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奶業」歷經共苦,奶業可否與豬業同甘?

1992年,美國擁有131509個奶牛場。到2018年底,這一數字減少至37468。在同一時間範圍內,奶牛數量從970萬下降到940萬,產奶量從1520億磅(689億千克)穩步增長到2150億磅(975億千克)。

在相似的時間跨度內,豬場數量從1986年的346090減少到2012年的63246。然而,在此期間,豬的數量卻呈相反的方向發展,截止至2012年,從5100萬頭豬(147頭/豬場)上漲到6324.6萬頭豬(972頭/豬場)。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豬業是唯一一個比奶業更快鞏固整合的畜牧行業,從1987年到2012年,中型養豬場的增長率為3233%。在此期間,奶業的中型牧場從奶牛存欄數量為80頭增加到900頭,增長了1025%。

「國際奶業」歷經共苦,奶業可否與豬業同甘?

在2018年12月威斯康星州職業牧場主乳製品及政策峰會上,當被問及奶業和豬業的發展時,全國豬肉委員會首席執行官Bill Even較為猶豫地闡述及對比兩個行業的整合進程。

“豬肉行業的發展是艱難而痛苦的。1997年的市場崩潰,無疑是對行業殘酷的衝擊,”他詳細介紹了生豬的歷史,緊接著又描述了市場是如何分割成存活下來的養殖場、規模化的養殖場以及整合的大集團養殖場

“有趣的是,你可能對觀察大量的成規模的豬肉生產商的流動更感興趣,而這些生產商已經開始進入食品包裝行業,”Even分享道。“那麼20年前發生了什麼事情,讓食品包裝商轉向牧場層面,而那些倖存下來並且擁有相當經營規模的生產商,現在轉而把錢花費在食品包裝行業。”

豬肉走向國際

“該行業的很多增長都建立在進入國際市場的能力的基礎上,”Even在描述養豬業如何平衡供需時說。“這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這是一個高產量,低利潤的生意,

與奶業沒有什麼不同。

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是豬肉的淨進口國。現如今,美國豬肉出口量佔生產量的27%。在這段時間內,乳製品也擴大了出口,但不是像豬肉的速度增長。1996年乳製品出口量僅為3.6%,而2018年8月,乳製品出口量達到產量的16.8%。

乳製品能否像豬肉行業一樣取得相似的出口成績還有待觀察,但這種依賴出口的商業模式也帶來了一個警告,在過去幾年中關稅政策和貿易協議問題一直層出不窮。與乳製品類似,排名第一的豬肉出口市場是墨西哥;日本,中國,韓國和加拿大排名前五。在乳品行業,前五大出口市場是墨西哥,東南亞,加拿大,中國和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