西换个新科技名词,比如以前的远红外、磁疗,现在的基因疗法、纳米技术……因为大家不了解,很容易被各种似是而非的科普知识、各种所谓科学术语弄晕。还有很多保健品商家在科技骗局后面配套推出一些投资方式,照例也是一些听不懂的金融名词,难以置信的回报率。

所以,我们要给父母科普一些金融知识和科技知识,揭示一些耳熟能详的陷阱套路,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高回报必定意味着高风险等。

02

诱拐力

被放大的尊重和满足感

一天我和我爸去超市,有两个二十岁出头的男生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叫他“焦老师”。我问是谁?他说是学生。我爸从我们厂中学退休都十几年了,哪可能有这么年轻的学生。我再一追问,说是他经常去的保健机构的员工,俩孩子家庭条件差上不了大学,但是特别好学,特别喜欢听他讲课。每次我爸去做保健,他们边按摩边聊天,总爱拿个小本记我爸讲话,我爸说真是好孩子。可我心知肚明,我爸上班时也不是专职的老师,主要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偶尔讲讲课也是纪律方面的。真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做笔记的。我说这都是哄着你买东西,我爸居然跟我生气了,说我思想有问题,看不起这些底层奋斗的孩子,我真是无语了。

专家解力

尊重比陪伴更重要

我们发现,老人容易被保健品机构诱惑,很大一部分原因并不是儿女陪伴少,而是尊重少。这其实也不怪儿女,再优秀的家人在彼此眼中也就是寻常,更别提是在很多方面已经落伍的老人。他们说的话题也好,抱持的理念也好,子女往往不屑一顾,让老人感觉得不到尊重。而在保健品推销人员那里,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你说什么都有人认真倾听并附和。

所以,与其说老年人在这里找陪伴者,不如说找一种受尊重被关注的感觉。也不要一味笑话老人,我们有时候也会被导购忽悠着某件衣服穿上效果多好而晕晕乎乎买了,回来后标签都不曾拆过。所以,子女不要以贬低老人的口气揭穿这种把戏,而是通过一些“别人”的事例告诉他们,这些人是有所图谋的。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拉回“被拐”父母,需要合力

潘兰

融智家庭教育理念始人

高级婚姻家庭指导师

很多年前就经常有这样的场面:一群老人聚集在一个地方听讲,一般都是讲养生知识,后面就开始推销产品。出来后,每个人手里就多了一些生活物资,有时候是鸡蛋粮油,有时候是洗衣粉之类的生活用品,彼此还兴高采烈地相约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我们都认为老人去参加就是冲着免费的礼品可以领,占点小便宜,真让他们出钱买东西没那么容易,厂家多半是赔钱赚吆喝。直到2018年底某保健品巨头传销门的爆发,一个让人触目惊心的事实浮现在国人面前:保健品的传销诈骗,正在逐渐蚕食中国许多家庭中老人毕生积累的财富。中国老人一向是以勤俭节约而著称的,那么为何老人们会一掷千金购买自己用都用不完的保健品呢?究竟是为什么,保健品诈骗在中国的老人群体中大行其道,持续多年?

被边缘化的老年人想“自救”

从社会现实来看,随着我国老人群体的快速增长,很多老人面临被社会边缘化的处境。由于我国的人口流动和家庭结构变化,越来越多的老人和子女是分开居住,甚至相当一部分的老人是独居。关爱缺乏,信息闭塞导致老人逐渐成为社会边缘化群体。同时老人对身体健康存在着刚性需求,他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昂贵医疗费用的担忧,使得他们更容易被一些广告包装出来的“健康观念”所误导,成为被诈骗的高危群体。

从内心情感来看,由于老人退休大多不再从事工作和社会活动,加上身体逐渐多病、子女日常陪伴和照料的不足,他们比一般人更加关注健康,愿意加倍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对于老人来说,他们购买的是生命的质量。而商家正是看到老人需要向人倾诉、渴望有人关注的心理需求,组织各种活动进行“亲情营销”,大投情感诱饵,嘘寒问暖,取得了老人们的信任,让他们掉入圈套,痴迷于购买各种保健品。从老人的认知来看,由于社会联系减少,信息获取不对称,导致认知不足。现在电视网络广告繁多,鱼目混珠,老人获取信息渠道较为单一,信息处理能力较弱,容易盲从。特别是电视和网络平台广告中所谓的“权威专家”和“明星”推波助澜,吹嘘一些所谓的高科技理论和先进产品功效,片面夸大一些所谓健康危害,让老人觉得问题严重,不马上“自救”不行。

从老人的心态来看,他们普遍自尊心较强,面子观念较重,渴望获得赞许和他人的认可。因此,有相当多的老人觉得自己参加了活动,白拿了东西,不买一点商品过意不去。有的老人发现可能上当,但是担心家人指责,让自己成为家庭包袱,选择隐瞒不说,自己默默承受损失,反而加重心理负担,甚至殃及健康。

友好社会替代“亲情营销”

从社会环境建设和制度层面,需要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加大在医疗资源、知识宣讲、生活技能、日常陪伴等方面对老人群体的公共投入。以制度设计和公共服务采购的方式为老人提供更多福利,深入到他们的生活社区和日常生活,提供足够的知识获取渠道。让他们在退休之后也能够保持充实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生活质量。

信息媒体有待进一步加强监管。据调查,老年人对产品的获知途径有相当大的比例是通过电视、广播获得,并愿意听信其宣传效果。虽说媒体节目内容来源复杂,老人却难以扭转对媒体的认知,从而轻信那些虚假夸张的宣传。

在社会中,首先要政策支持并鼓励子女有充足的实际陪伴父母时间,使他们能多和老人保持沟通,提醒他们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老人不是那么孤独空虚,商家的“亲情营销”也就不会那么容易乘虚而入。而老人要正视自己的各种退行性问题,遇到别人忽悠和怂恿时,以“自己做不了主”之类的理由推托,咨询子女确定后再行决定。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青羊姐妹

和你在一起

就在你身边

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父母被保健品“拐跑”了咋办?在线等,挺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