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

嗨,大家好,這裡是“農村小毛”,每天為大家分享三農諮詢,和大家一起討論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的冷知識!今天咱們要討論的話題就是,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變化,改革開放的這幾年,城市和農村都有了滄海鉅變,而說到農村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要屬房子了。記得之前,家家戶戶住的都是一些土坯房,而且是雜亂無章,而現在呢,一棟棟磚瓦房錯落有致,有的家戶更是蓋起了小洋樓,農民盼望住好房,開好車的願望也終於實現。

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

如今農村房子蓋的是越來越堅固,外觀越來越美觀,不過也出現個有趣的現象,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留心觀察的話就會看到,許多剛蓋起的小洋樓,都是大門緊鎖,院子裡堆滿了落葉,窗戶上都是浮灰,大門口雜草叢生。甚至有的主家掏上幾十萬包給施工人員,而自己從開始蓋到結束,主家都沒有回來過。

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

而這種“只蓋不住”的風氣,其實在全國都有,那麼,既然不在農村住,為啥要花幾十萬蓋房?帶著自己的不解和村裡的長輩開始了這個閒聊,一番討論後才知道,農村之所以會興起“只蓋不住”風氣,原來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農民在家單靠種地,一年的收入已經很難維持全家的開銷,畢竟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必要開銷外,孩子上學錢,老人看病錢等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再加上這幾年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後,外出打工也成了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許多農民蓋了房子,也沒有時間在家住。所以就出現了房子無人住的現象

其次,農村蓋房實惠;農村的宅基地面積比較大,一家幾口住在裡面也寬敞舒服,還有就是,在農村蓋房基本上都是相互幫襯著蓋,這個親戚幫忙壘牆,那個幫著鏟灰的,一座房下來基本上不用掏工錢。因此許多農民選擇在農村先蓋座房。

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

還有就是農村是根;對於每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人來說,老家永遠是值得懷念的地方,因為那裡有自己兒時的玩伴,過往的點滴,無不在心頭盪漾,揮之不去。沒有人會在他鄉忘記自己的故鄉,更多是會因為一件事,一個人,一件物品回憶起家鄉,甚至淚光盈盈。而在老家如果沒有了房子,似乎就沒有根,沒有了寄託。因此許多農村人,即使不在家鄉工作,也常會在農村老家蓋上一座房子。

最後不習慣;其實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外面居住會有著種種的不習慣,有的人雖說在外工作,但是在他們心中還是覺得農村的生活安逸,從小已經習慣了農村的平淡生活,為了自己的以後,有的人就覺得不如先蓋座房,等到自己老了以後回家居住,還能種上幾畝薄田,飯後和鄉親們聊聊天。

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

那麼,你對農村興起“只蓋不住”風氣,不在農村住卻要花幾十萬蓋房,為啥?大傢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