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改農場耗費20多年,他48歲白手起家,靠摩托車年賺126億

在現代很多人的都這樣的想法,那就是創業要趁早,很多人認為創業的黃金年齡在25~30歲左右,但是很多企業家用一輩子去驗證,人生沒有太晚。比如已故的褚時健先生,經過人生低谷的他,74歲高齡重新出發,以耄耋之軀創立個人品牌“褚橙”。褚老的人生經歷,既讓我們大開眼界,又給予了我們創業的激情和堅定的信念。不過今天要說這位企業家並非是褚老,而是一位叫尹明善的企業家。

在勞改農場耗費20多年,他48歲白手起家,靠摩托車年賺126億

相信很多網友都沒聽過尹明善這個名字,但是對力帆集團相信都有印象,尹明善正是力帆集團創始人。力帆集團1992年誕生於重慶,如今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但尹明善創立力帆時已經年過半百。然而在我們認為創業的黃金年齡,尹明善卻在勞改農場耗費了20年光陰。

尹明善出生於1938年,小時候尹明善的家庭還算富裕,但是在那個格局動盪的年代卻被當做財主家庭趕到了鄉下。而為了活下去,12歲的尹明善就開始琢磨著做生意,想來想去,他認為針線是農村最常用的東西之一,每家每戶必備。而且這個東西小巧,出去賣貨時方便攜帶,因此尹明善小時候就做起了這門生意。經過兩年的叫賣,尹明善略有盈餘,總算解決了吃飯之憂。

在勞改農場耗費20多年,他48歲白手起家,靠摩托車年賺126億

尹明善的母親是一位開明的文化人,她一直遵循不讀書則無為的教育理念來引導尹明善。於是在14歲的時候,尹明善來到重慶求學,天賦異稟的他憑藉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當時重慶最好的中學。然而在20歲,尹明善離大學只有一步之遙的年紀。他卻受政策所影響,且因資本主義傾向坐牢,在勞改農場耗費了20多年光陰。然而在獄中,尹明善為排解寂寞,開始大量讀書。

1979年,41歲的尹明善得到平反,被活埋了20多年的人生曙光乍現,他的命運也從這時候起開始逆轉。1981年,尹明善因為英語水平高,而且有老師經驗,他被調到重慶設計院擔任英語老師。在此期間,他獨自將《實用英語慣用法》翻譯成中文,兵阿紫1985年出版。1985年,重慶出版社公開向社會招聘編輯,而尹明善則在眾多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成為重慶出版社編輯。

在勞改農場耗費20多年,他48歲白手起家,靠摩托車年賺126億

憑藉自己多年來的積累,尹明善在編輯工作崗位成績卓越,很快就成為出版社的名人,獲過諸多獎項,事業風光無限。但此時下海潮席捲全國,47歲的尹明善也不敢落後,依然辭去這個看似鐵飯碗的工作。1985年年底,尹明善下海做了一名書商,並且創辦而來重慶職業教育書社。當時圖書盛行,尹明善靠賣書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0萬元。

1992年,尹明善已經是重慶最大的書商,然而這時主渠道上被新華書店佔領,尹明善做得再好也只能屈居第二。不甘落後的尹明善決定尋找更大的舞臺。1992年,54歲的尹明善再次創業,他不顧家人反對投資20萬元開始了自己的摩托車事業,於是便創立了現在的力帆集團。經過14年的發展,力帆獨立開發90電啟動、立式100型發動機均為全國首創,在中國摩托車工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力帆摩托是國內首家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摩托車電噴技術、水冷技術和多氣門技術的摩托車廠商。

在勞改農場耗費20多年,他48歲白手起家,靠摩托車年賺126億

截止2006年,力帆集團不僅取得自營進出口權,其出口創匯更是高達2.61億美元,居國內同行之首。打開國際市場之後,力帆摩托開始在東南亞、西亞、歐洲、南美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佈局。隨著摩托車在行業內不斷高升,尹明善把力帆的觸角伸向了汽車行業,並且相繼推出了微型汽車、客車、卡車、工程車等。2010年,力帆汽車登上深交所之後,尹明善的身價倍增,一度超過了110億。

在勞改農場耗費20多年,他48歲白手起家,靠摩托車年賺126億

截止2017年,力帆集團年營收達到了126億,不過到了2018年力帆集團卻開始走下坡路,旗下子公司力帆汽車近年來銷量不佳,因此被成立僅3年的車和家收購。而在2017年年底,創業20餘年的尹明善也已經退休了。雖然力帆汽車走向衰弱,但是尹明善卻是成功的,他用大半輩子再一次告訴我們,人生沒有太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