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羞耻感”,会笼罩孩子一生,家长别因“嘴大”而误事

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图片为锦鲤妈咪原创插画,欢迎个人转发、收藏。

童年这个词汇应是美好的,但是每个人经历的童年不一样,也使得童年对于每个人,在内心中的含义也不一样。在童年幸福的人心中,童年是一个长大之后依旧想回到的时代,是自己每每回味都感觉很开心的一个阶段。然而在不幸的人心中,童年就像是自己内心的一块阴影,想要甩掉,却总是挥之不去,甚至一直在影响自己的人生

童年的“羞耻感”,会笼罩孩子一生,家长别因“嘴大”而误事

小蒙的日记

小蒙从小有写日记的习惯,妈妈也知道这件事,但她会经常在小蒙不在的时候,偷偷看小蒙的日记,但是小蒙对此一直都不知情。

直到有一次家庭聚会,妈妈说漏嘴了。小蒙的妈妈在和小姨聊天时,调侃道:“我们家小蒙在日记里写最讨厌小姨了。”大人们知道小蒙年纪小,也是童言无忌,对此也是一片哄堂大笑。

但是在饭桌上的小蒙,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那以后,小蒙再也不会写日记了,直至今日,当时人们的笑声还一直在小蒙耳边萦绕

漂亮的姗姗

姗姗从小就长得非常漂亮,上了初中之后,就有很多小男生开始追姗姗。姗姗的妈妈有一次接姗姗放学,

甚至亲眼目睹自己的女儿被表白,还有姗姗书包的各种情书,妈妈都看过。

有一次,姗姗和妈妈一起出去吃饭,妈妈在饭桌上和朋友聊天。朋友说:“你女儿长得不错啊,够水灵。”妈妈就开始拿姗姗在学校被表白的事情出来聊了。

结果妈妈的朋友竟然开始调侃姗姗,问她交了几个男朋友,有没有拉手等等。姗姗觉得自己被羞辱了,妈妈却大大咧咧的不以为然。从那以后,姗姗跟男性交往总是很顾及,现在都快30了,还没个固定男友。

童年的“羞耻感”,会笼罩孩子一生,家长别因“嘴大”而误事

父母给予的“羞耻感”,是影响最大的

其实,很多孩子童年的“羞耻感”,不止来自于家庭,甚至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人,都会给孩子的童年造成一定的影响。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却是最大的。

1、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为什么是最大的呢?因为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孩子最信任的人,生活在一起最久的人,生活中磕磕绊绊时,父母是给予他们依靠的人,长时间建立的这种信任感,以及本身存在的血缘关系是不容忽视的。

但是父母一旦打破这种信任感,孩子会觉得父母让自己感到了羞耻,就会开始就对父母产生不信任,凡事都会躲避父母,害怕父母再把自己的事情当成笑话说出去。

久而久之,父母与孩子之间所产生的间隔就越来越大

,甚至突然有一天,孩子的行为跨越度太大,父母却不知道,孩子是什么时候变的。

2、父母是给予孩子安全感的人

因为父母是孩子出生以来最重要的人,是孩子内心的一道保护伞。在孩子心里,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父母都会站在孩子这边,而这种安全感只有父母才给给。

有一种说法叫“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孩子对父母的期望很高,但是父母突然对孩子松开了手,把孩子推到了风口浪尖,孩子觉得自己一下子就被父母抛弃了,至此开始也就学会自我保护。

所以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孩子的心理敏感时期,切记不要随意地嘲笑孩子,给孩子心里蒙羞,给孩子的童年蒙上阴影。

3、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担负着很多的重任,对于孩子的生活、教育也都是起着引导作用。在孩子眼里,父母是伟大的,是无所不能的,是自己人生的一个指路灯,是自己的一个榜样。

当榜样做出不好的事情,孩子内心会觉得,父母的伟大形象一下就倒塌了。例如偷看孩子的日记,日记本身就是孩子自我抒发情感的方式,就是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可是作为父母,竟然为了好奇心等原因,去偷看孩子的日记,那么孩子心目中那个,榜样一样存在的父母一下就不复存在。

童年的“羞耻感”,会笼罩孩子一生,家长别因“嘴大”而误事

被羞耻笼罩的童年,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孩童时期被羞辱过的孩子,有可能会被这种童年羞耻感笼罩一生,是很痛苦的。甚至在成年之后的性格,与人相处的方式各方面都会发生变化。

1、信任感缺失

当自己最信任的父母,有一天做出了让自己蒙羞的事情时,父母在孩子内心中多年建立的信任感会突然消失。当然这并没有这么简单,孩子不仅仅开始讨厌自己的父母,更不会对任何人,在轻易地去建立起这种信任感。

因为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最伟大最信任的存在,但是他们也对自己不尊重,背叛自己。而其他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是更没有一丝的信任感可言吗?

2、亲密关系受损

父母于孩子而言,是最亲密的存在,而孩子在幼时,正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父母在这个时期给孩子的内心留下阴影,亲子间的亲密关系就开始受损。这件事情会一直存在于孩子的心中,时不时地发一些脾气,父母或许不以为然,但是时间一长,父母会突然发现孩子变了,想改变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3、不愿表达

表达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童真的体现。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愿意拉着爸爸妈妈的手,讲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但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认为孩子开始变得孤僻,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自己,父母以为这是孩子长大之后的表现,但有些孩子提前的成长,可能是父母让孩子的内心受伤了。

孩子的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刺激,从而不愿意再和父母表达,害怕和父母表达的事件,父母再传达给他人,成为他人的笑柄。

4、害怕出错

当孩子经历过一次的羞辱之后,内心会再一次害怕自己类似的行为,遭到他人的嘲笑。因此,孩子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都开始畏首畏尾,害怕自己出错,引来别人对自己异样的眼光、背后的议论、当面的嘲讽等等。

童年的“羞耻感”,会笼罩孩子一生,家长别因“嘴大”而误事

避免孩子童年受辱,家长该怎么做?

家长给孩子的爱,是无人能比的,只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可能还是个孩子,对待事情的方式和方法最终都不尽人意。那么如果想避免孩子受辱,家长应该这么做呢?

1、给孩子以尊重

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个人空间,才是和孩子更好交流的方式。作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起引导作用。学会尊重孩子,才可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和孩子不断地成长。

2、学会保护孩子的隐私

每个人都会注重自己的隐私,作为孩子其实也不例外,孩子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也会有自己的小世界。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觉得孩子的事情可以随意拿出来进行诉说、指点、嘲笑。对孩子隐私的保护,会加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伟大的形象,更有利于父母和孩子的沟通。

3.、维护孩子的名誉与自尊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身的名誉和自尊尤为在意。因此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孩子名誉和自尊的维护,切勿在外人面前,看似无意地诉说孩子的种种行为,其实在孩子心里,这属于一种诋毁。

4、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变化,并加以引导

孩子的心理变化在青春期尤为明显,作为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动向,了解孩子的变化,在孩子的某些行为出现反常时,选择合适的方式跟孩子进行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对孩子加以引导。

童年对于每个孩子而言,都该是幸福的。作为父母,如果爱自己的孩子,请尊重他们,让他们带着自己的自尊,快乐地成长。

我是幸运的锦鲤妈咪,在生娃带娃的路上过关斩将。关注我,学习最实用的孕产、育儿知识,有关于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给我发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为您解决一点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