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浩如煙海的詩歌中,有一部分詩歌是以它的理趣而流傳千古。譬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朱熹的“問渠哪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等。它們都是因富含深刻的哲理,具有較強的啟迪和借鑑意義,成為千古名作。

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小編今天便通過黃庭堅的一首《牧童詩》,來和大家一起探尋詩歌中的理趣。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也是江西詩派開山之祖。其詩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黃庭堅自幼便聰穎過人,讀書數遍就能背誦,《牧童詩》便是黃庭堅7歲時所寫。

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據《桐江詩話》記載,黃庭堅父親黃庶常邀請詩友在家飲酒吟詩。有一次,其中一位說:“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令人拍案叫絕的《牧童詩》。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黃庭堅的這首《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

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首先,我們來看這首詩的前兩句,“騎牛遠遠過前村,短笛橫吹隔隴聞”,它的意思是說,遠遠地看見一個牧童騎著牛緩緩地在前村走過,輕風隔著田壟送來了牧童吹奏的陣陣笛聲。“騎牛”與“吹笛”,生動地描摹出了牧童生活的恬靜與閒適。它也反映了幼年黃庭堅內心純樸、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

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然後,我們再來看這首詩的後兩句,“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它的意思是說,長安城裡多少追逐名利的人,用盡心機也不如牧童這樣清閒自在。由此可見,這兩句詩是即事論理。即黃庭堅在讚美牧童的同時,也貶斥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的黑暗現實。後來《紅樓夢》中的“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便和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詩中黃庭堅描繪出來的牧童、短笛、老牛、田壟,是我們所熟悉的田園風光。它所具有的清新悠閒、樸實無華,也很好理解。它就是身為兒童,所具有的純樸率真,無憂無慮。這點也是7歲黃庭堅所具備的。但他能夠從牧童的恬然,聯繫到現實中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這就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了。

7歲黃庭堅寫下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卻令人拍案叫絕!

綜觀黃庭堅的這首詩,他主要讚頌了牧童清閒自在,不追求名利的生活情懷,以及通過對現實生活的批判,認為人就應該和牧童一樣悠閒淡泊,不應受到名利所驅。但是黃庭堅寫這首詩時,我們都知道他才7歲,牧童會長大,他也會成長。所以能夠始終保持牧童的悠閒淡泊,同時不受名利所驅,才是這首詩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