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三国最大的偶像,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只能膜拜他

卧龙(28)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马懿仍是不肯出战,于是,双方再次进入等待状态,不过双方等的东西不一样。诸葛亮等的是一次克敌制胜的机会或者等的是雍凉百姓和少数民族对曹魏帝国彻底的离心离德,而司马懿等得则是诸葛亮的死期。我确实没有你厉害,但是等你死了,没有发言权了,我只要比你活得长,就是胜利!打不过你也要熬过你!为此,司马懿还不怀好意的去向蜀国的使节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当得知诸葛亮“所啖食不过数升”时,司马懿马上就判断出:“亮体毙矣,其能久乎?” (《三国志·明帝本纪》)说起养生之道啊!呵呵,不是吹牛,同时代人在司马懿面前都是垃圾。

就在这相互等待中,公元234年秋风四起之时,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中。身后留下遗言:“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三国志·诸葛亮传》)一个人拥有无限权力却能做到这个份上,真的唯有膜拜而已!

魏晋三国最大的偶像,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只能膜拜他

这里想提一下《军师联盟》这部剧,虽然主创频繁东窗事发,但剧本身确实是国内历史题材少见的良心剧。这部剧的上下部的中途,真小人曹操和真君子诸葛亮都倒在了司马懿面前:曹操倒下时口中唱的是自己的《短歌行》,诸葛亮倒下时司马懿隔着渭水给他背的则是《出师表》。不去计较场景的真实性与否,《短歌行》和《出师表》确实是最能戏剧化呈现三国时代最厉害的两位英雄人物死时的心境。曹操渴望当周公,想要天下归心的——“周公吐脯,天下归心”,诸葛亮则不去计较结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小人与真君子都没了,世间自然就只剩下伪君子。三国之后,伪君子统帅下的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五胡十六国。

魏晋三国最大的偶像,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只能膜拜他

去世后的诸葛亮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他的对手司马懿在视察了诸葛亮的军营后,称赞他是:“天下奇才”(《晋书·宣帝纪》),蜀国之后的执刀人蒋琬、费祎、姜维在提到诸葛亮的时候只称其为丞相,不直呼其名,这在当时是最大的尊重。刘禅更是给予其“忠武”的谥号,虽然个人认为这个“武”字有点讽刺诸葛亮的意思,但是按照当时的解释,“武”字还没有被明武宗这样的极品玩坏,还是最高级的评价。

晋朝的郭冲更是诸葛亮的铁杆粉丝,他竟然敢当着司马懿儿子西晋汝南王司马亮的面,编出了“空城计”的故事,讽刺司马懿几十万大军打不过诸葛亮的扫地神兵!

一千多年后的又一个诸葛亮铁杆粉丝罗贯中笔下,在《三国演义》里至少让周瑜、刘备、曹操、关羽、鲁肃、王朗等一干猛人给诸葛亮做过捧哏,其中最惨的是周瑜,直接被气死;最冤的是王朗,直接被骂死。在配角的衬托下,诸葛亮直接升级为妖怪,把三国所以其他人玩弄于股掌之上。呼风唤雨都是小事,甚至可以直接给自己增福增寿,跟神仙几乎都没区别,唯一的不同只是不能长生不老而已。

魏晋三国最大的偶像,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只能膜拜他

但是在孔明先生穿上罗贯中给他的道袍之后,他其实已经就不再是他自己,而是别人希望他成为的人。诸葛亮成了所有士人向往甚至是意淫的对象。就好像《聊斋》里面的女鬼都爱书生是因为故事恰恰就是书生编的,不爱书生您能爱谁呢?孔明先生的三顾茅庐,也都是所有企图“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士人们对向往的入仕方式。所以每个人都选择自己最想看到的一面,也就没有人可以真正了解。

魏晋三国最大的偶像,你可以不喜欢他,但你只能膜拜他

孔明先生的不朽确是自己对理想的坚持。功利主义者是不会喜欢诸葛亮的,因为他明明有可以争取更大利益的机会,却自己放弃了,甚至会认为他傻。书呆子也是不会理解诸葛亮的,他们会拘泥于“虽十命可受,而况于九”这种问题,怀疑诸葛亮的忠诚度,理解不了诸葛亮的英雄气概。只有理想主义者会将诸葛亮引为知己,是啊,明明就是地狱级难度,人生只有一次,为什么不去努力争取知己想要的世界呢?何况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本篇为“千古名将英雄梦”特约作者孙教授“sunnyshine”所作,未经作者授权,禁止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