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其实我很早之前我就想写一篇关于在日留学生的文章,但多少有些顾虑,怕这里面的内容引起同学们的不适,也怕打消一部分人的留学意向。但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心理斗争,我还是决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都分享出来,揭露一下我所知道的留学圈中的那些“潜规则”。多少能给还没有去日本的同学打好“预防针”。

长幼秩序比国内强

其实在国内上了大学之后,前后辈的关系才慢慢的浮现出来。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篇帖子,讲述了大学校园内学生会里面的官僚主义,嬉笑怒骂之余也感慨到国内大学中的长幼秩序还真的是胡来,没想到在日本这种事情还真是挺常见的。


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都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其实在日本社会中,学年高一年也会压死人。日本人的长幼观念从小就养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只要你对前辈或是学长说话,基本上都要用到敬语;后辈做错了事,作为学长就有权力斥责。要补充的一点就是,这里说的长幼制度是针对于学年,而不针对于年龄,即使学长比学弟年龄小,但他依然是前辈。就像当初小栗雨(93年)的同学就是89年的,即使这样我俩说话也是很随意的用简体。

而在日本时间久了,留学生们自然而然的也学会了这套秩序。虽然不至于斥责和使用敬语,但是学长必须有范儿。普通来看,其实这一点没有什么褒贬之意,后辈尊敬前辈历来也是一种基本准则,可是有一部分学长却没有资格获得这份尊重。带着新来日本的孩子们办理高额的手机费网费,自己拿回扣(据不愿透露真实姓名的小栗雨举报)等等事件层出不穷。所以新来的孩子们还是擦亮双眼为好。


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名校学生之间的明争暗斗

相互比较一直是人类骨子里的特质,哪国人民都不例外。在这里我所指的明争暗斗可以理解为:帝国大学的学生看不上私立大学的学生,早庆的学生看不上march的学生。话糙理不糙,可能你的身边没有这种情况,并不代表不存在。这种骨子里的骄傲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也有可能是自己努力考上名校之后“多年媳妇熬成婆”的荣誉感。


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举例来说,小栗雨的朋友圈中就有这种情况发生。姑且将二人称为A和B,A是早稻田的学生,B是庆应义塾的学生,一次同学聚会,二人在席间一直争论早庆到底谁好,好好的气氛最终变得“剑拔弩张”,闹得不欢而散。

讲道理,名校之间的竞争是很正常的现象,学生之间的争论也是稀疏平常,但是单纯的在留学生之间,口头的争论孰优孰劣还是挺搞笑的。探讨学术才是可取之道。


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朋友多,但是交心难

在日本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人爱聚堆儿,一出行就看到五七八个人浩浩荡荡,但实际上中国留学生貌似很难在日本找到能交心的朋友。这种友谊说是逢场作戏有点言过其词,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另一面。


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可能是我在日本见过太多这样的友谊,也可能是自己身处的环境,只让我看到不好的一面,但是存在即合理,如果不是长年累月的朋友,在日本真的碰不上志同道合的人。每天晚上都要跟家长和国内的朋友语音诉苦,在社交平台上抒发自己的郁闷,这种事情屡见不鲜。

我的建议是,逢场作戏也好,虚情假意也罢,把学习搞好了,啥都不怕。


危言耸听?带你看看在日中国留学生圈内的潜规则

虽说今天是一个毒鸡汤,但是你事先知道了解了的话,说不定会百毒不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