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周部族原是夏朝後稷的後裔,很久以前,他們的祖先就有東下謀商的企圖。

事實上對付強大的商王朝,並非是件簡單的事,一直傳到姬昌,力行仁政,國力日盛,附近的部族都非常信服,才開始沿黃河東下,把觸角伸向商都朝歌。

由於周部落國力的日益增強壯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

帝辛的大臣們便暗中向他進言說:姬昌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他靠攏,他這是拉攏人心,以後恐怕對商王朝不利。

帝辛聽過之後,感覺有理,便想教訓一下這個不聽話的小弟。

他首先派兵將周部落的老大姬昌捉拿,然後囚禁於羑里。

在監牢中閒來無事的姬昌,閒來無事,便潛心研究八卦,並將它演化成64卦,每卦6爻,共384爻。窮探天下之理,成就天下第一部經書《周易》。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其實,在沒把姬昌囚禁之前,帝辛就曾對他有所防備,並把他的長子伯邑考做為人質虜掠到朝歌,給他安排的工作就是為自己駕車的車伕。

後來,為了證明姬昌是個不能成大事的人,帝辛居然烹殺伯邑考,並將他做成肉羹,賜給姬昌吃。

沒想到姬昌雖胸如激雷,卻面若平湖地將湯喝了,但內心對帝辛的怨恨可想而知。

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期間,由於周部族的臣子們多方營救,並向帝辛納賄,再加上自己超強的忍耐力,表面對帝辛唯唯喏喏,唯命是從,但殺子之恨,被囚之辱,卻早已在姬昌心中埋下了深仇大恨的種子。

兩年後,帝辛最終打消了對他的戒備之心,姬昌被釋放。

姬昌便是後來的周文王,文王出獄後下決心滅商,以報奇恥大辱。但他缺少一個統籌全局和文武兼備的軍師,於是,便著意尋訪。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那年的夏天,他帶領隨從出外打獵,在渭水河邊巧遇一位鬚髮皆白卻精神矍鑠的老翁在水邊釣魚。釣魚的鉤子居然是直的,他不由得很納悶。

就不禁好奇地上前同他搭訕,交談之下,甚感投機。文王瞭解此老翁不是凡人,確有真才,便讓他與自己同車而歸,立以為師,共同籌劃滅商策略。

這位老翁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軍事謀略家——姜子牙。

在往後的日子裡,帝辛的臣子們似乎都刻意地在經營東南一帶的廣大地區,而忽略雄踞西北的周氏族,姬昌首先併吞涇、渭平原上的密須、阮等部落;後來,就又試探性地越過黃河,征服黎、刊等部落,黃河以南的虞、芮等部落也己望風歸附,周人的勢力漸漸威脅到商的中心繁華地區。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公元前1052年,周文王姬昌去世,由他的次子姬發繼位,姬發的四弟周公旦是個非常有頭腦而睿智的人,對於政略的掌握和戰略的運用都十分嫻熟。他爭取各諸侯國、離間商朝君臣、爭取民心與鼓舞士氣,自封其二哥姬發為周武王,貶抑帝辛為商紂王。周人的首都也由歧地遷到渭南的豐邑。

此後的幾年,他們一面整軍經武,一面展開對帝辛的宣傳攻勢。直到妲己來到朝歌被帝辛寵幸後,他們又把重點放在汙衊妲己與醜化帝辛上。

說妲己是一個驕奢淫逸的妖孽、心腸毒辣的蛇蠍美人;說帝辛是好大喜功,不恤民命、殘酷昏淫的暴君,歸結到底是“唯婦言是用”的傀儡。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而此時的帝辛雖然知道周人正在招兵買馬,但並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憑他們那些不堪一擊訓練無素的軍隊,怎是他商王朝帝國大軍的對手?再加上還有黃河天險可以依賴,自己征戰一生都是侵略別人,被侵略的問題他還從來沒考慮過,甚至連想都懶得去想。

關於外面他和妲己的那些傳言,他更是置若罔聞,聽到幾聲蛤蟆叫難道就不走路了嗎?因為太自信,所以太自大。他還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走自己的路,讓別人流言蜚語去吧?

而對於從不聞國事為何物的妲己來說,那些打打殺殺的事,她也從來都不曾關心過,感覺那也不應是她們女人所關心的重點。她只知道照顧好自己的夫君,讓他的業餘生活多姿多彩,有聲有色,而不是那種枯燥乏味,單調無聊的,她也就達到做為女人分內的事了。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然而,帝辛由於愛屋及烏的緣故,對她的喜好近乎盲從,有時的一句玩笑話,他都會當真,而做為一個君王又都是金口玉言的,擲地有聲的,即使明知錯誤己經造成,又豈能出爾反爾?這樣的情形在帝辛叔叔比干的身上發生後,妲己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才知道帝辛對她的喜愛己到了一種近似變態的程度。

那天,帝辛的叔叔比干實在看不下去他們整天飲酒做樂,不務正業的作派,以為造成此原因的罪魁禍首都是帝辛耳根子軟,被妲己的枕頭風吹傻了,就向他進諫說:“不修先王之典法,而用婦言,禍至無日。”

沒曾想這話不但掃了帝辛的興,也正戳到他的痛處,外面的風言風語己經夠讓人心煩的了,你做為國家重臣怎又不分青紅皂白,搬弄是非?於是,帝辛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帝辛覺得他這是“妖言”惑眾,給他難堪。

這時的妲己在一旁相勸,畢竟年青,沒有勸架的經驗,櫻桃小嘴一開,竟然吐出一句似是而非的話來:“我聽說叔叔是聖人,而聖人心有七竅,叔叔肯定是想的更多,想的與常人不同,也應該是有道理的,只是把君王說的如此沒有主見,未免也有些牽強……”

帝辛聽了妲己的辯解,感覺非常有道理,並錯誤地以為愛妃求知的慾望很強烈,那就打開叔叔比干的心看看有沒有七竅吧!於是,剖心而觀之。

妲己雖感覺這樣做太過殘忍,但帝辛話己出口,已覆水難收。

比干就這麼在帝辛和妲己下意識的探討生理科學試驗中成了犧牲品。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感覺這節很恐怖,帝辛果真是殺人不眨眼啊!”李小媚不禁有點驚恐。

“殺人是統治階級常有的事,不殺人不足以立威。這種情況不稀奇,稀奇的是殺了人之後的那些做法倒真是讓人駭人聽聞,不寒而慄。當然,這裡面是真是假還不能確定,其中又有多少後代那些歷史文化人添油加醋的成分在裡面也不好說。”方小石又把話扯到了文人造假上面來了。

“呵呵,他們添油加醋,你不是當時在那看的很真切嗎?你怎麼不講出實情呢?”李小媚調侃地說。

“我也是個俗人,總不能把真實事件還原吧?那樣我們的歷史豈不亂了套嘛?我儘量將實情與歷史相結合。”方小石也假裝鄭重地說。

“嗯,感覺你會的。不過說起帝辛,歷代己經把他符號化成一個暴君的形象了。可是這個形象離他真實的情況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春秋時期,子貢早就有點看不過去,他憤憤為紂王鳴不平,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後世言惡則必稽焉。’然而在春秋時期,關於紂王的罪狀還只限於‘比干諫而死’。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到了戰國時期,比干的死法就生動起來,屈原說他是被投水淹死,呂不韋的門客則說他是被剖心而死,到了漢朝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己經有了更生動的演繹,說是紂王剖開他的心是為了滿足妲己的好奇心,想看看聖人的心是不是七竅。而在晉朝,皇甫謐因為職業是醫生的緣故,寫些文史文章的時候,也不免會犯些職業病,又演繹出紂王在妲己的慫恿下,還解剖了懷孕的婦女,要看看胎兒形狀。紂王縱是不好,也不至於如此之壞。後世書生們根據個人好惡,紛紛加工演繹,以訛傳訛,其謬豈不大哉?”

“沒想到,小媚同學對這也是深有研究啊?”

“那是,天天看著你寫,能不進步嗎?我也得與時俱進不是?”

“呵呵,說的好,感覺這些東西寫完,咱倆之間不發生些什麼浪漫的事都讓人惋惜。”

李小媚感覺到方小石坐在桌前幻想時的神態,便及時打住地說:“小石頭,別胡思亂想,耽誤瞌睡,姐先睡了,你可以繼續。”


採擷生活點滴 照亮美好人生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小說連載】《青史紅顏》——妲己(積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