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将种师道,究竟有何成就?

庭州行者


民间流行对宋朝的军队冠以“谋家军”的称呼,如岳家军、杨家将、刘家军、韩家军等,其实大多是演义夸大成分居多,真正可以被称为“家军”的是种家军。种家军一门五代人从军,个个都是将帅之才,累世十余人战死疆场。

种师道是种家第三代,他年轻的时候,就随父祖征战在西北边境,后来当过一段时间文官,参加过灭辽战争,因政治斗争被迫闲置了多年。金军入侵后,年逾古稀的种师道再次出山,主持抗金军事统筹,最终因为混乱的朝局,让他壮志未酬,病逝于汴梁。他死后不久,金国人攻破汴梁,北宋灭亡。

小种三代的代表

种家是我国少数民族彝族人,祖上移居洛阳。种家世代官宦,一直是书香门第,种世衡是种家第一位将军。

自种世衡起,种家祖孙三代,一直活跃在抗击西夏的西北边陲,多次立下大功,种家军的名气就是那时候创立的。

种师道年轻的时候,跟随叔父种鄂参加了对西夏的米脂大捷,一举歼灭西夏八万人马。这是北宋对西夏战争中不多见的完胜记录,种师道此战立下大功。此后,他被调入地方当了几年文官。

宋哲宗登基后,种师道再次被征调至西北前线,这时候,他已经成了小种三代的代表性人物了。这十几年时间,种师道参加了平夏城之战、横山之战和臧底城之战等重大战役。这几场关键性战役的胜利,彻底扭转了北宋几十年来的被动局面,使北宋由战略防守,转变为战略进攻态势。种师道也因这几场战役,而名声大噪。

灭辽战争中被撤职

宋金海上之盟达成后,北宋配合金国,发动灭辽战争。种师道以保靖军节度使,随童贯伐辽。种师道虽是一名军人,但绝不是武夫,他一直主张慎战,对灭辽战争他持不同意见,他说:“今日之举,譬如盗入邻家不能救,又乘之而分其室焉,无乃不可乎?”

种师道认为辽国是邻居,金国人才是强盗,我们的行为分明是资盗。这句话多么有先见之明,北宋就是因为资盗行为,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落得国家灭亡,人民受难的下场。

种师道向童贯进言,要求退兵。以种师道在朝中的地位,说这样的话,无疑是自寻烦恼。童贯毫不犹豫地弹劾了种师道,首辅大人王甫一怒之下,撤了种师道的职,让他致仕回家。

果如种师道所言,这场灭辽战争成了笑话,被金国人打得仅剩半口气的辽国人,差点让北宋全军覆没。北宋无能的形象,让金国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汴京保卫战中殉职

不出种师道所言,金国人打过来了,势如破竹。这时候龙椅上的人,想起了种师道,他年逾七旬,再度出山。

种师道是坚定的主战派,但朝堂上,战与和吵得不可开交,宋钦宗左右摇摆,一面派康王赵构和张邦昌和谈,一面又想打。和,不考虑用争取来的时间积极布防,战,又不积极形成方案。反正除了争吵就是争吵,上纲又上线。

种师道主战,但不盲目。这让宋钦宗觉得种师道太老了,畏战。他听信姚平仲的建议,搞了个滑稽的劫营。结果劫营不出意外地失败了,姚平仲千里大逃亡,宋钦宗吓得勒令放弃抵抗,抓紧和谈。

和谈中,金国人同意撤军,种师道提了个建议:金国人早晚还会打过来,不如趁他们渡黄河之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消灭他们!宋钦宗先同意了方案,还没执行,在主和派的干扰下,宋钦宗又取消了行动方案。

宋钦宗就是这样,始终摇摆不定,从来没有认真部署过一件事。金军一撤退,他的胆子又上来了,企图勾结契丹人袭击金国人。这下惹怒了金国,他们二次围攻开封。

金国人撤退后,种师道曾经提了一个建议:在沧州、卫州、孟州、滑州修筑四道防线。他的这个建议,在祥和的环境中没有被采纳。等金国人二次出兵,种师道知道这次大宋没机会了,因为西路军已经被攻破,金军形成东西两路夹击的势态。

种师道又提出最后一个建议:临幸长安以避锋芒!皇上您赶紧逃吧,守不住了!主张派们不干了,斥责种师道胆小怕事。这就是当时朝廷的现状,主和的只考虑眼前,主战的只凭一张嘴空喊口号。连种师道这样的主战派,都差点被批成“投降派”。

种师道被从前线调回京城,不久,宋钦宗做了终极决定,放弃抵抗,和谈,种师道、李纲罢职,不迁都。最后,宋钦宗在主张派的忽悠下,用了一个叫郭京的“神汉”守卫城门,结果“神汉”不神,金军一来他们就胜利大逃亡,开封失陷,徽钦二帝成了俘虏。

不过,此时种师道已经看不到了,他被宋钦宗从前线调回来不久,就在悲愤交加中发病而亡,终年七十五岁。


寻根拜祖


种师道,他原名叫建中,因为为了避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故改名师极。不过后来他又被宋徽宗赐名为师道。种氏在当时是一个有名的大族,种师道是名将种世衡之孙。种世道身为名将颇立功劳,亦被称为“老种”。后来种师道在他七十六岁时因病去世。他去世后,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后加赠少保,谥号为忠宪。

那名将种师道,究竟有何成就呢?

种师道颇有谋略,身为名将的他,主要的功劳成就就是曾抵抗西夏、出兵辽国、抗力金国。

在《宋史》中,而不是在小说演义中,种家不仅是大族,而且名气很大,种家可谓是英雄辈出,除了种师道,还有种世衡、种谔、种诊、种师中、种谊等人,都可谓是将才。并且种家人五代从军,有数十人战死于沙场之上。

种师道在抗击西夏时,那时西夏侵犯大宋边境,种师道则带兵前去征讨。后种师道因功被封为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应道军承宣使。种师道亦曾出征辽国,当然那时是随童贯一起的。后来在金国兵南下时,种师道力主抗击金兵,他颇得民心。不过后来却被罢了兵权。

后宋钦宗起用主和派,将李纲又调离京城。当金兵兵临城下时,宋钦宗此时不仅一面用主和派去求和,又一面用主战派坚守,然而结果两者皆没有成功。最终宋徽宗、宋钦宗皆被掳。

当时种师道已经去世,当时金兵颇城后,就想去看种世道,并且说种师道是一个好的将才。在种师道去世后,他的灵柩在路上碰到强盗,当强盗听说是种世道的灵柩,不仅对他下拜,而且还赠以金钱,可见当时种师道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中孚鉴


导读:种师道,字彝叔,汉族。北宋晚期的名将,京兆府人。在抵御西夏和辽、金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因此深受大家的爱戴。死后被追赠开府仪同三司,极尽哀荣。



种师道祖父种世衡是仁宗朝的西北名将,威名震慑西夏。种家子弟已是三代从军,数十人战死沙场,世代忠良。年轻时期,同时拜了当时的思想家、哲学家张载为老师。也许就算是不做武官,他也可以做一个有才能的文官。最初就是任文职,后来得罪了蔡京被迫改武职。他的主要成就在抵御外敌方面:西夏和金国。我们来简单阐述一下。


种师道历经数次大战,累功升至怀德将军。公元1111年,西夏派遣使者来大宋。厚颜无耻的说某地某地曾经是西夏的国土,大宋需要归还。种师道说:“如言故地,当以汉唐为正,则君家疆土益蹙矣”。意思就是说如果说自古以来的故土,咱们就先谈谈汉朝和唐朝,你们西夏的国土都是我们的。这话赶得上外交部长了,有力打击了西夏使臣的嚣张气焰。种师道治军极严。有一次他奉朝廷命令,统帅七路精兵共十万余人征西夏臧底城,朝廷命令必须在旬日内攻克(半个月内)。敌城守备坚固,连攻了几日不能攻克。一些将领开始懈怠了,居然有将领坐在胡床上指挥作战。种师道立斩此人,陈尸于军门。厉声说道:“今日城不下,都和此人一个下场。”众将股栗不已,奋力登城,当日城破,离开战之日不过八日。

宋金海上会盟后,北宋几十万大军偷袭幽州。被辽国耶律大石2万杂牌军队击溃。被金国看出了虚弱后大举攻宋。种师道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被召回勤王。这次东京保卫战在李刚和种师道等将领的共同努力下胜利了。金军北撤。种师道建议在金军渡过黄河时迅速出击,给金军以沉重的打击。建议集合大军驻屯黄河两岸,防止金军再次渡河。宋钦宗不听,认为种师道危言耸听不堪大用,就解除了种师道的兵权。后面的事实证明了种师道的预见的正确性,北宋被灭。徽钦二宗在流亡北国途中,曾经痛心疾首的悔恨“今日之祸,皆因当初没有听取种卿所言。”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历史纵横帝


种师道是北宋未年名将,人称老种经略相公,河南洛阳人。主要功绩一,抗击西夏二,出征辽国三,抗击金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