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其實我很早之前我就想寫一篇關於在日留學生的文章,但多少有些顧慮,怕這裡面的內容引起同學們的不適,也怕打消一部分人的留學意向。但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心理鬥爭,我還是決定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分享出來,揭露一下我所知道的留學圈中的那些“潛規則”。多少能給還沒有去日本的同學打好“預防針”。

長幼秩序比國內強

其實在國內上了大學之後,前後輩的關係才慢慢的浮現出來。記得以前看過的一篇帖子,講述了大學校園內學生會里面的官僚主義,嬉笑怒罵之餘也感慨到國內大學中的長幼秩序還真的是胡來,沒想到在日本這種事情還真是挺常見的。


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都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其實在日本社會中,學年高一年也會壓死人。日本人的長幼觀念從小就養成了,從小學到大學,只要你對前輩或是學長說話,基本上都要用到敬語;後輩做錯了事,作為學長就有權力斥責。要補充的一點就是,這裡說的長幼制度是針對於學年,而不針對於年齡,即使學長比學弟年齡小,但他依然是前輩。就像當初小慄雨(93年)的同學就是89年的,即使這樣我倆說話也是很隨意的用簡體。

而在日本時間久了,留學生們自然而然的也學會了這套秩序。雖然不至於斥責和使用敬語,但是學長必須有範兒。普通來看,其實這一點沒有什麼褒貶之意,後輩尊敬前輩歷來也是一種基本準則,可是有一部分學長卻沒有資格獲得這份尊重。帶著新來日本的孩子們辦理高額的手機費網費,自己拿回扣(據不願透露真實姓名的小慄雨舉報)等等事件層出不窮。所以新來的孩子們還是擦亮雙眼為好。


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名校學生之間的明爭暗鬥

相互比較一直是人類骨子裡的特質,哪國人民都不例外。在這裡我所指的明爭暗鬥可以理解為:帝國大學的學生看不上私立大學的學生,早慶的學生看不上march的學生。話糙理不糙,可能你的身邊沒有這種情況,並不代表不存在。這種骨子裡的驕傲感可能是與生俱來的,也有可能是自己努力考上名校之後“多年媳婦熬成婆”的榮譽感。


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舉例來說,小慄雨的朋友圈中就有這種情況發生。姑且將二人稱為A和B,A是早稻田的學生,B是慶應義塾的學生,一次同學聚會,二人在席間一直爭論早慶到底誰好,好好的氣氛最終變得“劍拔弩張”,鬧得不歡而散。

講道理,名校之間的競爭是很正常的現象,學生之間的爭論也是稀疏平常,但是單純的在留學生之間,口頭的爭論孰優孰劣還是挺搞笑的。探討學術才是可取之道。


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朋友多,但是交心難

在日本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日本人眼中的中國人愛聚堆兒,一出行就看到五七八個人浩浩蕩蕩,但實際上中國留學生貌似很難在日本找到能交心的朋友。這種友誼說是逢場作戲有點言過其詞,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另一面。


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可能是我在日本見過太多這樣的友誼,也可能是自己身處的環境,只讓我看到不好的一面,但是存在即合理,如果不是長年累月的朋友,在日本真的碰不上志同道合的人。每天晚上都要跟家長和國內的朋友語音訴苦,在社交平臺上抒發自己的鬱悶,這種事情屢見不鮮。

我的建議是,逢場作戲也好,虛情假意也罷,把學習搞好了,啥都不怕。


危言聳聽?帶你看看在日中國留學生圈內的潛規則

雖說今天是一個毒雞湯,但是你事先知道了解了的話,說不定會百毒不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