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者 |我的母亲父亲

我的母亲父亲

跋涉者

跋涉者 |我的母亲父亲

作者照片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除夕之夜,看到老父亲所著第二本书《艺园飞韵》清样,敬仰之情油然而生。我是一个拿笔杆子的人,深知写书的艰辛,需要执着、历练、才华和付出,非常人所能为。我的父母亲年轻时起点都很高,是时代的精英,也是我们子女引以为傲的榜样,对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家国情怀的形成有着很大影响。母亲侯彩云,是1960年毕业的大学生。父亲戴仁怀,是新中国第一代人民警察,1957年6月荣获江苏省公安厅三等功嘉勉,先后在公安、文化、工业、农业、宣传、纪检、人大等领域任职。2015年被江苏省委组织部、老干局授予“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6年被扬州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授予“扬州市离退休干部增添正能量优秀党员”。

母亲是一个很优秀的知识分子。新春欢乐祥瑞之际,回忆母亲,不禁泪盈于睫,但光荣的家族历史值得我们子女去传承,需要我们去弘扬。母亲,1938年9月,出生于仪征龙河,1958年因品学兼优,保送上大学,1960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专业。同年筹建仪征马集中学,后转业至仪征县粮食局,行政编制,这在当时女同志中是比较罕见的,后任实力雄厚的市粮食系统主持工作工会副主席。母亲的字清秀刚劲,自古道“字像人形”。母亲虽然体弱多病,但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不怒自威、正气凛然,在仪征政府机关享有很高声誉。舅舅胡长福烈士,1942年10月,在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舍身取义,头被日本鬼子砍下来,挂在天长城门楼上。忠骨埋在异乡78年,一直未能魂归故里。约1943年5月,扬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向舅舅的女儿颁发《烈属证明书》。母亲深深感悟外婆失子之痛,每每与我们谈叙于此,都饱含热泪。烈士哥哥的英名和壮举,更使母亲的人格多了几分守正和刚直。母亲数十次作为领队,组织参加市里的篮球比赛,从未领过一套运动服。1996年1月左右,母亲重病住院,母亲的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父亲不让我请假,也没有告诉我们母亲的真实病情。一天夜里,我在办公室赶完材料,准备从市政府办公室骑自行车赶往仪化医院,不经意间全身打寒战,正可谓是不寒而栗。母亲病重期间,没有看到仪征市委单独下发的父亲离休批复文件。

跋涉者 |我的母亲父亲

其时我们太年轻了,不知道世界上最不能等的事情就是行孝。总以为来日方长,却忘记了世事无常。我们子女与父母是见一面少一面啊!2013年4月,我大病开刀初愈,读到清袁枚《陇上作》:“恩难酬白骨,泪可到黄泉”。感慨诗人的功力,诗句描述细腻,感情至深、催人泪下,感悟“子欲孝亲不在”的遗憾和痛楚。“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回忆母亲儿女心之重,常常让我们感到心碎。儿子拿什么报答您?我的母亲!您没有见过的长孙戴骁虎,已经21岁了,个头1.87米,我跟他讲话都要抬起头。您唯一见过的大外孙侯宇轩,现在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研究生。您没有见过的小外孙马文涛,研究生先后被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同时录取,经过慎重考虑选择了香港大学。他们在继承您的品行,续写我们家族的辉煌。

父亲,1936年2月,出生于仪征大仪,因家境贫寒,自幼卖至安徽天长秦楠。1996年2月批准离休,享受县处级待遇,是仪征市最年轻的离休干部。1949年6月(13岁),在仪征县公安局参军入伍,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仪征县公安局秘书股股长、县扬剧团一把手指导员、县文化馆馆长、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市人大城乡建设工委副主任等职,以及工厂、农村工作组主要负责人。1978年,负责组建仪征县纪委,任纪委唯一一个专职委员、纪委首任办公室主任,当时未设常委这一职位。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市两级诗词协会理事和仪征市老干部诗词协会会长。在50年的革命生涯里,父亲在每一个岗位都创造了骄人的工作业绩。

2008年,父亲写了第一本自传体诗文集《特立独行者之歌—戴仁怀同志生命华章的解析》。序者把父亲的思想和品行归纳为:“和而不流,特立独行;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序中写道:“特立独行,意为操守独特、志行高洁、不随波逐流。从道德角度看,特立独行应该是每一个正直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的行为底线。戴仁怀忠实地实践着特立独行的操守。”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之中,新中国第一代警察的生涯,使父亲始终坚持“不忧、不惑、不惧”的操守,一生感谢党教诲的坚定信念,更使父亲始终坚持“无愧、无怨、无悔”一个共产党人的道德底线。特别是在手握纪检大权的人生顶峰期间,父亲“和而不流,特立独行”的思想和品行展现得日臻成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父亲对任何人的礼、任何人的求情都一律拒绝,疾恶如仇!


跋涉者 |我的母亲父亲


父亲用言传身教诠释“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的壮阔情怀。在离休担任仪征市老干部诗词协会会长以来,父亲报请仪征市委同意,以80多岁高龄,承担了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江苏省诗词之乡的重任,历时5年,以其较强的文字功底、较为广泛的人脉资源和老干部特有的认真负责精神,不分节假日,不畏寒暑天,带领诗协一班老同志,亲自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乡镇、进机关、进景区(点),以诗词特有的豪情讴歌新时代、讴歌新仪征,提升仪征软实力,赢得了中华诗词学会、各级领导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在历任仪征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委仲玲书记、马立新部长的大力支持下,仪征城乡诗教创先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14年,仪征市创建成为“江苏省诗词之乡”,2017年,创建成为“中华诗词之乡”,为仪征文化建设增添了浓重的一笔!

人生就是逆流而上!母亲、父亲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

写于2019年2月8日春节假期

修改于2019年5月4日五一劳动节假期

跋涉者 |我的母亲父亲


分享到:


相關文章: