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人员在机构改革中会怎么改?

墨-辉


城管也就是城市行政执法管理局,很多城市都是这么叫,现在有权力扩大的倾向,但从执法的概念讲,这个单位就不应该存在,是应撒销的单位,因为国家提倡法制治国,而不是行政治国,一个在国家体制中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的再设行政机关从那里来的执法权,既便存在也应去掉执法,改称城市服务局,国家明确有执法权的单位,公安,国安,工商,药监,质监,现在工,药,质三家有执法权的单位都合并成了一个单位,那么城管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城管现在都干了什么活?违建,违建应该是城规局的活,城管确定是否违建,还得到城规局确认。道路管理乱停乱放,这是交警管理范围,市容卫生应该是城建局的事,街道管理是办事处的事,現在城管是靠行政划拨的权力在干活,没有执法权,除靠强制手段解决问题以外,发生纠纷时最终还要归有执法权的单位解决,俗话说掏力不落好,有很多人担心没了城管,城市管理会乱的,过去没有城管城市也没乱,政府组建城管执法局愿望是好的,想把各单位混乱的行政执法集中使用,但实际上各单位的行政执法权力,在法律上都是模糊的,国家没有明确的。公安在行政权力行使上,依据是治安处罚条例,交通道路条例,国家明确只有公安可行使!工商依据工商管理条例!

违建可以由规划部门确认后,起诉到法院,法院判决后由执行局执行。宪法明确保护私有财产,处置公民的财产只有法院在有证据的情况下才有权力,通过法院判决,也会让公民知道,违建不是靠关系,靠胆大,靠无赖就能建的,财产损失是违法的结果,靠远气,靠熟人照样付过代价,得不偿失的情况下违建会没有的!

道路上,乱停乱放本身就是公安交警的事,名正言顺,而且执法权是国定的,现在无非说警力不足,这个问题不是难题,可以从退役人员中以辅警的形式招收,他们在部队受过纪律教育,有集体观念,其素质应该是好的,干的好可以入警。门店本身是工商的事,街道是办事处的事,各尽其责,各尽所能,各单位多招几个人,总比单设一个机关开支要小的多,另外交叉执法执法容易产生矛盾,各地已出现多起,从以法治国的理念上讲,从机构改革的思路上讲,城市管理局只能是个过渡机构,素质高,纪律好有责任心的可以分流到交管,工商,办事处,政府也应该考虑民生,在城市定时定点的开放一些道路,公共场合,地摊也是中国固有的交易文化,几千年来手工产品,粮食,生活用品,艺人都是通过集市庙会摆地摊进行交易的,摆地摊也可增加就业,增加一部分人的收入,弄的好的话只会给城市添彩!城管出了力,给政府添了骂,老百姓对此还很有意见,治水一样,堵不如疏!


雨下的海


其实我们这里的城管不错,他们总是以商量勾通的言行做事,什么“请理解一下,我吃到这碗饭了,没办法,支持我一下…”等等言词,很暖心,配合的很融洽,人心都是肉长的。有一天我买菜看到好几个城管围在一个小商贩身边,微笑着等那个女人坐在地上拿着称大哭大闹,一问旁边人才知道,多次叫她到菜市场内去摆摊卖菜,可她就是不肯,收了她的菜,就滚地下耍横,还说城管打了她。我买菜出来,城管工作人员还守着她,一样微笑着,围观者都散了…我深有感触到城管工作即好做,也不好做。如果大家都改变态度,提高素质,这个社会是不是就更和谐,更美好些了呢。


希望141671268


综合执法无疑将会成为未来执法改革的主要思路,像以前那种各自为政,各扫门前雪的体制机制将被取消,由多头管理融为统一总揽。

实际上,从近期各省公布出来的改革机构我们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向,拥有行业执法权的基本都要统一划转至综合执法单一机构当中。比如,成立综合执法厅,把之前的城市管理(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城管)、交通管理、文化市场、旅游市场、农林牧渔、海洋管理等各领域内的执法权,全部划转至新成立的综合执法部门。

综合执法可以更集约化,更能提升行政效率,避免神仙打架,有利的都往自己身上揽,有风险的都往外推,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推诿扯皮。比如说,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有可能在功能和业务属性上重合,而这两块分别由文化广电局和旅游委管理,那么当一个既涉及文化又涉及旅游的问题发生时,到底以谁为主合适?谁主导,谁从属?这是很容易产生推诿的,不但不利于解决问题,而且还会引发公众的不满,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但要是统一划归至统一部门,就比较容易协调了,单位内部的协调永远要优于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协调。

在国内有些地方,实际上已经早已试行综合执法的新模式,在下步的机构改变当中,这就是改革的路线图和标准,建制肯定会打乱,业务重新归整,领域更加具体,执法更加专业。


元芳有看法


城管,这个部门,是比较奇特的一种存在。他们上无对口的管理部门,一般到市这一级为止,省以上就没有了;内无固定的编制,都是属于本级政府调节出路的编制;人员成份比较杂,有行政编,有事业编,也有临聘人员;外无法定的执法权,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能处置任何一个公民的。

因为具有以上特点,而且本就是一个临时性机构和部门,所以他们未来的改革方向没有什么规律可言。既不是像事业单位改革那样,或转行政单位,或为公益事业单位,或改成企业,也不会想行政单位改革那样,确定职能,落实“三定”。其最大的可能是,维持现状,一定时期内存在,然后慢慢取消。



职场领航员


这次机构改革是空前的。就城市管理来说,个人感觉,应该将目前城管局的职能回到原来的单位。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本来可以在源头解决的问题,由于城管局的存在,让大家感觉到有人给我们兜底了(例如违章建筑),都没有完成好本职工作。还有个别地方已将机动车停放这块也划到城管局,由城管执法人员对违停车辆开具处罚告知单(这个词可能不准😭),这些一味地增加城管局工作职能,我们的城市管理工作做好了吗!

有人问:城管局把职能都给原来的单位,那城管局不就可以撤销了。笔者认为(有点儿膨胀了😁),城管局作为多年从事城市管理的单位,有些别的机构不具备的优势。哪我们如何利用这种优势?目前全国各地都建设有“数字城管”或“智慧城管”,有信息化、数字化来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对改变城市管理方式具有历史意义。可是全国只有少数地方真正运用好,更多的地方只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各地可让城管局负责本地“数字城管”或“智慧城管”管理、考核,两者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字城管”或“智慧城管”的作用。


牛167467819


此轮机构改革中央的方案对城管部门及队伍没有涉及,但在各省公布的方案中,城管部门的地位有所上升,城管队伍最关心的人员编制及权责问题各地方案虽没有涉及,但在一些地方先行探索中可以窥见中央改革的方向。

城管局高配为政府组成部门

虽然同为局委办等,但各单位的实际地位不同,有的是政府组成部门,有的是政府直属机构,有的是政府工作部门,而城管局在各地往往作为住建部门的管理局,地位较之其他部门相对弱势,但此轮机构改革,作为直辖市的重庆将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更名为市城市管理局,作为25个市政府组成部门之一,与住建局在政治地位上平起平坐。

城管执法队伍将被完整保留

此次中央机构改革方案中,明确要求一个部门设有多支执法队伍的,原则上整合为一支队伍。但这只是针对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综合等五大领域的综合执法改革,原则要求一个部门只能有一支执法队伍,推动整合同一领域或相近领域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设置。而对于相对聚焦主业的城管执法队伍来说则不再此次合并之列,所以城管执法队伍将从此次机构改革中得以完成保留。

明确执法人员使用行政编制

在各地市的现行探索过程中,趋势就是将改革一线执法人员纳入参公管理,解决了财政供给问题,所属执法机构纳入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消除了基层与机关待遇上的差别。城管执法委管理执法人员编制在现有编制基数不变的情况下,随职责划转,从其他部门对应调剂增加;随着城市常住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管理执法职责的拓展,相应增加城管执法人员,这方面就解决了人员来源问题,以应对队伍不足的问题。而传说中的纳入公安建制目前还未有消息。


码上风


我个人觉得城管这部门要是的继续保持,虽然在当下有些不协调的声音,但要没城管,那估计街道要乱了,只是我们在城管队员的选拔上,最好也事业编制,提高待遇,也提高门槛,别找一些二流子进来。

人员素质很重要,这比如中国的保险行业,为什么现在还是很多人不喜欢??不是保险这行不好,是入行之人素质太差,说白了就是进入门槛低了。随便一个没文化的,没学历的,都能进,很多还是农村进城的年轻农二代,你说他们有多高的素质??除了骗还是骗,除了耍无奈,就是一问三不知。就这么低素质的人,群众能信任吗??

所以,不管是保险从业人员,还是城管,只要人员素质好,都好说。别整一些没读过书,而且还素质低的进来。


黑炭随拍录


我不知道別的省是怎么改的,我们四川的很多的城市局改为了综合执法局,队伍不是缩减而是把县属行地执法的职能全合过去了!

这个改革现在不敢说是好是坏,但在某些方面是与中央精神不是很一致。地方上的想法估计是想改变在城市综合执法中改变一些九龙治水的格局,但想法归想法在今后的实践中也许矛盾更加突出。

以市场监管局为例,目前将市场监管局的行政审批划给了行政审批局,把行政执法划给了城市行政执法局。问题出来了,市场临管局干什么?市场检查就完了,有问题移交行政执法局由行政执法局去执法?拿"无照经营"为例,按《无证无照查处取缔办法》谁许可许处理,市场监管局无权查处无照行为,行政审批局没有市场巡查人员,更谈不上将无照行为移交行政执法局了。中央一级将工商、食品药品、质量、物价、反垄断组成一个局,悬想将经济领域的职能综合在一起,并成立这个基础上的综合执法局,而地方上又把市场监管又一分为三。又成了一个问题几个部门管,出了问题又相互推委,呵呵呵

目前地方把城市综合执法局,组建叺一支可以说是很强大的队伍,综合了县属所有行政部门的400多项行政执法事项。我想了一想,一个部门却没把一个部门的行政执法搞上去,现在又将一个部门提十几个部门的综合执法,这些人该有多牛。

又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一个市场临管局管了十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又改成三个部门来管,不知道这个地方的改革方案成功否。


咪哥心态很平和


一个时代的产物,貌似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和各大国营食堂农场等等,国家发展了,经济发展了,农民朋友也自然要享受这种国家的福利,进城镇售卖农副产品,方便城镇居民的日常生活!可是问题来了,城镇有专门的市场和商户,人家生意买卖有专门的店铺和档位,有固定的营业执照和缴税义务!大量的农民朋友为了快手的卖掉自家辛苦耕种的产品而没有去顾及市场上应该有的秩序,据地集居,造成了道路堵塞,货物价钱不匀,故之才会造成如此之大的社会影响,职能部门,或许也有过错之事,还希望各自节制!没有农民,也许,就没有你们这个部门!所以说,疏浚比引流好!妄说!


扬帆之间扬帆之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