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完整的大一统王朝在河南建都吗?

清乐堂


何为大一统

《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
《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大一统王朝,自秦始皇扫六合、废分封建立秦朝始,以占有汉地九州地域多少为衡量标准的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

大一统的王朝

有秦朝、西汉、新朝(王莽)、东汉、西晋、隋朝、唐朝、武周(武则天)、北宋、元朝、明朝、清朝 总共十二个王朝

其中河南建都的王朝

  • 西汉:

刘邦刚建立汉朝时,曾经在洛阳短暂的定都五年,后来在刘敬、张良的劝说之下,才决意迁都长安。

  •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定都洛阳)

新朝后期,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光武帝刘秀起兵恢复汉室,史称“东汉”,开创了“光武中兴”,到了儿子(汉明帝)、孙子(汉章帝)时,国力快速发展,史称“明章之治”。到了汉和帝时,东汉国力达到了顶峰,随后急剧的转向衰弱,皇帝一个赛着一个短命,导致外戚、宦官把持朝政,末年爆发黄巾起义,随后进入三国鼎立的时代。

  • 西晋:(公元266年-316年,定都洛阳)

晋朝由司马炎建立,于280年灭东吴,终于结束了群雄逐鹿、烽烟四起的三国时代,但仅仅37年后,西晋也随之灭亡,西晋时期发生“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西晋灭亡后,导致中国进入近三百年的混乱时代,对中原文化、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史称“五胡十六国”。

  • 武周:(公元690年-705年,定都洛阳)

武则天临朝改制,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武则天去世后,唐睿宗-李旦复位,恢复了李唐王朝。武则天在位时,奖励农耕、改革官场吏治、选拔人才,科举改制,创立了殿试及武举考试,大力发展国力,史称“贞观遗风”。

  • 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定都开封)

显德七年,后周诸将于陈桥驿,发动兵变,拥立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宋朝是中国封建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繁荣的时代,儒学也发展到了顶盛。

以上就是中国历史上在河南定都的大一统王朝。


我是小谢,趣说历史 如果大家喜欢就请点击关注、订阅吧!在此感谢大家了!!!

如有错误的地方,也请各位看官指正!

大家也可留言说说自己的看法!


小谢趣说历史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它的历史意义影响深远。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西汉的历史影响也很大,虽然他的制度大多还是秦朝的制度。汉承秦制嘛。

秦和西汉的都城都在陕西,直到王莽篡权、赤眉、绿林起义。农民出身的刘秀在哥哥被刘玄杀害之后,韬光养晦又有了云台二十八将。东汉建都洛阳,刘秀不得已立了郭圣通为皇后,而冷落了原配妻子阴丽华。郭家势力太大,刘秀无奈,阴丽华却善解人意。数年后刘秀最终还是废掉了嚣张跋扈的郭皇后,阴丽华最终还是被立为后。刘秀曾感愧疚不已,于是便有了那句“仕宦当做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

刘秀平过无数叛乱,被后人称为“拨乱之王”。陇地的隗嚣,蜀地的公孙述最为出名。这两位也都是人杰,陇先灭,蜀后灭。得陇望蜀便源于此。

刘秀曾被毛泽东欣赏,毛泽东认为刘秀建功立业的难度和个人的品格在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上。刘秀几乎没有杀过功臣,因为刘秀文韬武略谁也不怵,胸怀更是宽广。刘秀曾封过曾出卖过主子投降过来的两位仁兄“不义侯”,可真令人啼笑皆非。光武大帝如此神武,河南却少见宣传,真是不理解。

西晋定都洛阳,司马炎称帝。西晋乱成一锅粥,政治黑暗,人心丧乱。八王之乱,一蹶不振,这些为历史上的“五胡乱华”也埋下了祸根。

北宋定都汴梁(开封),经济文化都非常发达,只是军事孱弱,常被外族入侵。伤心事不提也罢。

大一统王朝定都在河南的就这三个朝代吧。







醉卧沙场君莫笑啊啊啊


什么是大一统王朝?

《汉书.王吉传》中有明确记载: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王朝必须统一法度,统一度量衡,九州(汉地)百姓都必须共同遵守。

以此为依据,我们单独看河南。


历史上在河南建都的王朝还是很多的,而且被公认的七大古都中,河南就占了三个。

洛阳、开封、安阳,是河南历史的见证,也是河南的文化底蕴。

那么有没有大一统王朝在今天的河南境内建都呢?我不能说瞎话,这是有的。

她们就是建都洛阳的东汉和西晋。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是刘秀在王莽新朝的天下大乱中建立起来的。

她历经了一百九十五年,将中华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创造了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等盛世,但也出现了外戚专权、宦官乱政的局面,最后在黄巾起义中不可避免的走向了灭亡。

西晋(公元266年-公元316年)是司马炎在逼迫曹魏禅让的基础上建立的。

她国祚时短,按大一统王朝定义计算,只有37年。在这短短37年的时间里,虽然创下了“太康之治”,留下了“魏晋风流”,但也引发了“八王之乱”,导致了“五胡乱华”,给汉族先祖留下了无尽的历史伤痛。



其实在古代,河南地区是中国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主要集合地。

只要实事求是、认真开发,河南拥有的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输出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产业是轻而易举的。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中国历史公认的大一统王朝主要有秦朝、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朝、唐朝、武周、北宋、元朝、明朝、清朝,合计12个王朝。

其中的北宋争议最大,但是北宋时期,经济繁华,政治清明,国民幸福指数远超汉唐。周边各国无不以学些和效仿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为荣,因此,宋朝也是当时实际上的领袖,无愧于大一统王朝。

另外就是,新朝和武周也有争议,但是两朝存在也是历史事实,不容抹杀。要知道,现在西安也把新朝算作一个建都在西安的统一王朝。武周立国更是事实,既然承认武则天唯一女皇帝的历史地位,其建立的武周王朝自然也是毫无疑问的大一统王朝。

综上所述,建都在河南的大一统王朝主要有西汉、东汉、西晋、隋、唐、武周和北宋七朝。接下来一一进行阐述:

1、西汉

《史记·高祖本纪》:“天下大定,高祖都洛阳,诸侯皆臣属。”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尽管随后,在张良的建议下,汉高祖刘邦最终迁都长安,但是西汉初定都洛阳也是历史事实。

2、东汉

东汉王朝,光武帝刘秀建立,定都洛阳,历经195年,和西汉合称汉朝。

东汉的文化、科技、军事较西汉有明显的提升,其中东汉对匈奴之战,迫使、匈奴西迁,解除了秦和西汉以来匈奴对中原地区的威胁。东汉后期,汉献帝被掳至西安6年,这也是西安称东汉定都西安的证据。

3、西晋

西晋一统三国,建立大一统的晋王朝,定都洛阳,开国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

4、隋

隋朝开国皇帝是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即位后,宣布迁都洛阳。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开槽的大运河成为全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线。对隋唐两朝和以后的的中国南北经济发展和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5、唐

唐朝是唐高祖李渊所建立,定都长安。唐太宗在洛阳处理朝政长达两年,657年唐高宗正式迁都洛阳。随后的唐中宗、唐睿宗都是在洛阳称帝。武则天驾崩后,唐中宗在706年,宣布迁都长安。唐玄宗在位30多年,其中在洛阳处理朝政长达10年之久。唐朝末年,昭宗再度迁都洛阳为时三年。唐朝定都洛阳没有任何争议。

中国古都之争主要就是洛阳和西安之争。汉献帝被挟持到西安6年,西安就认为是东汉定都洛阳六年,那么唐朝这么多皇帝迁都洛阳和长期在洛阳处理朝政,西安却不予承认。我也是醉了。

6、武周

武则天代唐建周,成为历史上正统承认的第一个女皇帝,她在洛阳称帝,改洛阳为神都。政治上,武则天开创殿试和科举,后来的狄仁杰、姚崇、宋璟等名相都是武则天所选拔的人才。军事上,武则天在位时期收复安西四镇。

7、北宋

北宋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天下200多年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北宋经济高度发达,文化灿烂,百姓生活富庶,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向往的时期。

北宋定都开封167年,东京开封更是一座名满世界的城市。号称“东京富丽天下无有”,一副《清明上河图》让世界位置倾倒和羡慕。

中国历史上超过一半的大一统王朝定都中原地区的河南,为河南的历史留下了浓厚的一笔,让世界为之惊叹。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


河洛源


一部河南史,算得上半部中国史。河南,作为中原腹地,历史上占据河南就左右了华夏的“格局”,河南尤其是封建社会的历史时期地位和作用更为重大。国都之地主要在洛阳、开封,在河南大地上建都的大一统王朝有:

一是奴隶社会周平王建立的“周朝”,史称“东周”。

二是汉世祖刘秀建立的“汉朝”,史称“东汉”。

三是魏文帝曹丕建立后“魏国”,实现短暂的“三国归魏”。

四是晋武帝司马炎建立的“晋朝”,史称“西晋”。

五是隋炀帝迁都的“隋朝”。

六是武则天迁都的“周朝”及后唐。

七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称“北宋”。



河南是在华夏族的历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上古时代到宋朝时期,河南一直是华夏族的核心地带。

在河南建都的朝代很多,八大古都,河南占据半壁江山。

西周克商第二年,周公就营建洛邑,成王在洛邑设明堂,建七庙,驻八师,置九鼎;九鼎,国之重器,是权利和王都的象征。洛阳现在有东周称遗址,也有成周城遗址。

至于东汉,东汉的影响力不比西汉弱;科技,经济,军事,文学均强于西汉。西汉时期开启的丝绸之路,经过新朝,已经断了;另外,张骞凿空西域,更多的是军事意义;最远的距离也就是到达西域;但东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却到达了欧洲,丝绸之路才真正成为商业之路,文化之路,友谊之路。罗马帝国三次遣使入贡洛阳,就是铁证;2014年,洛阳成为丝绸之路和中国大运河双申遗成功城市,就是对班定远和隋明帝的肯定,更是对洛阳的肯定。

另外,隋唐时期,隋炀帝迁都洛阳;武则天迁都洛阳;唐高宗李治就直接在洛阳,在唐朝的问题上,洛阳与长安平分秋色。隋唐时期出现的逐食天子就是对所谓的关中强于中原的说法的否定。如果不是唐玄宗时期的大力发掘广通渠,唐玄宗也不会高卧长安。到唐朝初期,关中的劣势和缺点已经显露无疑。所以,唐朝以后,没有任何朝代定都长安。

另外,说到宋。送不是某些人嘴里的乌烟瘴气的,它们只知道靖康之难,却不知道唐朝回西安后的安史之乱,国都六破,天子九逃;看看杜甫的三吏三别,就知道唐朝的百姓生活多么悲惨。当然,宋朝的靖康之难,百姓也受刀兵之苦,但靖康之变到南宋建立也就几年的时间。另外,宋朝绝对是中国历代王朝中,经济,科技,文化的巅峰。日本现在崇尚的极简美学,就来源于宋朝。南宋灭国后,日本的国王率领臣民面西跪拜痛哭,就是对宋的肯定。

就剩下的就是没有在河南建都的秦了。说到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秦,虎狼之国也”。从种种迹象来看,秦的胜利,是古代“法西斯主义”的胜利。秦统一六国,功绩彪炳千秋;但也从百家争鸣,变成了一家言。很难评价。正是秦统一六国,才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思想;但却忽视了一个国家合理与否,不是国土面积,不是军队实力,而是自由,而是自己子民的尊严和子民自己手中的权力。而秦,缺少的就是对自己子民的尊重;它只是把自己的子民当成战争的工具,财富的来源。所以,秦二世而亡……


三户老人


大统一朝代国都只有两个,前期西安,后期北京




中华第一古都长安


中国历史上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应该只有三四个,那就是汉、唐、清以及元朝。国度分别是长安和北京。那么这样说来就没有在河南建都的。

但,汉朝之东汉建都洛阳,唐朝之武周建都洛阳,不知道该怎么算?算是还是算不是呢?

这里想说的是,河南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和滋养地。但由于地理条件所限,主要是缺乏古兵器条件下的天堑做屏障,所以不是建都的理想所在地。

比如北宋,定都开封,那可叫个够惨的,徽钦二帝都被掳走了,惨不忍睹!


锹扬春史


汉朝 西汉在长安 东汉在洛阳 但老刘家不分东西 人家一直是汉朝 就算中间被王莽篡了几年 人家汉朝也是大一统的王朝

晋朝 三国后大一统 定都 洛阳

隋朝 隋炀帝迁都洛阳

唐朝 武则天 以周代唐 定都洛阳

民国 一二八事变以后 洛阳也当过几个月国都 民国从东北易帜以后就完成了 形式上的大一统


真我85918


中国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始于秦。分别有秦、西汉、新朝、东汉、西晋、隋、唐、元、明,清。

在今河南地界建都的有东汉和西晋,和唐朝的武周时期15年。但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均建都于长安或北京

汉有两汉,虽然东汉的成就和影响力远不及西汉,但是也是大一统朝代,这一点从两汉各自的注明帝王上就能直接反应出来。

下一个,应该是人常说乱的像三国一样的三国统一之后的西晋,司马家复辟,秦汉以后已经有了六百年左右的成熟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可是司马家族却要走历史退路,分封诸侯王国,在核心人物死后,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中华民族的巨大伤痛。西晋短短几十年,可对中华民族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伤痛远远大于日本侵略中国!!! 幸亏秦地又出了一位秦始皇级的千古一帝,隋文帝,重新拯救了中华民族。。。。。。

还有一个也算得上,那就是唐朝的武周时期十五年,李家媳妇武则天篡夺了李家政权,为了脱离关陇集团的包围,杀臣害子,在洛阳执政,但是她死后还是要回家与夫同葬,毕竟她是李家的人,死也是李家的鬼,当然了武周政权实质仍是李唐政权。

五胡乱华的民族灾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