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能有一款,让你上当的五大“骗局”

总能有一款,让你上当的五大“骗局”


总能有一款,让你上当的五大“骗局”


近年来,理财骗局层出不穷,而大多数人对理财骗局的认知速度远远赶不上理财“骗局”的“创新”速度。这些骗局层出不穷,花样百出。这些人正是抓住了当今社会人们的“贪婪”心理,才如此明目张胆,肆意妄为。现在小编总结了一些当今社会最流行的理财“骗局”,希望大家可以从这些总结中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富,选择正确的理财产品。

骗局一:骗局

高息回报,蒙蔽双眼。

“e租宝”可谓是P2P中最声名狼藉的事件了,自2014年7月上线到2015年12月被查封,2016年1月警方公布e租宝非法集资500多亿元,涉及投资人月90.95万人,受害者遍布全国,引发了P2P行业的市场恐慌,那么我们该如何鉴别这类P2P骗局呢?

首先,P2P骗局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息回报,多数产品年化率都标注可达9%~15%之间,远远高于银行正规理财产品收益率。

其次,这些投资根本没有实际性的标的。投资人可调查标的真实性,来辨别是否有虚假投资之嫌。

最后,查看公司关联关系,很多投资公司的实际投资人、股东等,都是互相关联的,在国家企业信用网一查便知是否是空壳公司,自营自销。


总能有一款,让你上当的五大“骗局”


骗局二:网络传销

传统传销再升级

网络传销使用了隐秘不公开的手段,利用网站作为传销平台,比传统意义上的传销更具欺骗性和隐蔽性。它的得利方式同样是交纳会费(或说是享受产品),然后再拉人进入作为自己的下线,以此类推,这种方式与传统传销没有本质的区别。

新型的网络传销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打着各种“消费返利”、“消费多少返还多少”“消费增值”等口号的各种网上商城及线下商城,开始成为传销的新模式。

2、虚拟货币骗局,这些虚拟货币在收益方面可以分为静态收益和动态收益,其动态收益就是发展下线,下线越多,收益越高。例如:贝塔币、百川币、马克币、万福币、SMI、MBI等,均是此类披着数字货币外衣的非法传销项目。

3、以收藏品、保健品、投资等口号骗老人的陷阱,先以免费体检、免费体验产品、健康讲座等形式吸引防范意识较弱的老年人,通过亲情牌与老人拉近关系,最后进行“洗脑”推销。

4、打着“微信营销”、“微商”等旗号,以微信及为上平台销售低质量、低成本、甚至三无产品,通过发展微信好友成为下级,进行层级计酬。

因为网络的传播速度快,所以这类组织往往很快获得大量利润,并很快逃之夭夭,网站IP一般使用国外大型代理,给网警的查处工作也造成很大困难。提醒广大网民关注,细心区分,并请教相关专业人士。

骗局三:原始股骗局

高调大肆宣扬上市回报

通常这些企业会以零风险,高额利润为噱头,并虚假宣传有政府及各商界大佬为后台的手段,让投资者认为这是一家有潜力的“绩优股”企业,并承诺若公司不能按期上市,公司承诺将以高价回购原始股。一旦成交,购买者只能得到一张无法律保护的股权证。投资者的资金大部分被用作各级管理人员及业务员的提成。

那么谁会拥有原始股呢?一般来讲,原始股只属于公司的创始团队及公司高管,外人想要拥有原始股,只能通过“增发”等方式获得,而这种增发是私募性质的,一般只面对少量的(不超过10个人)和公司有特殊关系的人群,例如合作伙伴、供应商等。所以普通老百姓是不可能拥有合法的原始股。而通过电话、门店销售、网络渠道向老百姓公开销售“原始股”实际上是违法行为。


总能有一款,让你上当的五大“骗局”


骗局四:以房养老骗局

以房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也让很多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近期很多以“理财”名义实施的新型房屋诈骗案层出不穷。这些新型骗术盯上了长期独居、防范意识较差的老年人。他们会以高额回报为由,要求老年人把房产作为抵押,然后把钱借给骗子做投资,这样到期后,老人便可获得高额回报,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老人以为与骗子签订的是投资合同,而实际上签订的却是委托处理房屋合同。

据统计,至今为止在北京已经超过30户,涉案金额在8000万元左右。而在夺走老人房产期间,设骗局者还令老人与家人决裂,将其置于一个绝境。


总能有一款,让你上当的五大“骗局”


骗局五:民间借贷

人脉变钱脉,玩出一身债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它组织之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因借贷产生的抵押相应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

但是如今民间借贷演变成了一种借贷乱象交易。亲朋好友会把借来的钱拿去放高利贷,这些贷款利息高达30%~50%,结果,往往高额利息与本金无法偿还,这些借钱之人也从此销声匿迹。借钱之人要么是当地的“虚假”土豪,要么是长期无正当职业的社会闲杂人员。但是很多人还是被高额利息懵逼了双眼,抱着侥幸心理去把钱借给他人,往往血本无归。

想做理财的朋友,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投资渠道,提高自己理财方面的能力,做到能辨识,不要盲目去投资,不要被高额利润懵逼了双眼,到时竹篮打水一场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