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100周年。

时光倒回到100年前的中国大地上今天正发生着轰动全中国的青年学生组织的爱国运动,史称五四运动。

第1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中国人民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级共同参与的,通过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又称五四风雷。

五四运动100周年。
五四运动100周年。

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次年1月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斥着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样的词语局面,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然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武汉,杭州,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近70多日激战于1914年11月7日占领全部的德国租借地胶州湾。1915年一月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求,这原本日方要求保密的协定,为新闻界所得知,并发布该协定,激起了民族主义的情绪,是中国知识分子,即民众对日本以及卖国的政府强烈不满,认为这是国耻,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反日的活动,这种情绪在五四运动中进一步发展,并发挥了作用。

五四运动100周年。

1917年8月14日,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成为第1次世界大战的参与国,既加入了协约国,1918年初,日本向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提供了大量贷款,并协助组建和装备一支中国参战军,其贷款还被用于安福国会庞大的贿选开支。

同年九月,北洋政府与日本交换了关于向日本借款的公文,作为借款交换条件之一,又交换了关于山东问题的换文,其主要内容为:

胶济铁路沿线之日本国军队,除济南留一部队外,全部均调集于青岛。

关于胶济铁路沿线的警备,日军撤走有日本人指挥的巡警队代替。胶济铁路将由中日两国合办经营。

北洋政府政府,范文忠对日本的体育欣然同意,驻日公使章宗祥向日本政府亲递换文,后被北京学生痛殴,在第1次世界大战中,中国对德宣战,与日本同为战胜国,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不仅没有收回,反而被日本扩大了,这一换文成为巴黎和会上日本强占山东的借口。

五四运动100周年。

此协议彻彻底底激怒了全国上下老百姓的愤怒之火,反日之声愈演愈烈。从而引发了全国上下广大人民群众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100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