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代善为四大贝勒之首,却为什么不招皇太极待见?


代善是清朝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她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原配妻子佟佳氏的嫡子,其兄长为努尔哈赤一度中意的继承人褚英,褚英失宠后,成为了努尔哈赤实际上的嫡长子,位居众贝勒之手,因其有勇有谋英勇善战而一度被努尔哈赤视为未来的继承人,但是代善最终因为一些小事的发生,又被传出与继母阿巴亥有染,以至于被努尔哈赤冷落,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处分代善,代善然位居四大贝勒之首。

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原本是最有希望成为后金王朝的储君的,特别是努尔哈赤对他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可褚英人缘不好,又很残忍,在朝野上下,八旗之内处处树敌,最终导致被父亲努尔哈赤圈禁并杀害。褚英死后,代善是最有希望当储君的,努尔哈赤也曾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也极力培养代善,正在代善无限风光之时,却传出与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绯闻,这种丑闻非常要命,不仅让努尔哈赤颜面尽失,也让原本已成为储君的代善被取消了继承的资格,受到冷落的代善没有被努尔哈赤进一步处分,仍位列四大贝勒之首。

后金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六十七岁的努尔哈赤突然去世,由于去世过于突然,并且努尔哈赤生前也未来得及定立继承人,所以一时之间,后金的皇位面临着波谲云诡的局面,当时最为尊贵的是四大贝勒,大贝勒代善因为之前的丑闻事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成为继承人的可能,而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属于旁系,没有继承汗位的资格,那么就只有四贝勒皇太极成为了汗位的最可能继承者,代善充分看清了这种形势,因此率先站出来表示拥戴皇太极为大汗,阿敏和莽古尔泰随即也表示支持,在取得了当时最有权势的三大贝勒的支持之后,皇太极得以继承汗位。皇太极继位后,第一件要办的事就是要加强大汗的权威,把四大贝勒共同理政的制度变成权力统一集权。因此,皇太极先后以一些无关紧要的罪名将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处死,随着阿敏和莽古尔泰的先后死亡,这个时候对皇太极威胁最大的就是德高望重的大贝勒代善了。

皇太极为何要最终没有放过代善呢?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代善特殊的身份让其无法逃脱打击:代善曾经为努尔哈赤的储君,后来虽然被废黜了储君身份,并且代善也没有政治野心,但是仍然为多疑的皇太极所忌惮。

其次,代善权势过大因其皇太极的担忧:代善父子掌握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兵权和旗务,在当时属于手握重兵,并且在一系列征伐女真各部、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代善屡立战功,功绩颇丰,又有威望,所以招致皇太极的忌惮。

第三,皇太极希望削弱代善的势力,也等于给自己和自己的继承人除掉了隐患。为了打击代善,皇太极先是削了代善儿子的世袭爵位,又借某些细节的事,公开斥责代善越分妄行,轻君蔑法。

代善经过一些列的打击和排挤赋闲家居,不问朝政。终皇太极一朝,因其年长位尊而遭到压抑。但是皇太极死后,辈分最高最为尊贵的代善竟然为了消弭内争而拥戴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位,恐怕这是皇太极生前没有想到的,皇太极若是泉下有知不知是否为自己当年的一念之差后悔呢。


历史课课代表


作为四大贝勒之首爱新觉罗代善如果和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关系亲密无间,才奇怪吧。

四大贝勒之首的爱新觉罗·代善是努尔哈赤的第2个儿子,比曾被立为继承人的长子褚英小三岁。因此,从十几岁开始,代善就跟随父亲上了战场,而且,如同努尔哈赤的大部分儿子一样,他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华。后金战史上著名的乌碣岩战役,代善就是指挥者之一。

大贝勒代善

最难能可贵的是,代善并不像努尔哈赤的其他儿子一样勇力有余而谋略不足、残忍弑杀、心胸狭窄。代善小就表现出了相对宽容大度的气质。也因此,他受到了女真军事集团上下的一致赞扬。

当权力过强、欲望过剩的褚英受到努尔哈赤的忌惮,废除其继承人的地位并将其处死之后,表现优异,又没有那么咄咄逼人的代善进入了努尔哈赤的视线,很快,代善就开始被当做继承人培养。

但是,当上“太子”没多久,代善就被人告发与努尔哈赤的福晋、也就是努尔哈赤的妻子有染。虽然此事并未被证实,代善也有被诬告的可能,但是,涉及此类问题,任何一个男人都只会是“有杀错,无放过”的。

努尔哈赤

而且,虽然游牧民族和渔猎民族有“父妻子继”的传统,但是,那是在父亲死之后才会发生的事情。在自己尚未死之前就被戴绿帽子,这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努尔哈赤容忍。哪怕仅仅是可能,努尔哈赤心里也必然有不小的疙瘩。

再加上当上继承人之后,代善也变得骄横起来,甚至敢于努尔哈赤争夺住宅,这进一步加剧了努尔哈赤的不满。最重要的是,受到续弦的挑拨,代善对于上一任妻子所生的儿子硕托十分不满,甚至打算处死他,这令努尔哈赤十分愤怒。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代善也失去了自己后金军事集团继承人的位置。

明末清初

这也是为什么努尔哈赤死后,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的八旗军事集团,并没有选举威望最高、权力最大、兵力最盛的大贝勒代善,而是选取了心机颇为深沉的四贝勒皇太极的原因。因为,代善早已失去了继承大汗位置的可能。

不过,在失去继承人的位置后,代善并没有被边缘化,相反,他仍掌握着相当大的权力,作为四大贝勒之首代善,担任着正红旗旗主,与此同时,他的长子岳托和次子萨哈廉都在后金掌握大权。可以说,代善父子三人在八旗军事集团中掌握的权力一直是最大的,实力也是最强的。

八旗

包括皇太极最终能继承汗位,也与代善父子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在推举新汗的诸贝勒会议上,正是代善父子率先提出并支持皇太极,才最终奠定了皇太极继承汗位的大局。但是,作为权力人物,并不会像我们想象那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是始终站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继承汗位之后,由于努尔哈赤所制定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皇太极的权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他的大汗之位更像一个荣誉头衔,整个八旗集团是皇太极同其他三大贝勒共同执掌,四人南面为王,共同接受的群臣的朝拜。

皇太极

这种情况自然受到了野心勃勃且雄才大略的皇太极极大不满。作为兵力最多、实力最强、威望最高、权力最大的代善,自然首当其冲,成为皇太极最为忌惮、也最想铲除的目标。因此,皇太极抓住各种机会,在羽翼丰满之后,开始逐步铲除三大贝勒和各旗旗主的权力。

在将二贝勒阿敏幽禁、三贝勒莽古尔泰剥夺正蓝旗后,实力大增的皇太极也终于向实力最强的代善下手。最终,皇太极抓住机会,逼迫代善让出了大部分权力。虽然代善的结局比其他两大贝勒的好上不少,他既没有被幽禁,也没有暴亡,但是,失去了大部分权力的代善从此被迫深居简出,淡出了八旗的政治舞台。


鸢飞九天2018


代善的势力过大让皇太极心里有些不踏实,希望削弱代善的势力来消除自己的隐患,又借某些细节的事,公开指责代善,就是要把他整得服服帖帖,从而不敢对皇位有觊觎之心。


代善虽为皇太极的哥哥,但他们毕竟是君臣关系,因此代善一直小心翼翼地跟随皇太极的鞍前马后,当年拥立皇太极登上大位他可是有功之臣;当时代善父子的势力最大,代善完全有能力继承汗位,但他审时度势、忍痛割爱,放弃绝好机会反而力挺皇太极上位。

(代善)


皇太极对于代善是胡萝卜加大棒并举,皇太极经常借故给代善小鞋穿,以此消磨消磨他的锐气,隔三差五的要给他敲敲警钟、修理修理他。

有次皇太极带领群臣打猎,代善父子随行,还有皇太极的姐姐哈达公主莽古济;哈达公主和代善、皇太极既是兄妹姐弟关系也是亲家,人家是超级近亲嘛。皇太极借故整死了哈达公主的同胞弟弟莽古尔泰和德格类,哈达公主心里不爽借故返回沈阳,路过代善军营时,代善邀请她到营中叙旧,兄妹加亲家,哈达公主自然少不了要发泄对皇太极的不满,代善与哈达公主的亲近行为招致皇太极十分生气,他立即派人到代善营中兴师问罪,大家斥责;代善知道自己闯了祸,赶忙去负荆请罪,可皇太极已返回沈阳皇宫。

皇太极回到皇宫后关闭大门开始罢工,玩起了躲猫猫,并威胁大臣:“我不干了,你们另选有能力的人为汗吧”,皇太极耍起无赖起来了,群臣们纷纷商量为代善父子罗列了许多罪状供皇太极参考,皇太极见这种小儿科的把戏还蛮奏效,想想闹得差不多了见好就收吧,他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下令宽免代善父子,只是罚款了事。(皇太极)


对于代善,皇太极的感情是复杂而又矛盾的,对他是礼待和尊重的,而韬光养晦的代善时不时的搞些让皇太极不高兴的小动作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但为了维持一个相对平衡的态势,对代善的打压也是在所难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