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说到魔球理论,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箭队,德安东尼自2016-2017赛季担任火箭队的主教后,魔球理论就一以贯之,进行到底,到本赛季已经是第三赛季了,三年以来,火箭的魔球理论贯彻得如何呢?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以季后赛做为比较,2016-2019三年季后赛,火箭对三分的痴迷已经近乎癫狂了。2016-2017赛季,火箭场均38.5次的三分出手,这已经比前面的2015-2016赛季整整多了10次,场均多10次的三分出手,就是魔球理论在三分最好的运用。随后的2017-2018赛季,2018-2019赛季,火箭的三分出手仍在不断上升,这个赛季,火箭出手高达42.6次,已经超过出手数的50%以上了。

火箭那么高的三分出手,但这三年来,尤其是今年,三分命中率却在增加,2016-2017赛季季后赛火箭三分命中率只有33.3%,2017-2018赛季是33.7%,本赛季的火箭三分命中率是最好的赛季,三分命中率36.2%,那么多的出手次数还能有36.2%的三分命中率,火箭队已经做的很好了。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当然,魔球理论并不是三分球理论,它还强调高效率的篮下得分和罚球得分,所以,火箭从主教练到球员对造犯规都表示赞同和许可,因为这是高效的得分方式。当然,火箭对突入篮下的已经吃饼也是很喜欢。火箭保罗、哈登、戈登这三人都是突破的好手,卡佩拉则是吃饼吃出了“饼皇”的称号,其余球员要么三分,要么逮着机会进入禁区得分。这就是火箭魔球理论最客观的展现,三分、罚球、篮下这三种得分手段运用的很娴熟,尤其三分球,更是火箭队的生命线。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我们都知道,魔球理论就是运用高效手段得分。三分比两分多一分,33.3%的三分命中率就相当于50%的两分命中率,突破篮下的命中率一般都高于50%以上,罚球更不用说,虽然是一分一分的罚进,但厚积薄发,比那辛苦的杀入篮下或者不靠谱的三分好,只要球员罚球命中率高于60%以上,就相当于打两分的命中率高于60%,那能不高效吗?所以,火箭球员通过这般理论将魔球战术进行到底。

其实不止一家球队进行魔球理论,本赛季常规赛联盟第一战绩的雄鹿队也是魔球理论的受益者。但雄鹿的魔球战术与火箭不大一样,火箭三分投的多,雄鹿三分投的少内线得分多。雄鹿本赛季季后赛三分出手数场均36.8次,命中率为37.6%,远还没达到场均出手数的50%(场均87.2次出手)。但雄鹿的内线得分场均有47.6分,所有季后赛半决赛八支球队里第三。但火箭队的内线得分则没有那么强了,火箭季后赛内线得分场均37.7,所有半决赛球队倒数第二,仅高于凯尔特人。所以,可以看出,火箭队和雄鹿队的魔球战术有不同之处:火箭极其看中三分,雄鹿三分和篮下比较均衡。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火箭和雄鹿都是魔球理论的践行者,那他们基本是与中距离绝缘了,但雄鹿可不老实,还没有彻底践行,仍然对中距离抱有幻想。雄鹿在本赛季六场季后赛里,中距离得分分别为:6,12,10,4,10,4。场均有超过7分的中距离。而火箭则彻彻底底的“魔球主义”,7场季后赛中距离得分分别为:4,4,0,2,4,4。中距离场均得分为3分,大概也就是投了3个中1.5个的样子,而且这也大概能猜出只有保罗有特权可以投中距离。

场均7分和3分的中距离到底是什么水平,我们拿半决赛球队中中距离最好的球队——勇士队做对比。勇士队目前八场季后赛,中距离得分分别为:50,16,30,10,18,12,4,20。八场比赛中距离场均21分,是雄鹿的近3倍,火箭队的7倍。当然,跟勇士队没法比,那和中距离一般的掘金队比如何呢?掘金队本赛季9场季后赛中距离得分分别为:34,20,12,10,4,12,10,8,6。中距离场均得分为12.9,也是比雄鹿和火箭高的多。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火箭和雄鹿放弃中距离,践行魔球理论的做法一直被球迷诟病,尤其是火箭往死里投三分更是被球迷质疑。去年火箭G7三分27投连续不中似乎证明了一点,魔球理论本身的稳定性有待考验,也就是当球队三分手感不佳,对手又重点盯防篮下时,球队进攻选择会受限,那魔球理论似乎会不灵,这时候需要中距离来破局,因为中距离的出手选择开辟了新的进攻空间(禁区到三分线的空间),新的进攻空间会有更好的出手机会。

当然,中距离是要求很高的进攻方式,它也是低效的进攻方式,一个球员有50%的中距离命中率已经是联盟顶级的,40%以上就够好了。但就是这样,仍然不敌对手一击三分得分高效,即使他的命中率可能只有35%左右。所以,你也很好理解为什么火箭队不玩中距离,因为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活。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中距离是高手较量的奇招。魔球理论其实是适合任何队的一种理论,投三分哪个队拉不出几个人来投,攻框吃饼哪个队也有,但中距离并不是每个队都玩 。两支球队都玩魔球理论相遇,大概率比拼的是三分手感和对禁区的保护,手感好、天赋好的那一方赢面大,完全就是谁扔的准,谁篮下个高防守好谁赢。但如果两个同样魔球理论的人有中距离,那有中距离的球队就有更多选择了,在手感不好时,也还有一线希望。所以,中距离算得上是两支强队的底牌,是魔球战术失败之后的最后杀招。

魔球理论太魔性?火箭场均3分中距离,勇士是火箭的7倍

魔球理论上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高效的得分方式,有它的科学依据,但过于迷信它就是误入歧途了。因为之所以为“理论”,就是它还和实际有差距,就比如大学课程里我们学的各种经济学理论,证明理论还要各种假设,运用到现实中就相差很远了。同样的,魔球理论受到球员情绪、比赛节奏影响等影响,球员在12中4的三分时,三分命中率的确是33.3%,但投丢了8个三分后球员的自信心是否会受损,以及三分投丢后对手抢到篮板快攻反击的副作用怎么解决?这都是魔球理论还需要解决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