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人凭什么(原创)

常德人在湖南的土地上很牛B,牛B到什么程度?据说在湖南官场,厅局级干部中,常德人占了一半,文化传媒界,常德人更是风生水起,势不可挡,湖南电广传媒、各大影响力报纸的领军人物几乎全是常德人,至于商界,不说遍及各个角落的津市牛肉粉店,就说在长沙叫得响的高档酒楼有很多都有常德人的影子。所以在长沙,常德人又被称为“德国佬”或“犹太人”,常德话更是被称作“德语”。在长沙的大街小巷,到处可以听到常德人不管不顾,在别人的地盘大行其道地讲自己的“德语”,长沙人不但不抵制,久而久之反而得到同化,与常德人交谈时也能很自如的运用“德语”。有人笑称:“5年之内长沙话将彻底消失,德语将取代长沙话成为长沙方言!”

除了常德话,常德的妹子也是名声超好,能干、贤淑、时尚、漂亮,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是对她们的普遍评语。据说当年林彪给林立果选“妃子”,除了锦州、青岛和杭州,湖南的常德也是重点“考察”地区,可见常德女人的“美丽度”那是相当的高,不信的话可到下南门步行街上看看,不但天生丽质、婀娜多姿,而且时尚、新潮、前卫的常德小美女如过江之鲫,让你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常德妹子似乎都很听老公的话,愿意在场面上给自己的先生留面子,曾有一个常德人与朋友聚会,喝高了,夫人在旁边小声地提醒了一句:“你少喝点。”这个常德人瞪起一双大眼,粗声说道:“爷们喝酒,你做么的声?”于是女人便微笑着不做声了,改而不断地替自己先生喝酒。聪明的女人总是会换个方式来关心人。所以许多人以能找一个常德妹子做老婆为自豪。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常以九头鸟自豪,但碰上常德人,聪明的湖北人只能甘拜下风,因为这句谚语又有了新的内容:“十个湖北佬,赶不上一个常德佬”,可见常德人那不是一般的聪明。一段混凝土的城区防洪大堤,硬是被常德人做成了闻名全国的诗墙,这样的创意,高,实在是高。湖南的“鱼米之乡”不止常德一处,但唯有常德人率先把经营几千年的养鱼种稻,推向了现代经济的潮头浪尖,洞庭水殖、金健米业的股票相继上市,洞庭水殖甚至被誉为中国“淡水养殖第一股”。常德上等烟叶产量不多,却出了“芙蓉王系列”这样的一流卷烟。棉花不是常德主产,但本土纺织业兴盛一时,纺织机械的生产技术还走在了世界前列。在湖南乃至全国的重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中联重科,其掌门人也是地道的常德人。

湖南人给外界的印象是从来都是踔厉敢死,敢作敢为,打打杀杀,有你无我。所以近代以来,无论政坛、军界还是商业圈,湖南人多是单枪匹马,即使最初有几个老乡搭帮干事业,但最后还是“一山难容二虎”,甚至以决裂告终,这是湖湘文化中最影响湖南人创业守业的软肋。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除了敢作敢为敢拼,还要讲究宽容协调,合作共生。在这一点上常德人改变了湖南人的这个性格宿命,但凡出来闯荡的常德人比其他地区的湖南人更喜欢“抱团”,这也是相较革命时代,常德人在当今政界、军界中的作为,反而更加可圈可点的原因。为什么常德人如此齐心,能够做到空前团结呢?有人道出了秘密:沅江以前经常发大水,抗洪抢险是经常的事;洪水一来,如果不团结起来,反而各干各的,谁也救不了。正是这样在抗洪中团结,并且逐渐成了一种习惯,一种文化,常德人依靠团体,相互帮助,做成了许多别地人做不成的事情。

无论“德国佬”还是“犹太人”,戏谑中都带有几分敬畏,也让常德人很受用,但惟独“常德泡泡”的称谓让常德人非常不爽。常德人能干事,但也能“吹牛”,这是事实,历史上就曾有杨阁老欺君瞒报“城加三尺,街建半边,桥修七里”的故事,体现了常德人的精明,也给人以奸猾之嫌疑。“常德德山山有德”,常德是“德文化”的发源地,在以信誉为本的市场经济体系里,常德人只有不辜负一个“德”字,才能真正做到“德行天下”。

常德人凭什么(原创)

沅江

常德人凭什么(原创)

常德德山山有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