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文学是现实的揭秘,还是现实的逃避?

谭孝生


先说结论:文学绝对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文学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事实上都源于社会的现实,即便是浪漫主义文学里面那些虚幻的不存在的情节、故事也都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心灵的渴求。

文学作品既有对现实的反映,也包含作者对现实的美好幻想,这种幻想不是对现实的逃避,正是出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作者愿意在文学作品中给自己、给读者造一个美好的梦。

这样的文学作品很多,下面试举几个例子。

《史记》号称是有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看似百分百反映现实,但其实在选择什么史料写入史书的过程中,已经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司马迁遭遇李陵之祸,无人搭救,内心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漠饱含悲愤,所以他破天荒的在史书写了《刺客列传》《游侠列传》,他赞扬这些小人物扶危济困、急人所急的侠义精神,他非常希望当初自己遇见困难的时候有人伸出援手。

元杂剧《谇范叔》《冻苏秦》讲的都是书生主角发迹变泰、屌丝逆袭的故事。他们都取材于《史记》,但是在杂剧中,作者借剧中人物之口,反映了元代书生怀才不遇的现实,并且在两个主角的成功逆袭中寄托了自己的美好愿望。

元剧家在发迹剧中对科举、官场上的社会黑暗现象作了无情批判和揭露。元代文人是一个被边缘化的文人群体,他们难以进入仕途,窘迫的生存环境是他们难以摆脱的困境。元代文人在内心最深处始终保持着匡扶济世的愿望,自信骄傲,相信天不负诗书,然而在现实社会中却得不到或者失去这种期望,作为一种被埋没的处境和心理,他们借笔创作出一部部文人发迹的剧作,作品中有大量对建功立业的"英雄"的渴念和赞颂,作家们塑造了一大批英雄形象,用以寄托自己的幻梦,抚慰受伤的心灵。韩愈提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这些都说明他们企盼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希望得到统治者的重视,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证明自身价值。

来到近代,鲁迅先生的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故乡》等等,好像我们看的是虚构的小说,但是我们却又能从小说中看到血淋淋现实的影子,似乎小说中的人物就出现在你我身边。

也许你说,这些作品写的时候就是奔着揭露现实写的,但是虚构小说就没有现实的影子了吗?《西游记》里有后台的妖精都被捉走了,没有后台的妖精都被打死了,不仅仅是一句调侃,更是对现实无奈的嘲讽。

不论是文学作品的作者还是读者,都不应该将文学当成逃避现实的工具,我们可以做梦,但是要记得为梦想成真付出努力。


一往文学


对我而言可能文学是现实的逃避(个人感觉),就自身而言。很多时候我们都找不到一个发泄口,我们都学会去把‘它’藏在心里。也有一些人用他们笔写了下来。

日本作家——太宰治(だざい おさむ)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是他最好的评价,对他而言文学就是现实的逃避,他把自己的半生写在了书上也用了半生去逃避这个世界'。文学从来不是世人追求的目标,诗人们用自己的诗去逃避现实生活的无奈,圣人用自己的箴言去批判现实的空虚。

说到底我都是有所欠缺的人,我们活在虚幻中正因为如此我们无法接受现实中窘态百出的自己搏命去换去文学这个词去逃避现实。

我是空山,我讲述一个大家都没听过的故事。


一个讲故事的人生



阳光文学



萧看风云谈牛仔


就古今中外纷繁涌现的文学作品来看,无论是揭秘现实还是逃避现实,都是大量存在的,它们均表现出其作者对现实所釆取的各自写作立场、态度、方式和方法,这是做出该问题回答时首先应当承认的既成事实。

然而我作为一个执教相关文学课程几十年的大学教授与评论工作者,在文学与现实的关系上,从来都是主张文学要积极反映现实、揭秘现实、干预生活、书写真实; 而那些想方设法逃避现实乃至虚假粉饰抑或歪曲现实的文学作品,都是注定要被时间长河与广大读者所淘汰的。


一叶木舟sd


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经常在文学作品中看到熟悉的人的影子,是又不全是。散文多是抒发感情或者让人有所启发;小说更多是描写人性,人性里的美好和丑陋,或者所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或者人情事项。



赵小涵的柴米油盐


文学的第一目的就是摆出问题。社会问题,人性问题等等。有的作品自问自答,有的作品只是一声叹息,事实上都很难解决现实问题。所以文学手段都有隐藏性,能够激起广发读者的思想共鸣就非常成功了。

如果思想共鸣能转变为统一思想,甚至统一行动,就很有可能解决许多问题。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从另一个角度说,文学作品创作之初所揭露的问题就是作者无法解决的。那么逃避就是大多数的选项,即使不逃避,也只是态度上的积极和对解决方法的探讨。

如果文学作品能解决问题,就可以称为科学论文了。就不局限于文学作品了。


莱茵哈德


文学无论以什么样的体裁和方式、直接抑或间接的表达,反映现实世界都应该是它的任务和义务,抛开现实的目的都是没有意义的。读者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了解生活,解读生活,端正对生活的态度,起到缓解矛盾和困惑的作用,目的是让人好好地生活。虽然文学作品都具有其片面性,但它的进步性,正能量作用应该是它的本质。它就像拼图板的碎块,每一块都是不完整的,但它们都是整个图画的一部分,缺一不可。现实就是这幅图画。至于意识形态所讳,子长需慎,承祚可法也。虽然习凿齿更值得法之。但《三国志》仍然也是一部现实之作呢。


园外侍郎


文学跟人群一样,你要什么功能的都有,逃避的,进取的,悲伤的,欢乐的等等。而我认为,文学是对社会的记录,是现实的映射。

文学基本都是虚构的故事,虚构的人物,是作者想要说的想法。作者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跟普通人一样,吃喝拉撒睡,柴米酱醋茶,不同的只是能写,写的水平则有高有低。这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将现实的平凡演绎得丰富多彩趣味盎然,从而满足人们对生活的想象。


frank7055


文学揭秘现实,又可能放大现实的痛与美,文学是心灵的故乡,文学是人性的展示与幻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