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福建”建設進展:奮力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

據新華社報道 數字經濟增速位列全國第二,信息化綜合指數保持全國前列,電子政務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近年來,福建省大力推進“數字福建”建設進程,全力激發“數字”時代的魔力,引領和推動著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百姓生活等方方面面的變革。

八閩大地,正向著“數字中國”樣板區這一目標穩步向前。

數字經濟:

“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近年來,福建經濟增速位居東部沿海省市首位,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始終是全省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創業創新主戰場。統計顯示,去年全省互聯網普及率居全國第四位,信息化綜合指數居第六位,數字經濟規模達1.42萬億元,同比增長22%,增速位列全國第二。

作為國內電子數據取證行業領軍企業,美亞柏科公司早期產品研發源於福建本地對計算機犯罪案件的取證需要。如今,這家公司在自主創新之路上走得更加堅定,其研發的“取證大師”分析工具已得到全球30多個國家安全部門使用。

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內,三安高端半導體系列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公司總經理助理陳文欣介紹說,三安光電從最基礎的芯片做起,目前已經成為國內半導體和集成電路龍頭企業之一,其在微波射頻、電力電子以及光通信領域所研發生產的芯片已廣泛應用於現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場景。

“虛實結合”,天地更寬。“數字福建”建設加快了傳統工業企業的創新節奏,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正深刻改變著製造業的每個環節。

東南汽車近年來投入數億元推行智能化車間改造項目,實現了每個生產工藝的高度可視化、信息化及數據化。公司董事長陳鋒說,公司生產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目前提車需求滿足率達90%,訂單供車及時率達99%以上。

如今,福建初步形成以電子信息製造業為基礎,以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通信服務業為增長點,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衛星應用產業為突破口的數字經濟發展新格局。

數字政務:

提升民眾“數字獲得感”

“因為工作關係,我們需要給孩子申請‘課後延時服務’,原以為要準備材料去學校辦理,沒想到在手機上點兩下就辦完了。”廈門市民林湧凌一邊說,一邊演示著“i廈門”的使用方法。

在廈門,目前已有包括文化教育、公安交管、醫療衛生、出入境等106項政務服務實現掌上“一鍵辦理”。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數字福建”建設把推進信息化與提高公共服務水平有機結合起來,極大地提升了民眾日常生活中的真實“獲得感”。

不久前,福州港申機電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湯錦柏在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新辦了一家企業。領取營業執照後,他在辦公室登錄福州“電子稅務局”,一次性辦結13個涉稅事項。他深有感觸地說,以往新辦企業要跑好幾次稅務局,而現在足不出戶上網就可以輕鬆辦好。

“我們不斷打破部門信息壁壘,加快數據信息共享,讓電子政務真正減少‘政出多門’,實現‘融會貫通’。”福建省數字辦技術應用處處長陳同彩說,目前,福建省政務數據匯聚平臺為各設區市和30多家省直部門提供1200多項數據批量交換服務,交換總記錄數9億多條,日均交換記錄數達167萬條。

“數字福建”:

打造“數字中國”樣板區

從20年前科學把握時代大勢,正式開啟“數字福建”建設大幕,到去年趁勢而上,堅持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以新發展創造新輝煌……面對信息技術加快發展的時代潮流,福建始終展現出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執著,保持著久久為功不鬆勁的定力。

圍繞數字建設,福建省不斷釋放政策紅利。去年,互聯網金融公司趣店集團將總部由北京遷至廈門。“不管是新園區建設,還是科研經費補助、稅收返還、子女就學,廈門對於企業的扶持讓我驚歎。”趣店集團CEO羅敏感嘆道。

目前,福建數字經濟總量已超過GDP的三分之一,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福州軟件園、廈門軟件園、馬尾物聯網基地、泉州芯谷等重點產業園發展勢頭良好,如一顆顆珍珠遍佈八閩。

“數字福建”建設還不斷走出福建走向海外。位於廈門的美圖公司的美圖秀秀系列產品已覆蓋超過15億臺移動設備,企業擁有超過5億海外用戶……

有關專家表示,“數字福建”建設不僅為實體經濟提質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福建實現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新的強勁動力。

福建省數字辦主任陳榮輝表示,下一階段,“數字福建”建設將從基礎設施、數字經濟、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發展環境等多個方面統籌推進,充分發揮得天獨厚的基礎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奮力建設“數字中國”的樣板區和示範區。

【關注頭條號樂居買房,掌握購房好時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